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1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2门课程,是高等教育工科电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从课程性质来看,电子技术基础是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来看,电子技术基础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从学生预备知识来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要综合电路分析、物理电子学、高等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先修课程的学习水平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明显影响.从2门课程各自的特点来看,它们都引入了一些不同于学生以往知识体系的全新概念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工科电子类专业的基础,同时与工业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为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适应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个体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的相关性,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模拟电路是电子、通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电子技术应用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  相似文献   

4.
子技术基础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四门课。它是电类各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它处在基础课到专业课的一门过渡课程,学生在前期的基础课中接触的是理想模型、理想的计算,但从电子技术课程开始学生接触的是工程实践的训练。由于是从理想模型过渡到实际模型,学生学起来觉得困难很大,不易接受。由于它是电类专业课的基础,所以一旦熟练掌握了电子技术基础,后面的专业课尤其是计算机课程学起来会觉得得心应手,轻松容易。所以该课程在学生四年的学习期间既是转折…  相似文献   

5.
EDA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7对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具体教学实例进行仿真分析,阐述了EDA仿真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将EDA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引入到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中,有效地解决了模拟电子技术演示实验难以走进理论教学课堂的问题,较好地突破了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巩固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公共课,用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几年来,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了不断地研究和实践.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精选优化,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既能扎实地学好理论知识又具备了很强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良好的实践技能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电子技术实验是一门应用范围较广,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为了使学生受到比较系统的电子技术实践和科研技术训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实…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信息学课程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等专业中广泛开设,对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信息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知识更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课堂教学实践表明,精心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合理选用教  相似文献   

9.
<正>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特点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因此非电专业电子技术类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相对薄弱,严重地影响了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以培养非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改革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与培养学生能力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大学期间以学习知识为主,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总结、运用和创新,而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检测标准,其考试模式更应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围绕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以大学物理课程考试改革为例,提出了分阶段考试模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突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分阶段考试模式更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