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植物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介绍了超富集植物的研究进展和转基因植物的培育现状,分析了植物修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物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海域生态系统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海水养殖带来的营养盐污染及沉积环境变化、药物使用污染、对天然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对于海水养殖造成的问题,有着多种治理方式,基于养殖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是近年来新兴的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法.本文介绍了微生物修复、大型海藻修复、贝-藻修复、人工湿地修复等生物修复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理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海水养殖带来的污染及影响,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水养殖管理乃是实现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海域生态系统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海水养殖带来的营养盐污染及沉积环境变化、药物使用污染、对天然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对于海水养殖造成的问题,有着多种治理方式,基于养殖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是近年来新兴的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法.本文介绍了微生物修复、大型海藻修复、贝-藻修复、人工湿地修复等生物修复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理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海水养殖带来的污染及影响,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水养殖管理乃是实现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纳米材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铬盐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工艺中,因此带来了严重的铬污染.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探索能够有效地修复被铬污染的土壤的方法,而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良好的性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作者主要根据纳米材料的分类:纳米零价金属材料、碳质纳米材料、纳米金属氧(硫)化物、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型粘土矿物、纳米型聚合物等六大类,分别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各种纳米修复剂进行铬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成果和现状.文献调研与分析表明,目前用于修复土壤铬污染的修复剂主要以纳米零价金属材料与纳米金属氧(硫)化物为主,而其他纳米材料使用的相对较少.最后,总结了纳米材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特点、优势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PRB技术的反应机理和结构类型及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Fe0-PRB技术在铀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上的方法、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为铀尾矿地区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在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底泥修复、生物浸提等生态环境修复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现有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后续MFC技术的持续改进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变差和P-Laplace模型的混合图像修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修复是近年来图像处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基于偏微分方程的修复算法中,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模型能够很好地保护图像边缘信息,但其各向异性扩散方式在平坦区域容易产生阶梯效应;而在图像平坦区域具有良好修复效果的P-Laplace模型,其各向同性扩散方式不适于修复图像边缘信息.将TV模型和P-Laplace模型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混合图像修复算法.提出的扩散控制参数k能够根据待修复像素所在区域调节两种信息扩散方式的重要程度,实现混合图像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获得了更好的修复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造成土壤污染的重金属中,汞以其来源多、传播广、毒性大等特点,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环境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土壤系统中汞的排放量增长显著,对土壤环境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也对土壤修复工作提出迫切的要求.结合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本文分别对汞的来源、土壤中汞的主要赋存状态及修复方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不同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如淋洗法、稳定化/固化法、热处理法、电动修复法、纳米技术法、生物修复法等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提出展望,为从事土壤修复、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特别严重,因此,修复被污染的土壤非常重要.虽然运用植物修复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种技术用时比较长,并且还阻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所以我们应该将间套作体系应用于修复被污染的土壤中去.该文将对间套作体系在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五氯酚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本文论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五氯酚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缺损修复材料是临床需求量最大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的局限性使得研发优异的人工骨修复材料意义重大.通过模仿天然骨本身的成分、结构特性及生物矿化过程,对材料的组成、结构进行设计与调控,可以获得新型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这已成为生物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文中概述了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即类骨微纳米磷酸钙矿物的仿生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仿生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和具有多级孔结构的自固化磷酸钙基骨修复材料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概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概念、特点,综述了近年国内植物修复主要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尚存在的某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观察喂服来福美胶囊后,小鼠对抗药物和对机体损伤的调节与修复作用,并从氧化损伤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具体方法是喂养来福美后小鼠用环磷酰胺进行损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来福美对上述模型动物不同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数据显示了来福美胶囊具有明显增强机体对抗药物损伤后的细胞修复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反硝化细菌种类、反硝化机理、影响反硝化的因素、反硝化细菌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近期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全口覆盖式种植义齿对牙列缺失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有利于获得义齿良好的稳定和固位的修复效果.全口覆盖式种植义齿根据其固位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杆卡附着式种植义齿、球帽附着式种植义齿、磁性附着式种植义齿,不同的设计方式对临床应用将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覆盖种植义齿相关的生物力学、种植体数目、即刻加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探讨国内外关于植物吸收多环芳烃(PAHs)的途径、PAHs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对PAHs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PAHs污染的植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认为,目前的研究缺乏植物对PAHs胁迫响应的生物化学、分子机制的新途径,且现有的植物修复方法存在生物量较低、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等缺点.最后,进一步展望值得探究的相关技术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疲劳是零件或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此设计了一种操作灵活的新型疲劳裂纹修复仪,其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和机械臂实现自动工作.纳米材料在低于零件或结构熔点的温度下被用以修复裂纹.裂纹修复仪主要由机身、手柄、相机、喷嘴和活塞组成.其利用激光作为热源,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检测并对纳米材料流通道进行控制.来自外部光源的激光通过喷嘴中心孔照射到工件裂纹处,喷嘴中心孔被粉末通道的出口环绕,粉末出口的方向和激光的焦点重合,在激光加热工件之后喷上粉末,并在材料沉积工序之后进行压力冲击.距离传感器能够使修复过程随着裂纹的发现和探测来进行.本设计结构紧凑,原理简单,可以高效完成裂纹修复.  相似文献   

18.
张芳  郝进锋 《甘肃科技》2007,23(9):193-194,144
通过分析现有混凝土裂缝事后维修技术及存在的弊端,提出适应智能材料发展的自修复混凝土及自修复技术。通过列举国内外现有自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自修复混凝土及自修复技术的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李丙法  刘洋 《科技信息》2012,(1):105-106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重金属污染在土壤污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文中先针对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后从工程措施、物化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自然修复、及组合修复技术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给出了今后进行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主要受三氯乙烯(TCE)和二氯乙烯(DCE)污染的地下水,将复合药剂注入地下,在缺氧/厌氧条件下,经30 d的修复,可以使TCE完全去除,同时使DCE浓度降至风险控制值以下.注药前,地下水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高达95.44%.注入复合药剂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增至53.45%.同时,具有TCE和DCE降解功能的梭菌属(Clostridium)和毛球菌属(Trichococcus)在复合药剂的刺激下富集,其相对丰度从0分别增加到35.17%和14.00%,成为了新的优势菌属,使受污染的地下水得到有效修复.热图分析表明,复合药剂对TCE和DCE降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间接评估地下水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