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沌保密通信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赵耿  郑德玲  方锦清 《自然杂志》2001,23(2):97-106
迄今利用混沌进行秘密通信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直接利用混沌进行秘密通信;第二类是利用同步的混沌进行秘密通信;第三类是混沌数字编码的异步通信,第二类是国际上研究的一大热点,正在发展为高新技术的一个新领域,混沌通信具有许多优点:(1)保秘性强,因为具有宽带特性,特别是利用时空混沌增强抗破译、抗干扰(鲁棒性)能力;(2)具有高容量的动态存储能力;(3)具有低功率和低观察性;(4)设备成本低等,现在已经提出了同步混沌通信三大保密技术;混沌遮掩、混沌调制和混沌开关技术,本文着重综述了近三年来混沌同步三大保密技术的主要进展,包括理论、设计思想、目前的研究热点、有实用价值又可能实现的十种保密通信方案,其中,混沌遮掩五种,混沌开关两种及混沌调制三种,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混沌保密通信研究中保密技术的应用展望,这是一个在21世纪大有发展前景的极富挑战性的高新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2.
混沌在信息加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利用混炖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来进行保密通讯.他们在蔡氏电路中刊用混沌同步实现了保密通讯.混沌是发生在一个确定性系统中的伪随机运动,系统在某个参数和给定的初始条件下,其运动是确定性的,但是该运动的长期状态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初始条件的任意小的改变都会引起完全不同的行为.这种确定论性的随机运动完全不同于如Brown运动的随机运动.噪声遵守概率论,对于混沌运动,尽管也表现出随机的性质和不可预测性,但仍是确定性方程的解,对于相同的初始条件,具有相同的运动过程.基于混沌的这些特性,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信息加密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密能信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方锦清 《自然杂志》1996,18(5):291-294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正在发展中的混沌控制与同步的最新进展,它涉及非线性科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及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重大课题,文中对迄今国内外发展的现有的混沌控制的各种方法及混沌同步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和评述,同时指出了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颜森林 《科学通报》2011,56(16):1264-1271
理论研究耦合反馈半导体激光器混沌同步及其在光学数字逻辑门中的应用, 构建了三种基本的全光XNOR, NOR, NOT 门以及光电复合NOR 光学数字逻辑门的物理模型, 定义了这些逻辑门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基本物理方法是, 让外部光注入到2 个激光器中产生激光混沌输出, 通过两激光器激光的相互耦合及反馈实现混沌同步. 在此基础上, 利用光的外部调制方法让两相互耦合激光分别在振幅调制下控制混沌同步或非同步, 实现了全光逻辑门的功能与计算. 然后联合激光的外部调制和激光器电流调制, 控制混沌同步或者非同步, 实现了光电复合逻辑门的功能与计算. 另外, 详细地数值分析了激光混沌再同步与再非同步对逻辑输出影响等问题, 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反馈函数法实现混沌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天华 《自然杂志》1997,19(6):366-367
近年来,由于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混饨同步正在迅速发展,迄今虽然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法实现混沌同步,但多限于线性控制方法.本文将应用非线性控制的基本思想及李亚普诺夫函数方法,采用解析与数值相结合的方法,对两个著名的有价值的蔡(Chua)线路和Rossler系统,找到了一些非线性反馈函数,并已成功地实现了混饨同步.这将在实验上为混沌同步提供新的有用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超混沌同步及其超混沌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锦清 《科学通报》1995,40(4):306-306
混沌控制及其应用已成为非线性科学中的前沿热门课题之一,混沌同步则是混沌控制领域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新发现.关于国内外的进展概况,我们已作了专题综述评论.混沌同步在Pecora和Carroll的开创性工作之后,同步现象取得了进一步拓广.这些拓广都必将促进混沌控制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混沌通信分类及其保密通信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耿  方锦清 《自然杂志》2003,25(1):21-3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新技术不断涌现,大大加速了信息处理和传递,当今网络化与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而网络通信中的保密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之一。任何这方面科技的新发现及其进展都必然引起关注,混沌通信技术就是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高新技术,作为高科技,她具有突破性,创新性,战略性,带动性和风险性。本在前(自然杂志 2001;23(2))的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国际上近年来关于混沌保密通信的最新进展,从通信角度,把产生混沌的类型分为连续流混沌,数字流混沌和数字混沌三种。为了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将混沌通信研究中常用的混沌遮掩,混沌开关,混沌调制三种主要技术方案,又按照更便于实际应用,重新把它们分类为三种主要形式,即模-模通信,模-数-模通信和数-数通信。在分析当前国际上三种混沌保密通信的最新方案及其研究进展后,最后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保密通讯加密技术,即利用数字水印将秘密信息嵌入到普通载体中进行传递,以达到保护秘密信息、迷惑非法拦截者的目的,同时给出了水印的嵌入、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9.
太阳耀斑期间向日面电离层相关扰动现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东和  萧佐 《科学通报》2002,47(2):96-98
利用2000年7月14日太阳大耀斑期间向日面电离层GPS观测资料,对电离层此次耀斑的响应进行了研究,观测到了向日面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时间变化曲线的小同步扰动结构,扰动幅度的量级在10^15m^-2左右。通过与耀斑期间GOES卫星的软X射线辐射通量进行对比,对这些同步扰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同步扰动确实存在于电离层,并与太阳耀斑辐射的演化特点有直接的关系。由软X射线辐射通量没有类似扰动的事实,可以认为该扰动主要是由于耀斑期间远紫外辐射存在的类似扰动引起的,且同步扰动发生的区域主要在电离层F区。  相似文献   

10.
变初值/变结构准混沌——密码学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美国L.O.Chua探讨了混沌理论在安全通信中应用的可能性,引起了密码学家和通信理论专家的高度重视,但直到现在国内外还没有作出任何有实用价值的混沌保密机。究其原因是下列两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为此,作者提出了复合迭代算法,从而消除了混沌算法初值敏感性的过渡过程的有害作用;提出了“周期检测-初值更新算法”,从而可以把混沌序列的周期做得任意长。在此基础上,利用准混沌算法的初值空间可以做得任意大这一固有特性,为混沌密码学开辟了一条以综合算符为特征,以变初值、变结构以及又变初值又变结构为核心的准混沌研究方向,给混沌应用于产生密码序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控制与混沌控制论:略谈与现代控制论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锦清 《自然杂志》1998,20(3):147-152
非线性控制方法已成为混沌控制与同步领域中新兴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正在与现代控制论日益紧密地相结合.通过借鉴、拓广与创新,必有远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器的设计研究过程.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结合直接转矩控制理论,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利用Madab/Simulink软件.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建模,给出了其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同步12导联ECG信号的Lyapunov指数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振洲  李政  魏义祥  宁新宝  林郁正 《科学通报》2002,47(19):1469-1472
采用分布式多传感器(电极)研究了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的Lyapunov指数谱(Lyapunov spectrum),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健康人还是具有窦性节律的冠心病人(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从不同位置提取的心电信号得出的Lyapunov指数并非一个常数,而具有分布特性,所有导联的ECG信号的最大Lyapunov指数L1均为正数,其余指数为负,心电信号表现出明显的混沌特征,同一导联相比较,冠心病人的L1低于健康正常人的L1,L1可以将冠心病人与健康正常人区分开来,在心脏疾病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器的设计研究过程。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结合直接转矩控制理论,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建模,给出了其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保密通讯加密技术,即利用数字水印将秘密信息嵌入到普通载体中进行传递,以达到保护秘密信息、迷惑非法拦截者的目的,同时给出了水印的嵌入、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6.
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信号的关联维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分布式多传感器对标准同步十二导联常规心电信号的关联维数D2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健康人还是具有窦性节律的冠心病人,从不同位置提取的心电信号得出的关联维数并非一个常数,而且有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06,(10):F0004-F0004
2006年9月18目-9月22日,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东南大学、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主办的IRMMW—THz2006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电子学国际会议在沪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等28个国家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微波和亚微波的雷达以及通讯,超高速微波数字器件,自由电子激光器和同步加速器辐射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8.
针对被动式混沌微混合器受控性差且加工难度大等缺点,基于广义混沌同步理论,提出了一种运用混沌电场对微流控芯片有序层流流体进行主动混合的电动混沌反控制方法.该方法将Duffing混沌模型施加于微流控芯片混合室的壁面电极,结合微流控芯片微混合室建立控制模型,采用Rosenstein小数据量混沌评价法对流体混沌效果量化评价,进一步优化Duffing混沌反控制算法模型参数.对优化后的混合混沌反控制算法与传统正余弦控制算法进行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Duffing算法控制流体进入混沌状态的时间比传统正余弦算法提前了约27.3%,最大Lyapunov指数提高约25%,说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微流控芯片微混合器的混沌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徐明  田彦涛 《自然杂志》1998,20(6):365-366
近来,有关混沌的生成、控制与同步问题正引起数学界、物理界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在诸如化学、电子学、激光等领域,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混沌的辨识、控制与应用的研究.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混沌序列的复杂性和伪随机性,首先,对Liu混沌系统生成的混沌序列进行了改进,使改进后的序列具有理想的伪随机特性;然后.利用改进的Liu系统混沌序列对图像进行加密,提出了置乱与替代相结合的加密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抵御穷举攻击、统计攻击、已知明文攻击能力,因此,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