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农药残留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人们对食品和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也快速发展.综述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动态作了简要介绍,总结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处理农药残留对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农药检测前处理技术存在效率低、精确度低等缺陷,给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带来了影响。为了提高我国食品的安全性,需重视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的精确性和效率,本文将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进行探究,分析此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最大生存危机之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与损害日益严重。自然环境中有害化学物质的积累,不仅给环境本身而且也给食品生产带来不良影响,有些食物中农药等有毒物质残留量超过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如果长期食用,日积月累将严重威胁和损害人们的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也在不断升档,消费者对食品在营养、卫生、安全保障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量在安全标准以内的无公害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开发,将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张建 《科技资讯》2008,(13):220-221
食品农药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性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农药残留的食品公共安全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为此探讨了食品中的农药标准要求与我国应用研究,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的传统技术和目前开展应用的新技术,分析了检测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我国现阶段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准确性如何把握与发展趋势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食品农药残留问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会影响到食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更好地控制,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国家颁布了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安排研究人员对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当中,质谱法的精度较高,其分析能力更强,有着较高的灵敏度。故此,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该文主要围绕食品样本农药残留分析,就质谱法在其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农业生产中,人们在田间经常喷洒化学农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某些农药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稳定,在土壤中的积累而引起了环境污染问题。农药在土壤中长期残留累积的结果,致使农作物及畜产品中出现微量的残留农药,污染了食品,危害人类的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因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食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农残检测技术是关注的焦点。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是检测过程中耗时最长,最容易出现误差的步骤。样品前处理技术能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毛细管电泳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中残留农药、抗生素、生物毒素和食品添加剂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10.
周光理 《科技信息》2012,(35):I0339-I0340
农药残留是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毒性,就会对食用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时会造成身体不适、呕吐、腹泻甚至导致死亡。通过长文了解目前蔬菜中农药检测手段和存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镉是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其在体内的大量累积会对机体各器官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镉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水生动物体内镉残留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极大制约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绿色发展,同时水生动物体内存在的镉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现代检测技术的逐步完善,为研究重金属镉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以鱼类为代表生物,概述重金属镉在水生动物体内的累积分布情况,并论述镉残留的危害,旨在更好地响应我国水产品"提质增效"这一方针,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蟹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品,也是诱发过敏反应的主要食物之一。因此,了解蟹类水产品过敏原种类及抗原表位,探究有效的蟹类致敏性消减技术等极为迫切。阐明蟹类水产品过敏原及其抗原表位是消减其致敏性的重要前提,概述了国内外分离鉴定的蟹类水产品过敏原,包括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肌质钙结合蛋白、磷酸丙糖异构酶、细丝蛋白c等;总结了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一珠一化合物技术等定位分析蟹类水产品过敏原的线性表位和构象表位概况。比较了辐照技术、超声技术、美拉德反应技术、酶法交联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现代加工处理方法,或修饰过敏原抗原表位或破坏过敏原蛋白质结构,从而消减蟹类水产品过敏原致敏性。着重分析了蟹类水产品过敏原的未来研究趋势,提出蟹类水产品过敏原结构与致敏性的构效关系解析是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对比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在蟹类水产品致敏性消减方面的优缺点,提出未来重点发展复合加工处理方式,以便更大程度地降低过敏原致敏性,从而为低致敏性的蟹类食品或生物制品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甲壳类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可诱发机体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概述了目前已鉴定的甲壳类水产品过敏原的结构和免疫性质,及其致敏性消减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已报道的甲壳类水产品过敏原有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肌质钙结合蛋白、肌球蛋白轻链、磷酸丙糖异构酶和血蓝蛋白等,其中原肌球蛋白为甲壳类水产品的主要过敏原,可与72%~98%的甲壳类食品过敏患者血清产生特异性IgE反应。利用物理加工消减甲壳类水产品过敏原致敏性,主要通过传统热处理、微波、超高压、低温等离子体和辐照等物理作用力诱导蛋白质变性,进而破坏蛋白质的致敏性表位;酸处理和糖基化等化学修饰消减技术可以通过改变过敏原结构、形成新化学键等方式掩盖或直接破坏致敏性表位;酶处理和发酵处理等生物修饰消减技术则直接降解过敏原致敏性表位。未来仍需要通过过敏表位的靶向消减、多种消减技术协同、动物与人体试验开展,探究过敏原结构和表位修饰的影响机制,推进过敏原消减技术的实际应用,为低敏甚至脱敏甲壳类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湖泊,洪泽湖重金属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对洪泽湖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目前洪泽湖整体受污染程度较轻,但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尤其 Cd污染严重,As污染日益显著,需引起重视。淮河水沙输入、南水北调、环湖农田面源污染输入、围网/圩养殖等是洪泽湖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洪泽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应为:减防淮河水沙携带重金属输入; 优化养殖布局,规范养殖环节; 精准施肥、施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重金属迁移转化拦截控制技术和污染区域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物质被广泛应用到增塑剂、个人护理品中,并成为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因其具有拟/抗雌激素活性、拟/抗雄激素活性、拟/抗甲状腺激素活性等内分泌干扰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概述环境中PAEs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水环境中PAEs的最新去除方法,重点介绍了高级氧化法对PAEs的去除及在处理过程中其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水环境中PAEs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10-201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情况,现阶段我国出口水产品的安全性已经达到可控状态,但由于与进口国法规和技术等的差异,在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仍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养殖、运输、加工环节出现的影响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强调了渔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问题是阻碍水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贸易壁垒.提出了强化出口水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技术监督、改进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创新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质量管理与提高检测能力几点对策,为抓好水产品流通管理,确保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品危害,特别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化学危害,主要来自食品加工前的种植、养殖等过程,需要在初级阶段进行控制.认证认可是从制度和体系上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非常重视在初级阶段的控制,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应我国国情的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重点介绍了食品生产初级阶段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的模式及其在农兽残中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香气是水产品新鲜度和风味的重要评价指标,对产品品质评级及消费者消费导向均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是造成水产品香气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水产种类、新鲜程度和加工方式等均会影响其最终香气;水产品香气成分复杂,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准确分析是研究其特征香气的关键。概述了水产品香气分析的感官品评和仪器分析技术,总结了不同水产品特征性香气物质。探讨在水产品中已发现的300余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酸类、含硫化合物等)的特征性,基于分子感官科学剖析生鲜水产品、热处理及发酵等加工水产品的关键香气活性物质,发现醛类、酮类和醇类等物质赋予生鲜水产品特有的清香,而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关键香气物质存在较大差异。为系统研究水产品固有香气的化学本质及其风味形成机理,应重点从分子层面揭示水产品关键香气物质的代谢途径。最后探讨了水产品基质与香气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腥味、异味的消减机制,提出现代仪器分析手段与分子感官科学结合,深入探讨水产品香气形成途径和香气释放机制等是未来水产品香气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农家乐 生态流水养殖 休闲渔业"相结合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农家乐 生态流水养殖 休闲渔业"模式丰富了传统的以饮食为主的农家乐模式,吸引了大量客源,获得了农产品和水产品,同时还净化了水质,降低了水体的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煤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煤化工行业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煤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煤化工业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