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殿勋 《科学通报》1982,27(18):1119-1119
1,2,2,6,6-五甲基哌啶醇(PMP)作为光稳定剂受到人们广泛关注.N-氧化-1,2,2,6,6-五甲基哌啶醇(PMPO)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确定对探明PMP的光稳机理起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合成并确定了这种新化合物PMPO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化学诱导动态电子极化(ChemicaUy Induced Dynamical Electron Polarization)即CIDEP是顺磁粒子在其自旋态间由于非热平衡分布而引起的一种现象。产生CIDEP现象可概括为两种情形,相应有两种理论对此给于解释。其一为三重态机理(TM);其二为自由基对机理(RPM)。然而1986年Imamura等发现激光照射氧化4-氨基-2,2,6,6-四甲基吡啶(ATEMPO)及(Ph)_2CO的苯溶液产生ATEMPO的发射信号(CIDEP),他们认为这是~(Ph)_2CO的电子自旋极化转移到ATEMPO分子上所致,这种电子自旋极化转移机理(ESPT)类似TM现理,即由三重态分子的自旋角动量守恒所造成的。ESPT理论似乎能解释一些光敏分子与稳定自由基体系的极化现象,但不能解释所有的实验现象,借用类似于RPM机理处理T-[R](三重态-自由基)体系中[R]-T之间相互作用以给出CIDEP现象似乎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3.
刘有成 《科学通报》1993,38(20):1825-1825
哌啶氮氧自由基是一类稳定的自由基,其>N(?)O 官能团的邻位带有甲基取代基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惰性,与许多试剂都不发生反应.哌啶氮氧自由基的4-位可连接多种取代基,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自旋标记试剂,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研究中.哌啶氮氧自由基的研究受到了许多化学家的重视,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就哌啶氮氧自由基的氧化还原性质及单电子转移反应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何炳林 《科学通报》1988,33(13):993-993
六十年代人们合成了纯对-氯甲基苯乙烯,并用以研究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但是关于纯对-氯甲基苯乙烯与纯二乙烯苯异构体共聚机理及相应共聚物胺化后所得阴离子交换树脂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为了研究离子交换树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我们首先合成了高纯度对-氯甲基苯乙烯,并研究了对-氯甲基苯乙烯分别与间-及对-二乙烯苯在惰性溶剂存在下的共聚动力学、相分离和凝胶化性质。  相似文献   

5.
刘有成 《科学通报》1987,32(19):1465-1465
研究谷胱甘肽(1)通过消毁自由基而保护生物体的作用有重要意义。作者前曾报道,1与哌啶氮氧自由基(2)在广泛pH范围内的反应,发现在酸性介质中被氧化成磺酸(GSO_3H),在碱性介质中被氧化成二硫化物(GSSG)。为了解该反应的机理,作者进一步研究了碱性介质中的反应动力学与机理。  相似文献   

6.
高聚物中光稳定剂自由基的空间分布和迁移的ESR成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光龙  吕起镐  付乐虞  徐广智 《科学通报》1996,41(13):1191-1194
已有研究工作表明,光稳定剂在对塑料制品起稳定保护作用时除了正常的化学消耗外还存在着物理损耗,致使塑料制品中光稳定剂的浓度降低.显然,化学消耗是使塑料制品稳定所必需的,它依赖于光稳定剂分子中起稳定作用的功能基团的化学活性。物理损耗并不是稳定作用所必需的,但它使体系的光稳定剂浓度迅速降低。物理损耗与光稳定剂的3个物理化学性能相关联,即溶解度(或相容性)、扩散系数及挥发性。很明显,光稳定剂的物理损耗远大于它的化学消耗,如何降低光稳定剂的物理损耗,提高它的利用率是高聚物光稳定剂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陈常英 《科学通报》1984,29(7):411-411
继Janssen等人合成出新的强效镇痛剂芬太尼(N-[1(β-苯乙基)-4-哌啶基]-N-丙酰苯胺)之后,Riley和Van Bever等人发现,在芬太尼哌啶环3-位上引入一个甲基,可使其镇痛活性强度提高约二十倍。近年来,国内也发表了与该类化合物有关的文章。我们对3-  相似文献   

8.
丘坤元 《科学通报》1985,30(18):1389-1389
由有机过氧化物与胺组成的引发体系属于有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虽然文献曾报道有机过氧化氢物和哌啶(PD)体系能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但未有详细的动力学研究。我们发现过氧化苯甲酰(BPO)-N-乙基哌啶(NEP)体系引发MMA聚合时,NEP能促进聚合提高聚合速度R_p,而在BPO-PD体系时,PD起阻聚与缓聚作用。为了系统  相似文献   

9.
赵冰 《科学通报》1988,33(23):1800-1800
用变温Raman光谱研究了2,4-二甲基-1,3戊二烯,发现存在两种稳定构象,S-反式及S-顺式。S-反式是最稳定构象,随着温度的变化,两种构象异构体的浓度也发生变化。 利用Van't Hoff方程,计算出△H°=4.42KJ·mole~(-1),再利用Miyushima提出的近似方法,计算出△S°=2.53J·mole~(-1)·K~(-1)。  相似文献   

10.
袁希召 《科学通报》1985,30(14):1081-1081
由于热稳定性和作为自由基捕获剂在防止高分子材料的光氧化和光降解方面的应用,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已受到人们重视。它们的电子碰撞(EI)质谱中,质量数比式量FW大1的峰的相对强度往往大于按天然丰度的计算值,有的甚至比FW峰还高,这对判断自由基的式量是不利的。 通常,氮氧自由基不能从脂肪烃类提取一个氢,但能与碳自由基生成重合物。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为捕获剂,分别将几种芳酮化合物经3—4小时光化学反应后,由EI质谱上是否出现重合物的分子峰来比较自由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李钧 《科学通报》1964,9(7):621-621
0-[5′-(3′-甲硫基-6′-甲基)-1,2,4-三嗪基]-3-甲硫基-5-羟基-6-甲基-1,2,4-三嗪在乙醇中与一系列的胺反应,得到3-甲硫基-5-取代氨基-6-甲基-1,2,4-三嗪及3-甲硫基-5-羟基-6-甲基-1,2,4-三嗪(表1)。我们曾企图将这些5-取代氨基化合物进行水解,但3-甲硫基-5-二乙胺基-6-甲基-1,2,4-三嗪在1N盐酸或1N碳酸钠中回流,或3-甲硫基-5-对甲苯胺基-6-甲基-1,2,4-三嗪在0.1N盐酸中放置,均得到高熔点聚合物。 0-[5′-(3′-甲硫基-6′-甲基)-1,2,4-三嗪基]-3-甲硫基-5-羟基-6-甲基-1,2,4-三嗪与对硝基苯  相似文献   

12.
气孔保卫细胞微管对质膜上钾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膜片钳技术探讨了气孔保卫细胞微管对质膜上钾离子通道的可能调节作用。在细胞内分别加入微管解聚剂甲基胺草磷与微管稳定剂紫杉醇均显著地抑制保卫细胞全细胞内向钾电流。结果表明,保卫细胞质膜上内向钾离子通道的正常活性有赖于细胞微管的正常解聚/聚合的动态变化,微管系统对钾离子通道的调节可能是细胞骨架调控气孔运动的生理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笼状化合物——瓜环与六次甲基四胺自组装结构的NMR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永强  薛赛凤  赵云洁  祝黔江  陶朱 《科学通报》2003,48(22):2333-2337
利用1H NMR技术, 对各类瓜环与六次甲基四胺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装实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六次甲基四胺可与五元瓜环发生端口相互作用形成自组装分子胶囊壳以及一维超分子结构; 与七元瓜环发生笼体相互作用可形成自组装的主客体包结物, 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盐与七元瓜环不仅发生笼体相互作用, 同时还存在端口相互作用而形成自组装的分子胶囊. 实验结果还表明, 虽然具有相似的端口及内腔结构, 十甲基取代的五元瓜环与六次甲基四胺没有明显作用; 六次甲基四胺与六元瓜环以及八元瓜环也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曽汉民 《科学通报》1966,11(2):79-79
近年来用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聚氯乙烯的稳定剂或增塑剂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聚酯、环氧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已成功地应用于某些制品上。还有些工作是通过氯乙烯单体与一些化合物,如十一碳烯酸铅共聚的方法,赋予聚氯乙烯大分子本身以稳定作用基团,使其具有永久的稳定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既能对聚氯乙烯起稳定作用又起增韧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有报导。我们试图通过天然橡胶和苯乙烯及甲基  相似文献   

15.
3-甲基芬太尼(7209)为1972年我们首先合成的新强效镇痛剂,现国外文献只报道了两个该类衍生物。作者对其作了系统结构改造,合成了一系列该类衍生物。为设计活性更高的化合物及提供探讨作用机理的线索,本文  相似文献   

16.
刘有成 《科学通报》1986,31(11):878-878
本研究室近来发现,氮氧自由基对于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例如维生素C和半胱氨酸具有氧化作用,并且报道了一些涉及单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本文仔细研究了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1)与谷胱甘肽GSH(2)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和绝氧、避光及室温条件下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如下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冯军 《科学通报》1993,38(22):2053-2053
碳氮双键的光二聚反应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反应,到目前为止,仅见到少量报道.Paillous等用特殊的光照技术才得到苯并喔唑类化合物的碳氮双键的光二聚体.Mohr 等在固相中光照喔唑酮类化合物也得到了二聚体产物.本文报道了1-甲基喹喔啉-2-酮(Q)的光二聚反应的研究,得到了新化合物,即二聚体(DQ).实验表明,二聚体是不稳定的,在溶液中继续光照,可失去两个氢原子,重排为一个交  相似文献   

18.
4-甲基香豆素衍生物相变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康 《科学通报》1989,34(7):557-557
本文报道采用DSC方法系统地研究4-甲基香豆素衍生物,4-甲基-7-氨基香豆素、4-甲基-7-羟基香豆素、4-甲基-7-二甲基胺基香豆素和4-甲基-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以下分别简写为C120、C4、C311和C47)在升温过程中相变时热力学特性,并对它们的结  相似文献   

19.
蔡孟深 《科学通报》1984,29(19):1183-1183
为系统研究1,2,4-三嗪类化合物干扰核酸代谢的规律,曾经研究了一些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 李钧等初次发现6-甲基-3-甲硫基-5-羟基-1,2,4-三嗪(Ⅰ)在无水吡啶中,与对甲苯磺酰氯作用,直接滤得N-[5-(3-甲硫基-6-甲基)-1,2,4-三嗪基]氯化吡啶嗡盐(Ⅱ),Ⅱ在微量吡啶催化下,经水分解得产物推论为N~4-[5-(3-甲硫基-6-甲基)-1,2,4-三嗪基]-3-甲硫基-6-甲基-5-氧代-4,5-二氢-1,2,4-三嗪(Ⅲ),然后他们研究了Ⅱ的胺解和Ⅲ的醇解  相似文献   

20.
周德和 《科学通报》1984,29(4):244-244
自阿片受体在动物和人的脑组织中的存在被证实以后,分离纯化阿片受体的研究十分引人注意。由于阿片受体含量极微,又难以从膜上溶脱,因而进展受阻。目前虽然获得用适当的去垢剂助溶的水溶性阿片受体,然产率较低,容易失活。本文报道用我们合成的氚标记的强效镇痛剂[~3H]羟甲芬太尼,即N-[1-(β-羟基-β-苯乙基)-3-甲基-4-哌啶基]-N-丙酰苯胺(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