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政府一再宣传土地改革,制定了各种繁琐的土改立法,实际上却纵容地主加强封建剥削,广大农民的处境进一步恶化了。尽管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在农田水利方面投入成百亿卢比的资金,但是,在封建关系的束缚下,农业生产依然停滞不前。尼赫鲁政府为了缓和粮荒,1957年以来每年从美国进口几百万吨粮食。这种饮酖止渴的作法不仅没有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恰恰相反,印度粮食短缺,特别是大米短缺的情况愈来愈严重了。不久以前,尼赫鲁在国大党议会党团负责人的一次集会上承认,土地改革的极大部分仅仅是停留在纸上,在一些邦农民的租佃权没有保障,农业计划执行得不好。早些时候,印度计划委员会农业小组也承认印度的“农业计划”已经失败。  相似文献   

2.
国会补缺选举中的国大党在不久前举行的印度国会补缺选举中,印度执政党国大党连续遭到严重的挫败。这个事实又一次清楚地表明,国大党的日子愈来愈不好过了。这个政党落选的候选人之一,尼赫鲁政府水利电力部部长易  相似文献   

3.
印度从1956年4月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现在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从有关的印度的很多报道和评论看来,这个计划在执行中遭遇到严重的困难,公营部分的投资和生产、就业等主要指标将不能如期完成,广大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而印度大资产阶级和外国资本的利润和实力却有了很大的增长。这造成了印度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扩大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印度国大党和政府在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初是充满自信的,并像尼赫鲁所说的一样,带有一定程度的“赌博”性。1956年5月,尼赫鲁在国会人民院提出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议案时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超过预期的进展。这确实加强了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我们现在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使农业生产平均增长40—50%……”以后,他又就:“我们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就是赌上  相似文献   

4.
“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句话已成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印度人民的议论中心。资产阶级的国会和报刊也常常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连国大党和政府中间的一些负责官员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活生生的事实。1960年8月,在国会议员纷纷就五年计划执行情况提出质询时,甚至连尼赫鲁本人也提出了“增长的国民收入到那里去了”的问题,并且随后指定了一个以马哈拉诺比斯教授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来进行“调查”。事隔三年,这个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尚来发表。显然,印度统治集团想要竭力掩盖和冲淡这个丑恶的事实,但这是办不到的。从印度报刊和一  相似文献   

5.
一九六五年九月七日,我国政府发表的声明指出:“印度政府口口声声说它奉行什么和平共处政策。实际上,只要有可能,它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欺负和侵犯它的邻国的活动。几乎所有印度的邻国都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了解到达一点。”这是有充分事实根据的。大印度帝国的迷梦对外侵略和扩张,是印度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的表现。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印度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就做着“大印度帝国”的迷梦了。一九四四年尼赫鲁在他所写的《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明显地流露了达  相似文献   

6.
贵刊这两年登载的一些有关美国在海外驻军的文章,常有这样的表述:“美国的战略意图可能如海湾战争后将萨达姆作为一个棋子那样,实际上是想在海湾保持军事存在一样,在阿富汗以拉登作一个棋子,保持在帕米尔以西地区的军事存在”;“通过在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存在,美国和北约大摇大摆地进入了俄罗斯的后院———中亚”;“美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签署的供美军使用马纳斯机场的协定为期一年,美国军事力量在中亚的长期存在已经是既成事实”,“要看清这种危险性,即美国为了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很可能无事生非,台湾海峡就…  相似文献   

7.
小知识     
何谓“新月计划”“新月计划”是美国在亚洲北起日本、中经印度支那半岛、西迄印度的所谓“新月地带”内,建立一个军事包围圈的侵略和战争计划。其目标是妄图孤立和包围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干涉这个地区的国家内政,阻挡这个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早在1953年底,当时的美国副总流尼克松就曾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在亚洲建立一个“新月形”军事系统的建议的梗概。 1954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解释美国在远东的计划时说:“从战略观点来看,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利益,是与所谓沿海岛屿锁链非常密切地联系着的。这个沿海岛屿链锁包括两个大陆基地:在北部是朝鲜,在南部我们希望是在印度支那半岛。  相似文献   

8.
昂首振翅 蓄势待发——印度欲创21世纪的亚洲奇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一直梦想成为世界大国。尼赫鲁曾说过:“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尽管印度拥有10亿人口,尽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体国家,但过去大多数世界经济观察家很少把目光投向它。随着政局稳定和国际环境的改善,瓦杰帕伊政府开始启动第二阶段经济改  相似文献   

9.
《印度斯坦时》1964年8月24日透露,在印度夏斯特里政府上台后不久,美国駐印度大使馆就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項备忘录,建议成立一个印美基金会,来“资助”印度的大学、給印度学生发奖学金、成立研究中心、加强“文化合作”、“資助”其他教育和研究計划等。备忘录解释說,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印度是一个具有关鍵意义的民主国家,并且刚成立了一个新政府,这个新政府的稳定和成功对美国人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的确,在美国用教育手段对亚洲推行精神侵略的活动中,印  相似文献   

10.
唐宁 《世界知识》2008,(24):38-38
早在印度独立前,尼赫鲁就预言:“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这句话,是印度大国战略的最好注释。  相似文献   

11.
穆罕默德·阿里内阁的辞职,在巴基斯坦短短的八年历史中无疑是一椿重要的事情。巴基斯坦现在有了第一个联合政府。它已于8月11日就职,这个政府以前财政部长乔德里·穆罕默德·阿里为首,包括了回教联盟和东巴基斯坦联合阵线的代表。内阁危机久已成熟。它的根本原因在于群众对政府外交政策的不满。1953年4月上台的穆罕默德·阿里政府,曾同土耳其缔结了军事协定,同美国缔结了“共同防禦援助协定”,并且加入了东南亚军事联盟。所有这些措施没有一椿为现实情势所必需,也没有一椿符合于巴基斯坦的民族利益。因为事实上,巴基斯坦周围都是和平的邻国,它们对巴基斯坦并无敌意。巴基斯坦参与这些军事集团是毫无所得的。相反地,它却  相似文献   

12.
上月初印度总理夏斯特里访问英国时,提出了一个由美英等国提供“联合核保护”计划,据说目的是使印度和其他国家免遭“核进攻”。于是,印度和西方许多报刊通讯社纷纷鼓吹说,夏斯特里需要一把“核保护伞”。从1963年春天尼赫鲁搞的“空中保护伞”到现在的“核保护伞”,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像印  相似文献   

13.
东非事变后,英国的《经济学家》周刊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做“开明的新殖民主义”。大概因为“新殖民主义”这个牌号虽然推销不久,却已经发霉发臭,所以要用“开明”二字,加以装璜吧。大家知道,所谓“新殖民主义”,最初是指美国式的殖民主义特别是指“艾森豪威尔主义”而言的。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初,正当英法老殖民主义者武装侵略埃及失败之后,提出了一个填补中东“真空”、取代英法地位的侵略扩张纲领。这就是臭名昭彰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它以反共为幌子,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以军事干涉为手段,以政治控制为目的。艾森豪威尔政府、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都积极推行这个  相似文献   

14.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父与女,是印度政坛的两代风云人物。从1947年8月15日,印度脱离英国宣告独立后,尼赫鲁连续担任了4届印度总理,直到1964年5月27日他75岁逝世为止,长达17年。 1966年初,英·甘地继任总理;1967年、1971年、1980年三次当选,前后任4届总理至今,达14年。从印度独立至今的36年间,尼赫鲁和英·甘地父女俩,在印度执政共计达31年之久,这在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尼赫鲁与英·甘地在印度人民中享有较高的声望,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据尼赫鲁纪念馆的资料,有80个国家出版了950部书籍,记述尼赫鲁的事迹。他自己的著作有十多部,演讲与写作集有14卷。英·甘地著作不多,但有关介绍英·甘地的著作和材料却是大量的。今年8月15日是印度独立36周年。印度报刊最近连续发表了不少有关尼赫鲁和英·甘地的文章和材料。本文以印度和西方书刊的材料为依据,就尼赫鲁的家世、尼赫鲁与英·甘地父女俩的轶事,他们的共同处与各自的特点,随意而谈,虽然不是历史,也非传记,但对中国读者了解尼赫鲁父女俩和了解印度的情况,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巴黎协定是怎样“通过”的?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法国国民议会否决了巴黎协定中关于在“西欧联盟”范围内武装西德的议定书。十二月三十日,法国国民议会又就孟戴斯—弗朗斯政府要求批准这个议定书举行信任投票,以二八七票对二六○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巴黎协定。这是美国和英国的统治集团公然进行恫嚇和干涉的结果,是法国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把它们的階级利益放在民族利益之上和孟戴  相似文献   

16.
阻挠日内瓦协议在老挝实施日内瓦协议是印度支那和平的基础,印度支那各国独立和主权的保征,也是亚洲各国和平共处的重要环节。但是,美国一开始就把这个协议视为眼中钉。美国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代表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虽曾发表声明:“美国将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去妨害这些协定和条款。”但美国拒绝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在该协议签订的第二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宣布美国不受这个会议的决定的约束。美国破坏日内瓦协议的第一个行动,就是组织东南亚条约集团。这个集团的成立,离月内瓦协议的签订不到两个月。该集团擅自宣布把南越、老挝和柬埔寨列入它的所谓“保护地区”之内。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第四条和第五条明确规定:老挝政府不得从外国接受军事物资、人员和教官的援助;不得参加军事同盟和在老挝建立外国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17.
在最近一两个月内,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都已经批准了巴黎协定。这个美国侵略计划的批准,使得欧洲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遭受到严重的威协,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战争的危险日益增加。在这种严重局势面前,欧洲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必须紧急地动员自己的力量,坚决制止这个战争协定的实施。巴黎协定的实质,就是复活西德的军国主义和把它  相似文献   

18.
在美帝国主义操纵下,日本佐藤政府同南朝鲜朴正熙集团于六月二十二日正式签订了“韩日基本条约”和一些“协定”。这不仅是对日本和朝鲜人民的露骨挑衅,而且是美国加剧远东和亚洲紧张局势的又一严重步骤。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政治陰谋 1957年10月28日到11月7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了第十九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代表团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印度等亚非国家的积极支持下,严重打击了美国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陰谋,在全世界面前又一次暴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卑劣的政治面目。国际红十字大会是一个各国政府和红十字会的联席会议。根据国际红十字大会章程,凡是日内瓦公约缔约国的政府都可以派遣一个代表团参加;经各日内瓦公约缔约国的政府承认的各国红十字会也可派一个代表团参加。中国是日内瓦公约缔约国,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承认的全国性的红十字会,因此我国政府和红十字会就分别派谴了以我国驻印度大使潘自力和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为首的政府和红十字代表团出席本届大会。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一般认为印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推行新农业战略,实施绿色革命,是因为尼赫鲁时代的旧农业发展战略遭到了失败,是由于印度政府面对严重的粮食危机.本文则力图通过分析尼赫鲁工业发展战略及其增长结构,证明印度的绿色革命有着更加深刻的经济根源,它是尼赫鲁工业化战略矛盾发展和自我消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