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评述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成就与贡献,并介绍了有关的物理学背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年龄特征、获奖领域以及所产生群体效应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中的规律,以期为青年物理学工作者把握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及物理学的发展动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评述了20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获得者.20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3位独立从事超导体研究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学领域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超导电性和超流动性是在极端低温状态下发生的2种现象.目前,超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的核磁共振成像和粒子加速器等领域,而超流体则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物质在低温状态下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规范场理论的建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曾说:当人们回顾20世纪物理发展主要里程碑时马上就想到:a.相对论;b.量子力学;c.规范场.杨振宁在1987年对规范场曾作过以下说明:  相似文献   

5.
 2014年2月23日晚,一场名为“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发展”的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David Gross、Gerard‘t Hooft,菲尔兹奖和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Edward Witten,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Nima Ar-kani-Hamed,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Jo-seph Incandela,狄拉克奖和樱井奖获得者Luciano Maiani,日本东京大学卡弗里数物连携宇宙研究机构主任Hitoshi Mu-rayama,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等8位世界一流物理学家作为嘉宾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6.
评述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和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的研究工作。南部由于发现了粒子物理中的自发对称破缺,这个低调而深刻的物理学家获得2008年度物理学诺贝尔奖的一半。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关于CP不对称的工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半。CP是英文电荷(Charge)以及宇称(Parity)的缩写,这里的电荷不完全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荷,电荷反演其实是粒子和反粒子之间的互换,宇称是空间的反演。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发现宇称不对称时,人们还没有发现CP对称性也被破坏了。最后,虽然CP破坏对宇宙中重子不对称起源具重要意义,但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的CKM矩阵所导致的CP破坏还是太弱,不足以解释宇宙早期的重子数生成。毫无疑问,我们要超出粒子标准模型才能够解释重子数的起源,粒子物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最近,河北大学物理系特邀该系1981届毕业生,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激光物理中心博士后尉长江回校进行学术交流。尉长江博士在海外长期从事激光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20多篇有关双能级、3能级原子与强场相互作用实验与理论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在《PhysicalReviewLetters》和《PhysicalReview(A)》等世界物理学权威刊物上。该系列工作得到法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ohen_Tannendzh等一批著名物理学家的肯定,其…  相似文献   

8.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项目的成就,把现代物理学划分为原子分子物理学,理论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天体物理学,无线电学这八大分支学科,以获奖项目研究的时间或获奖成果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介绍这些分支学科在20世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发展轨迹,进一步展望物理学在21世纪特别是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早在1959年,被人们称之为低温物理学之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卡皮察,在一次国际科学规划讨论会上,发表了一通愤愤不平的意见。他说:“我不能理解,象发射卫星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的领导者,即算他不从事科学工作,为什么就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本身的迅速发展,“科学的组织者起重大作用的科学发展时期已经到来。”二十多年的科技发展史证明:卡皮察的这一见解是正确的。越来越多颇有建树的科学家和热心国家科技发展、具有卓越远见的政治家,都清楚地认识到,能否尽快地提高科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渊源出发,详细解读了201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高效GaN 基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背景、核心创新内容、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分析了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的发展趋势。文章从3 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历程、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评奖标准等视角,探讨了2014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对我国物理学科建设、如何看待应用物理研究与基础物理研究的关系以及对成果评价标准的启示和借鉴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卡文迪许实验室是为了振兴英国19世纪后半叶的物理学而兴建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1871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威廉·卡文迪许倡仪兴建的,是近代物理学的第一个重要的研究中心。麦克斯韦、瑞利、汤姆逊,卢瑟福等约20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都曾在位于剑桥大学的这所著名实验室学习和工作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研究天体的运动,将地球、太阳和月亮都视为质点的条件下得到的,要考察万有引力是否符合于所有物体间的  相似文献   

12.
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使用了原创的方法介绍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主要成就,例如:相对论、超导体、脉冲双星和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这些成就都显现出获奖者的天才并因此而戴上了诺贝尔奖的桂冠。书中以获奖者本人的言语及丰富的图像来介绍20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的工作——波尔、居里、爱因斯坦、费米、费曼、盖尔曼、海森堡、卢瑟福、薛定谔。  相似文献   

13.
对一百多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同实验有关的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充分展示了物理实验在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说明了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萨拉姆尊师     
《少儿科技》2008,(11):8-8
1980年代,印度加尔各答大学决定授予巴基斯坦著名物理大师、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杜斯·萨拉姆奖章。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20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获得者--埃里克·科内尔,卡尔·维曼与沃尔夫冈·克特勒的有关研究工作;评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现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家原来爱好文学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安东尼·莱格特原先爱好古典文学。对文学的热爱使他开阔了眼界,这位获奖者称“哲  相似文献   

17.
 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 3位科学家分享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宇宙学和系外行星的发现做出的贡献。介绍了Mayor和Queloz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学术经历,简述了系外行星领域的发展及现状,解读了太阳系外行星首次发现的科学意义,论述了视向速度法探测系外行星的原理和发展过程,介绍了该领域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26日到28日,“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西安卫星会”在我校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弦理论中的拓扑几何学”。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圣芭芭拉分校等国外知名高校的13位外籍专家,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9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David Gross教授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做了题为“物理学的25问题”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9.
《少儿科技》2009,(10):8-8
从小培养动手能力在日后的科学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就曾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20.
佩尔、莱因斯荣获199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佩尔、莱因斯两位科学家对轻粒子物理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实验的贡献,因发现了v轻子和中微子这两种自然界中的亚原子粒子。这是自然界中两个最小的粒子。为止b,授予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马丁·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