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以来,苏丹和利比亚之间曾经出现剑拔弩张的关系。苏丹政府指控利比亚飞机自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一再轰炸苏丹西部同乍得接壤的边境地区,要求联合国安理会采取措施制止利比亚这种“公开的侵略行动”。苏丹总统尼迈里也多次发表讲话,指出利比亚入侵苏丹的图谋,并称:只要卡扎菲当权,苏丹同利比亚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利比亚则指责苏丹与埃及“合谋”在美国支持下准备进犯利比亚。埃及总统  相似文献   

2.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向热衷于同阿拉伯、非洲国家搞联盟。统一阿拉伯世界原是埃及已故总统纳赛尔的想法。纳赛尔曾设想以两三个主要阿拉伯国家为核心,逐步实现阿拉伯统一。卡扎菲崇拜纳赛尔,自称是纳赛尔这一思想的继承人。自他1969年9月当政以来,利比亚先后七次同阿拉伯、非洲国家搞联盟,但是这些联盟均未成为现实。一、1969年12月27日:利比亚同苏丹和埃及签订《的黎波里宪章》,三国拟建立一个“松散的联邦”。1970年11月27日,叙利亚在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初,乍得民族团结过渡政府主席古库尼应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邀请,访问了利比亚。6日,利比亚通讯社发表一项联合公报,宣称利比亚同乍得两国“决定合并成一个国家”;公报强调,根据两国在1980年6月15日签订的一项“共同防务条约”,利比亚将向乍得派遣军队,“帮助维护乍得的安全与和平”以及重建乍得军队;两国的共同边界即将向两国人民开放。乍得事态这一新发展,在非洲和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苏丹、埃及、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加蓬、尼日尔、马里等国都表示强烈反对。1月14日,在非洲统一组织本届执行主席、塞拉利昂总统史蒂文斯的  相似文献   

4.
黄培昭 《世界知识》2011,(19):40-41
截至9月21日本刊截稿时,卡扎菲依旧“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个月前的8月23日晚,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以下称“过渡委”)武装攻入卡扎菲权力中心阿齐齐亚兵营,卡扎菲政权轰然崩塌。9月16日,“过渡委”成为利比亚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与此同时,拜尼沃利德和苏尔特的战役仍在持续,并陷入胶着状态,而卡扎菲却神秘“失踪”了。  相似文献   

5.
殷罡  吴晓芳 《世界知识》2011,(19):42-44
8月下旬,利比亚反对派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被迫出逃。9月1日,法国与英国在巴黎主持国际会议商讨利比亚战后重建问题。9月16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同意“全国过渡委员会”(以下称“过渡委”)作为利比亚住联合国的合法代表。两天后,“过渡委”不得不宣布,因未能就组建新政府达成最终的一致,组建临时政府的计划被迫推迟。  相似文献   

6.
美利关系溯源在三四月间相隔20天的时间里,美国恃强凌弱,两次袭击利比亚,举世为之愕然。地中海乃至世界形势出现了新的动荡不安。追溯美利关系的恶化,那是在1969年卡扎菲上台以后。1970年,利比亚收回了美在利的惠勒斯空军基地,1972年废除了前国王与美签订的九项军事、经济技术合作等协定,两国关系也由大使级降为代办级。卡扎菲称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头号敌人”。与此同时,利比亚同苏联的关系日益密切。美国遂于1974年宣布禁止交付利比亚订购的军用运输机。其后,美利关系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1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庆祝利比亚革命十一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同叙利亚合并的倡议。几小时之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即表示响应。8日,阿萨德到利比亚商讨合并计划。10日,双方发表了《的黎波里宣言》,表示两国将合并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完全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成为“阿拉伯革命运动的根据地”,并宣称要以两国的合并为“全阿拉伯统一的核心”,号召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入它们的行列。利比亚全称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位于北非;叙利亚全称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位于西亚。两国并无陆上边界,中间隔着埃及和以色列,相距1,100公里。那末,两国为什么要合并呢?  相似文献   

8.
长期对立的美国和利比亚终于在地中海南部的锡尔特湾(也称锡德拉湾)发生了军事冲突。3月24日,美国第6舰队的3个航空母舰编队在利比亚近海进行演习时,其舰载飞机穿越卡扎菲规定的“死亡线”(北纬32°30′),进入了该线以南被利比亚视为领海的锡尔特湾,遭到了利比亚地空导弹的袭击。之后,美国A-7型攻击机摧毁了锡尔特市邦“萨姆-5”导弹基地的12具导弹发射架。同时,美A-6型攻击机使用“鱼叉”式导弹囊击了利比亚的两艘导弹巡逻快艇,击沉和重创各一艘。利比亚电台则宣布,它的防空部队击落3架美机,但美国予以否认。25日,美国又击毁利比亚两艘巡逻艇。  相似文献   

9.
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宣布按计划从格林尼治时间4月15日4时开始实施对利比亚制裁的748号决议。同一天,海牙国际法庭也驳回了利比亚的申诉。从15日起各国已陆续开始实施对利比亚的航空封锁、武器禁运和减少外交人员等措施。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利用洛克比空难事件,(有关该事件详情请参阅本刊今年第一期《世人瞩目的“飞机事件”》一文)制裁利比亚,普遍表示忧虑和遗憾,利比亚更作出了相当强烈的反应。卡扎菲拒绝接受决议面对美英法三国的挑战和强大的压力,利比亚对解决洛克比危机的态度始终是软中有硬。自去年底“飞机事件”升温以来,利比亚先后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但坚持不把两名炸机嫌疑犯交美英方面审讯。  相似文献   

10.
2017年12月4日,也门前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在与胡塞武装的火并中身亡,中东又一政治强人仓促退出历史舞台。萨利赫是现代也门的统一者和缔造者,独掌大权30余年,2011年受“阿拉伯之春”冲击,被迫下台。但是不同于突尼斯总统本。阿里流亡、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入狱、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横死、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苟全,萨利赫可谓“全身而退”。  相似文献   

11.
经济政策放松,“军营化”色彩减淡,利比亚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宽松气氛。今年3月2日,卡扎菲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除少数与外国密谋勾结的人和严重暴力犯罪的人外,监狱中的全部犯人将被释放,甚至包括那  相似文献   

12.
半月新闻     
8月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解散斯捷帕申政府,普京出任新政府总理。 4日北约理事会正式宣布,英国国防大臣乔治·罗伯逊将出任北约秘书长,接替现任秘书长索拉纳。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与到访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马特鲁市举行会谈。5日朝鲜半岛问题四方会谈第6次会议5日至9日在日内瓦举行。8日第45届世乒赛结束,中国队包揽五个项目的全部冠亚军。圭亚那总统珍妮特·贾根因健康状况不佳宣布辞职。9日为期4天的77国集团亚洲组第9届部长级会议在贝鲁特开幕。俄罗斯总统叶  相似文献   

13.
很难找到这样的国家:卡扎菲的利比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罡 《世界知识》2011,(6):18-20
进入2011年,北非国家突尼斯、埃及相继变天,强人统治不敌民怨沸腾,两位执政超期的强人黯然落马,而在位时间最长的卡扎菲还在沉着应对,调侃乱局。卡扎菲和他的利比亚到底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4.
一有没有变? 1956年11月初,美国在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上表示了反对英、法和以色列对埃及的侵略,提出停火的提案。人们都还记得,在此以前,当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后,美国是一直在基本上同英、法一致行动的:它迅速实行了对埃及的经济抵制;它反对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正当合理的行动;它提出企图篡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的所谓杜勒斯方案;它实际上默许英、法对埃及的不断的武力威胁。因此,尼克松把美国在11月初对英、法、以色列侵略埃及事件所采取的做法吹嘘为“历史的转折点”,有“高度的戏剧性”,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他大声宣布:“现在我们已经放弃了殖民主义,并且保证支持以前被大国当作殖民地统治的国家。”到了12月下旬,传出了所谓“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方案,这个方案是由艾森豪威尔在1月5日向美国国会以特别咨文的方式提出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要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要问:利比亚境内到底有哪些杀伤性武器。自从1969年9月卡扎菲通过政变上台以来,这个国家就开始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而卡扎菲本人则更具传奇色彩。多年来,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解得并不多,只是西方国家经常指责利比亚秘密发展核武器、生化武器以及导弹技术并且支持恐怖主义。那么,在利比亚境内究竟有哪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运载工具呢?核武器发展概况利比亚1969年签订《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并且在1975年正式加入该条约。1980年,根据条约规定与…  相似文献   

16.
天颖 《世界知识》2011,(23):56-57
8月23日,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进神秘的阿齐齐亚兵营。自从爆发战事以来,这里一直是卡扎菲指挥作战的大本营,被外界称作“卡扎菲的五角大楼”。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2011,(11):12-12
近日,英国利比亚问题专家、利比亚前武装分子贝努特曼称,埃及前特种部队军官赛义夫·阿德尔已被选中出任“基地”组织临时领导人。  相似文献   

18.
3月24、25日,美国挑起事端袭击了利比亚后,卡扎菲宣布,如果美国再次袭击利比亚,利比亚将打击南欧各国的北约军事目标。4月15日,美国出动了它在英国基地的飞机,与第六舰队的舰载飞机一起,又轰炸了利首都的黎波里等地的5个目标。卡扎菲又宣布,将对美国和英国进行报复。因此,美国在英国和南欧的军事基地和设施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据报刊透露,美军驻欧总兵力目前约为34万多人,其中陆军21万余人,空军8万余人,海军4万余人。美军驻英兵力为3万人,主要为空海军,约有飞  相似文献   

19.
王晋  李怡彬 《世界知识》2023,(18):36-37
<正>8月27日,以色列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在意大利外长塔亚尼的主持下,以色列外长科恩与利比亚外长曼古什在罗马举行会晤。以色列和利比亚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外长在历史上首次举行会晤。这似乎预示着两国关系会出现新的突破,但却很快出现反转:利比亚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反对同以色列发展双边关系,迫于压力,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德贝巴宣布,暂停外长曼古什的职务,并对其进行“行政调查”。利比亚与以色列外交接触“高开低走”,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是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湘溪 《世界知识》2011,(14):66-66
卡扎菲终于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了!6月27日,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决定向卡扎菲、其子赛义夫和利比亚情报机构负责人萨诺希发出逮捕令,三人被指控在今年2月涉嫌动用国家机器犯有谋杀、迫害等反人类罪。用美联社的话来说,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将"迈出迫使卡扎菲去海牙面对正义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