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吡啶-3-甲醛、甲醇和CuCl2·2H2O在水热反应下得到1种新型的四核铜(Ⅱ)簇配合物C28H36Cl6Cu4N4O5.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707(2),b=12.881(2),c=13.600(2),α=90°,β=91.194(3)°,γ=90°,V=2225.6(6)3,Z=2,Dc=1.456g/cm3,Mr=975.51,F(000)=980,μ=2.280 mm-1,R1=0.0518,wR2=0.1325[Ⅰ>2σ(Ⅰ)].晶体结构单元为1个类"金刚烷"的四核铜(Ⅱ)簇结构,每个铜原子采用NOCl3五配位环境,形成轻微变形的三角双锥结构.另外对化合物进行了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性质表征.  相似文献   

2.
合成和表征了二种新的草酸根桥联的异四核配合物[Cd.Fe(C2O4)3(bpy)6]ClO4)3(1)和[Cd3Fe(C2O4)3(Me2bpy)6](ClO4)3(2),其中bpy表示2,2-联吡啶Me2bpy表示4,4-二甲基-2,2-联吡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草酸根桥联结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异四核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桥配体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合成方法制备了一个四核镍夹心型锑钨酸盐H10[Ni4Ⅱ(H2O)10(B-β-SbW9O33)2]·2H2O.晶体衍射数据显示,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 21/n空间群,a=12.5088(12)A,b=12.7578(12)A,c=29.318(3)A,β=101.3340(10)°,V=4587.5(8)A3,Z=2,R1=1.092,wR2=0.2941.晶体解析表明,该多阴离子[Ni4Ⅱ(H2O)10(B-β-SbW9O33)2]10-(简称Ni4(H2O)10Sb2W18)由2个[SbW9O33]9-亚单元和四核NiⅡ离子[Ni4Ⅱ(H2O)10]8+连接形成的.相邻的Ni4(H2O)10Sb2W18之间通过弱的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对称性破损态方法,以希夫碱为配体的四核铜配合物[Cu4(L)4]·2MeOH·2H2O·DMF(L=希夫碱)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邻近的双核铜为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不同密度泛函方法和基组对同一配合物磁耦合常数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4种混合密度泛函DFT方法(B3P86,B3LYP,B3PW91,PBE0)的计算值都与实验观察到的值-20.2cm-1相一致,其中用PBE0方法计算所得值最符合实验值;在PBE0的方法下,用不同基组(6-31G,SDD,LANL2DZ)进行计算,发现磁交换耦合常数Jab对基组有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两个Cu(Ⅱ)离子之间的反铁磁作用主要源于单占据分子轨道SOMOS的能量劈裂和原子间轨道重叠.  相似文献   

5.
合成和表征了二种新的草酸根桥联的异四核配合物[(Ca3Fe(C2O4)3bpy)6](ClO4)3(1) 和[Cd3Fe(C2O4)3(Me2bpy)6](ClO4)3(2),其中bpy表示2,2-联哟啶:Me2bpy表示4,4-二甲基-2,2-联吡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草酸根桥联结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异四核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桥配体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使用L1、L2两种配体,设计合成了九个草酰胺大环铜-稀土多核配合物,即四核配合物[(CuL1)3Ln(MeOH)3](ClO4)3(MeOH)2(Ln=Gd,Eu,Sm,Nd)和五核配合物[(CuL2)3Ln(MeOH)(CuL2ClO4)](ClO4)2(MeOH)2(Ln=Ho,Gd,Eu,Sm,Nd).分别解析了其中一个四核配合物和一个五核配合物晶体结构,[(CuL1)3Gd(MeOH)3](ClO4)3(MeOH)2(1)和[(CuL2)3Ho(MeOH)(CuL2ClO4)](ClO4)2(MeOH)2(2),并进行了电子光谱、荧光光谱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三缺位Keggin多钨氧酸盐前驱体Na_8[α-HAs~VW_9O_(34)]·11H_2O与NiCl_2·6H_2O、乙二胺反应,合成了一种包含二核镍簇和四核镍簇的有机-无机复合的新型砷钨酸盐(enH_2)_3[Ni_2(H_2O)_(10)][Ni_4(H_2O)_2(α-As~VW_9O_(34))_2]·en·8H_2O,并经IR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α=1.204 23(19),b=1.258 5(2),c=1.593 8(4) nm,α=97.472(3),β=108.229(3),γ=114.779(2)°,V=1.985 2(7) nm~3,Z=1,D_c=4.589g/cm3,GOOF=1.023,R_1=0.044 3,wR_2=0.113 8.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分子由3个质子化乙二胺阳离子[enH_2]~(2+)、1个二核镍簇阳离子[Ni_2(H_2O)_(10)]~(4+)、1个四核镍簇取代的夹心型多阴离子[Ni_4(H_2O)_2(α -As~VW_9O_(34))_2]~(10-)、1个游离的乙二胺分子和8个结晶水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8.
室温下利用金属铜粉和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吡唑反应,合成了新的双核铜(II)[Cu2(C8H4F3O2S)2O(C3H3N2)].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导率进行表征.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6 63(16)nm,b=1.792 0(4)nm,c=1.705 3(3)nm;V=2.359 3(8)nm3,Z=4,Dc=1.843 g.cm-3.结果表明,每个铜原子由3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平面四方结构,2个铜原子由吡唑和氧桥联形成双核铜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室温下,以dppp(双二苯基膦丙烷)和铜盐[Cu(ClO4)2·3H2O]为原料,合成了铜(Ⅰ)配合物[Cu(dppp)2](ClO4).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电导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一种纯无机四核碘铜簇配合物Cu4I(4NH3)(4配合物1),并利用长链形双吡唑配体1,6-二(3,5-二甲基-1H-吡唑)-己烷与类似的四核碘铜簇构筑了一种五重穿插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2).拓扑网络分析表明:配合物1分子间通过弱I···H-N氢键形成了三维六连接bsn拓扑网络,而配合物2是一种五重穿插的dia拓扑网络.它们的发光主要归结为以碘铜簇为中心的激发态电荷跃迁(*CC).配合物1更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更低的发射能主要与Cu4I4配位单元间弱氢键和Cu4I4配位单元内部稍强的亲铜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CuCl2.2H2O、NaH2SIP和邻菲口罗口林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一种新的超分子化合物[CuCl(phen)2].H2SIP.3H2O.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1242(2)°A,b=12.0676(2)A°,c=12.1908(2)A°,α=93.202(2)°,β=96.181(2)°,γ=105.845(2)°,V=1559.0(4)A°3,Z=2.铜离子采取5配位模式,并且处于一个畸变的四方锥配位环境中.晶体中通过O—H…O和O—H…Cl氢键的作用,构建成具有三维网状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苯甲酰丙酮缩水杨酰腙配体,以及其镍配合物[Ni(C17H14N2O3)(C3N2H4)]和铜配合物[Cu(C17H14N2O3)(H2O)].X射线衍射仪研究表明,镍配合物属单斜晶系,a=1.719 7(7)nm,b=1.614 7(4)nm,c=1.503 9(4)nm,β=115.830(11)°,空间群是p21/c,Z=8;而铜配合物属正交晶系,a=6.564 nm,b=10.158nm,c=24.031 nm,空间群属p212121,Z=4.最后,用荧光分析和热分析对两种配合物的性质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3.
氧化铁/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去除水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实验室制备的氧化铁、经硝酸和草酸铁改性的活性炭12×40(AC 1)为原料,分别制成两种氧化铁/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FeO/AC-H和AC/Fe2(C2O4)).通过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谱仪进行吸附的表观特性和物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表面物质有磁铁矿(Fe3O4)、磁赤铁矿(γ-Fe2O3)、赤铁矿(α-Fe2O3)和针铁矿(α-FeO(OH)),而且这些物质的存在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影响不大.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用AC 1,FeO/AC-H和AC/Fe2(C2O4)三种吸附剂吸附去除水中砷,获得了吸附等温平衡数据,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eO/AC-H和AC 1对As(Ⅴ)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而复合吸附剂AC/Fe2(C2O4)对As(Ⅴ)的吸附比较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将硝酸镍与烟酰胺混合,在EDTA存在和180℃温度下,水热反应,得到配合物{[N i4(nic)8(H2O)2].3H2O}∞(Hnic=烟酸).通过EA、IR和TG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晶体数据:monoclinic,space group P2(1)witha=10.7566(8),b=19.5438(15),c=13.7801(10),β=104.4860(3),Mr=1301.74,V=2804.8(4)3,Z=2,μ(MoKα)=1.405 mm-1,F(000)=1332,R=0.0625,wR=0.1541.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是由四核[N i4(nic)8(H2O)2]单元,3个结晶水分子构成的三维网状{[N i4(nic)8(H2O)2].3H2O}∞配位聚合物.其中4个烟酸采用μ3-nic-N,O,O的三齿桥联配位方式,另外4个烟酸采用μ2-nic-N,O的双齿桥联配位方式,所有的N i原子都处在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几何构型环境.TG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中的N i2+与N i2+之间存在反铁磁性耦合,在2.0~300 K温度范围内,磁化率很好地遵循Curie-W eiss定律,拟合得C=5.24 cm3.K.mol-1,θ=-2.30 K.  相似文献   

15.
以1,3-苯二甲酸(1,3-H2BDC)或1,3-苯氧基二乙酸(1,3-H2BDOA)为配体,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两种结构不同的Pb(Ⅱ)配合物[Pb4(1,3-BDC)3O(H2O)]n·n H2O(1)和[Pb(1,3-BDOA)]n(2),并通过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都为P21/c.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15.350 5(19),b=13.574 3(17),c=14.057 6(17),β=112.776(2)°,V=2 700.8(6)3,Z=4;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8.774 8(18),b=5.728 4(11),c=20.647(4),β=96.46(3)°,V=1 031.2(4)3,Z=4.在配合物1中,[Pb4(1,3-BDC)3O(H2O)]的四核簇状结构通过1,3-BDC以及μ—O原子连接成三维无限网络结构.对于配合物2,1,3-BDOA配体连接Pb(Ⅱ)离子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铜盐与四种碱NaOH、Na2CO3、Na2SO3、Na2S2O3在室温(25℃)下反应于Cu2O表面包覆碱式铜盐,均得到组成为Cu2O@Cu4(SO4)(OH)6的核壳型催化剂,其中,由Na2S2O3得到的样品其催化活性远高于其他碱制备样品。通过性质表征可知,由Na2S2O3制得样品具有核内部孔洞多、缺陷分布广、活性表面大、表面粗糙、晶体紧实度低等特点,这些特征均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进一步研究确认,Na2S2O3在反应中具有多重身份,一是水解提供OH-;二是自身发生歧化反应或者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和S2-,提供形成Cu4(SO4)(OH)6所需的SO42-;三是能与Cu2O核反应,使其溶解形成孔洞。因此,采用铜盐与Na2S2O3在室温下反应形成的Cu2O@Cu4(SO4)(OH)6核壳型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能实现黑暗条件下高效降解高浓度(400 mg/L)染料(橙黄II),2h基本实现完全降解(99.5%)。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的四核铁配合物 [Fe4 O2 (O2 CC2 H5) 7(bipy) 2 ]PF6 ·(H2 O) 2 (bipy =2 ,2′ 二联吡啶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C2 /c ,晶胞参数a =2 8 59(2 ) ,b =13 0 6 2 9(10 ) ,c =17 2 6 98(14) ,β =12 3 6 0 80 (10 )° ,V =52 34 3(7) 3,Dc=1 559Mg/m3,Z =4。分子结构表明存在两种Fe(Ⅲ )离子的配位环境。一种为 2个配位N原子和 4个配位O原子 ,另一种为 6个配位O原子 ;均为畸变八面体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化学、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实验方法研究了1-羟基苯并三氮唑(BTAOH)和钼酸钠(Na2Mo O4)复配后对铜在ASTM D 1384模拟大气腐蚀溶液中的缓蚀协同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BTAOH与Na2Mo O4在50 mg·L-1的质量浓度条件下,以2∶1复配使用能够显著提高铜在模拟大气腐蚀溶液中的电荷转移电阻,降低腐蚀电流密度,缓蚀率达到90.7%;铜在模拟大气腐蚀溶液中的腐蚀产物呈聚集柱状堆砌在表面,而在含有缓蚀剂的溶液中表面平整致密,且疏水性增强,接触角显著增大至91.8°.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Na2Mo O4与铜表面作用后形成Mo O3和Mo O2,两种氧化物填充在BTAOH形成的表面膜的缝隙中,提高了膜的致密性,对铜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三个4,5-二氮芴-9-酮铜(Ⅱ)配合物[Cu(AFO)(bpe)2](ClO4)2·3CH3OH(1)、Cu(AFO)(C7H4O3SN)2·3/2H2O(2)和Cu(AFO)2(CCl3COO)2·3H2O(3)[AFO为4,5-二氮芴-9-酮,NaC7H4O3SN为糖精钠,bpe是1,2-二(4-吡啶)乙烯],确定了其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用Pitzer-Simonson-aegg热力学模型(PSC模型)和Pitzer模型,结合KCl-H2O,K2SO4-H2O以及KCl-K2SO4-H2O体系水活度和溶解度实验数据,分别计算KC1-H2O体系和K2SO4-H2O体系的溶解度相图,及KCl-K2 SO4-H2O体系在273.15 K,298.15 K,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