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在坚硬围岩的隧道施工中控制对遗留岩体的破坏和损伤程度是关键,衡量破坏和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就是控制隧道的超欠挖。隧道施工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好围岩,要想方设法地加强围岩的自支护能力,在隧道开挖中采用光面控制爆破技术。本文通过在净土寺隧道施工中光面控制爆破施工技术的应用,说明了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在周家山2号隧道破碎围岩施工中,应用光面爆破技术,通过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正确的支护施工方法,有效地控制隧道的超欠挖,加快掘进速度,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平或近水平层状围岩在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受到岩石节理、层理及施工方法的影响,隧道超欠挖现象普遍,为后续施工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该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要阐述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光面爆破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某金矿急倾斜薄矿脉中深孔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经验类比、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等手段开展研究.分析了不同爆破参数下薄矿脉中深孔爆破围岩裂纹演化规律,得到了爆破孔网参数与爆破超欠挖百分比、爆破裂纹密度及围岩质点振动速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孔间距为1.2~ 1.4m时,爆破超欠挖面积趋于零;当抵抗线为0.8~1.0m时,爆破块度较均匀;最优中深孔爆破参数为抵抗线1.0m,孔间距1.2m.现场中深孔爆破试验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隧道光面爆破合理爆破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隧道光面爆破的实质是当隧道实施爆破后,在隧道周边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壁,使隧道断面既符合设计轮廓要求,又使隧道围岩不产生损伤.为此,给出了隧道光面爆破参数选取的原则与合理参数确定的方法,提出了以超欠挖量(50~100 mm)、炮痕率(>50%)及围岩损伤程度对隧道光面爆破质量进行验收的标准,并结合某一隧道施工总结出光面爆破技术对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围岩的稳定性及工程质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山岭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超挖和欠挖是不可避免的,此现象不仅以前存在,现在存在,以后还将会长期存在。近几年,各单位在如何做好超欠挖控制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施工规模的扩张,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认识和水平问题,控制水平又有反弹。鉴于控制和减少超欠挖,以及超欠挖对隧道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影响关系重大,本文就超欠挖原因、危害和采取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以共享提高。  相似文献   

7.
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原理,提出了光面爆破的施工程序,给出合理的钻爆设计参数,控制超欠挖并确保围岩稳定,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采用光面爆破控制雪峰山特长隧道超欠挖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控制隧道超欠挖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基于对爆破控制技术的合理研究,首先针对该文所选取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征以及隧道开挖施工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研究了在公路隧道采用爆破方式控制起欠挖指标过程中的基本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之上从爆破参数的选取以及钻孔精度控制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了爆破作业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点问题,旨在于为工程项目实践作业中采取爆破方式控制超欠挖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性支持与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由于钢拱架限制周边眼开孔位置及外插角引起隧道超欠挖的原因,提出周边眼采用"长短眼"布孔的超欠挖控制爆破技术并阐述了其作用原理,并在青岛地铁延安路站车站主体Ⅰ部和Ⅳ部爆破开挖中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周边眼采用"长短眼"布孔,"长短眼"炮孔间距同辅助眼,"短眼"爆破延期时间不小于"长眼","长短眼"单孔装药量按辅助眼计算方法,可使隧道基本无欠挖,最大超挖值控制在120mm以内,平均超挖值控制在60mm,隧道爆破成型良好。同时,周边眼爆破振速降低了12.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公路隧道超欠挖产生的原因,浅谈降低或减少隧道超欠挖的措施,指出采用"新奥法"技术、强化施工管理是控制隧道超欠挖的关键,可供隧道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瑞斌 《科技信息》2010,(13):283-283,292
本文分析了隧道超欠挖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超欠挖对隧道结构受力的可靠性、施工成本的影响,并以南阳山隧道上行线V级围岩为例提出了几条减小隧道超欠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近水平软硬互层围岩隧道钻爆开挖的过程中,由于水平方向层理、节理、弱面以及软弱夹层的存在,使得光面爆破的轮廓平整度很难得到保证,并导致较为严重的超欠挖现象。以四面山层状围岩隧道为工程依托,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以及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所获取的砂、泥岩的力学参数,综合考虑微差、孔间距、不耦合系数等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制定了砂泥互层围岩隧道爆破模拟方案,并对重庆江习四面山近水平砂泥互层围岩隧道进行了爆破优化数值模拟,得到了层状围岩隧道爆破优化方案,将原爆破方案及优化方案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值基本符合.研究成果可在类似隧道爆破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近水平软硬互层围岩隧道钻爆开挖的过程中,由于水平方向层理、节理、弱面以及软弱夹层的存在,使得光面爆破的轮廓平整度很难得到保证;并导致较为严重的超欠挖现象。以四面山层状围岩隧道为工程依托,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以及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所获取的砂、泥岩的力学参数,综合考虑微差、孔间距、不耦合系数等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制定了砂泥互层围岩隧道爆破模拟方案;并对重庆江习四面山近水平砂泥互层围岩隧道进行了爆破优化数值模拟,得到了层状围岩隧道爆破优化方案。将原爆破方案及优化方案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值基本符合。研究成果可在类似隧道爆破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山区开展路网建设时,常需以隧道的方式穿越不同海拔的高山或丘陵,以致掌子面围岩处于不同的地应力条件。目前,我国山地隧道的掘进仍以钻爆法为主,而深部高应力隧道爆破开挖时,往往存在破岩效果差、炮眼利用率低、超欠挖严重、围岩损伤大等问题,严重影响深部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本文首先介绍我国深埋高地应力隧道工程的分布及建设情况,分析隧道爆破破岩机理,并从裂纹扩展、卸载扰动、爆破损伤及爆破振动等方面,探讨高应力岩体的爆破响应特征。随后,从掏槽爆破、轮廓光面爆破及爆破振动控制3个方面归纳我国高应力隧道爆破技术发展现状。最后,从爆破力学基础理论、爆破参数的动态调整、钻爆智能一体化、地应力的调整与利用及爆破灾害的评估与防治技术5个角度对高应力隧道爆破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石牙山隧道是广梧高速公路中最大特长的隧道,单洞双车道全长约9162米。本文分析了石牙山隧道产生超、欠挖的原因,阐述了超、欠挖对石牙山隧道施工成本的影响及总结了控制超、欠挖的措施,可供同行在分析控制隧道施工成本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邓刚 《科技资讯》2013,(2):68-69
光面爆破是通过有效控制爆破的作用力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的岩面田顺平整,防止岩面开裂,保持围岩自穗性,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又能减少超、欠挖和支护工程量,节省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以达到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施工方法。光面爆破技术在硬岩,较硬岩中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8.
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3#辅助斜井挑顶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福军  周晓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8):F0002-F0002,F0004
以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3#斜井施工为例,介绍了在硬质围岩施工中快速完成挑顶施工,确保有效控制超欠挖,快速形成主洞双向作业能力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隧道施工特点及施工人员心态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初期支护的规范化施工,重点是围岩开挖中的超欠挖控制及初期支护“新奥法”施工。  相似文献   

20.
林琼  孔庆林 《科技促进发展》2010,(3):I0073-I0074
羊秀坞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在控制超欠挖和提高围岩稳定性方面效果显著。本文主要探讨隧道采用三台阶开挖法,影响其开挖工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