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谢建华 《科技信息》2009,(26):113-113
被动结构是英语和汉语中最常见的基本句式。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结构的异同,无论对英语教学还是对英汉互译都很有裨益。本文主从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对英语和汉语的被动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英语与汉语的交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英汉两种语言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英语凭借其强大的吸纳能力与包容性从汉语中借用了大量词汇,促进了自身的繁荣。英语对汉语词语的借用,既与西方读者汉语水平的提高分不开,也与英语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特征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英语呈静态特征而汉语呈动态特征。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这一现象可从词语的表意功能、使用频率和句法结构等方面找出原因。根据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在翻译实践中可以进行英语静态与汉语动态之间的转换,以体现英汉思维习惯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杨晓琼 《科技信息》2009,(20):144-145
叠词是常见的修辞手段,体现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和表达美。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叠词在构成方式、修辞功能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对应法、利用并列结构、押韵以及再创造等叠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英汉歇后语探析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歇后语在英语语言学中还没有它的学名,但歇后语并非是汉语的专利,英语也有歇后语。从词语的理据、修辞手法、句法结构和文化意蕴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歇后语进行初步的探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6.
王晓倩 《科技信息》2009,(24):I0121-I0121
本文从词汇构成及发展变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了现代英汉词汇的不同特点:汉语主要以单音节语素构词,英语语素则与音节、词义不对应;双音复合词为现代汉语词汇单位的主体,英语则以多音节词为主;汉语存在大量同素词,英语没有这种词族;汉语吸收外来词语特别注重汉化,英语直接借用。  相似文献   

7.
词语意义分为两个层面,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由于思维的同构性,不同语言的词语在这两个意义层面均具有可译性,而由于思维的同构性是相对的,英汉思维方式和语言符号系统存在着差异等原因,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又是不同的。从英语为原语汉语为目的语和汉语为原语英语为目的语两个角度对译例的分析,也都说明了词语在两个意义层面的可译性限度是相对的。由于内涵意义的特殊性,内涵意义的可译性限度低于所指意义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8.
重叠(主要包括叠音或叠字)的恰当运用,不仅使语意鲜明突出,而且表情细致生动。人们在行文中如果注意运用叠音词语,语流就会显得和谐悦耳,流畅动听。  相似文献   

9.
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分类可以看出,汉语词类中有数词和量词之分,英语只有数词之说。汉语中,量词具有独立的语法和修辞特点,英语中起着量词作用的是名词。在句式上,二者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汉语的基本数量句式可概括为“Num+Q+N”或“N+Num+Q”.英语的基本数量句式为“Num+N”和“Num+Q+of+N”的形式。英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都具有夸张、比喻、委婉等修辞功能,起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普遍的层面,要深入到不同文体进行研究。通过对英汉论说文的广泛调查,发现英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89%,汉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79%。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率并不因汉语重意合而很低;英语论说文也像汉语论说文一样可以省略部分句际连接性词语。英汉论说文衔接机制的最大区别是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度的不平衡性,有的语篇很高,少数语篇很低;英语论说文各种语篇的显性衔接度比较平衡。  相似文献   

11.
在以严谨、精确、清晰为特点的英文法律语言中,重复这种修辞方法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他文本体裁,这成为法律英语语体的一项重要特征。在英文法律语言的表达中,显性重复能起到衔接前后文、强调语义的效果。在立法活动中,起草者往往会利用此种重复来避免文本中可能出现的含糊或歧义现象。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应该根据英文法律语言的特点对原文中的显性重复现象采用替换、省略、合并或保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汉诗和英诗不但数量浩繁,而且各自拥有伟大的诗人和杰出的诗篇.通过对比分析两者重复诗法在形式上的异同,进而探讨其修辞功能的各自特点,期盼对英汉诗歌的鉴赏、创作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衔接理论创立之后,国内外学者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得到不断修正和完善。语音衔接已成为衔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音复现是音、韵、律等语音形式的重复使用产生的一种语音现象,这种形式在语篇里同样具有衔接作用,但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薄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汉语篇中语音复现的衔接功能进行考察,并结合实例探析英汉互译实践中这类语音形式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同英语修辞手法相比,汉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彩。字词重叠和四字习语就是其中之一。将这种手法巧妙地运用于英汉互译之中,能使翻译准确、流畅并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反复”修辞格的文体语用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反复”修辞格形式的简单介绍着手,重着分析了“反复”修辞格在不同的英语文体如小说、诗歌、政论文和演说辞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语用功能,旨在学会欣赏和灵活运用“反复”修辞格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6.
英文广告语篇可以从多个层面,多种角度来分析,词汇重复模式分析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通过对广告语篇实例进行词汇重复模式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心句组与词汇重复项目成正比关系;重复项目最多的句子组合,成为该广告的中心句组的可能性最大。同时,该中心句组所承载的广告信息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词汇在教材中的复现问题。旨在通过对教材中的词汇复现率、复现方式和复现间隔情况统计及分析,了解对外汉语教材在词汇复现问题上的编排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更加科学合理地体现词汇复现,在词汇教学中更加有效地发挥复现率效应。  相似文献   

18.
依据Lewis的语块教学理论(Lexical Approach),分析探讨了藏族大学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现状,得出以下启示:语块学习有助于藏族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复述有效记忆和存储英语语块;有利于藏族大学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提供的汉英翻译练习参考译文侧重语法的正确性,忽视了语言的语义和语用效果。通过对所有译例的考察,发现隐性和显性重复、篇章问题、用词问题、臃肿问题等比较突出,偶有逻辑问题和被动滥用等问题。以第四册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teachers sh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ading,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high input and helping the students to eliminate different obstacles during the course of English teaching,teachers are also supposed to balance relationships among intensive reading,extensive reading and fast reading while we are selecting and using readingmaterials.In addition,this article particularly refers to repetition in effective reading ways--an effective reading skill but often neglected bymost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