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框架下,采用绝热近似,计算了具有双夸克结构:qq-qq--q的五夸克态Ξ--的能量.结果表明不管是正宇称态,还是负宇称态,系统都倾向于形成线性结构,而不是三角形结构.最低能态的宇称为负,能量为1770MeV,与目前实验给出的值(1860MeV)相比偏低,但仍高于理论阈值1582MeV.  相似文献   

2.
将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和双夸克模型结合起来,研究了五夸克共振态.计算结果表明,正、负宇称态都存在等效吸引,但在能够描述重子谱和重子-重子相互作用的要求下,得到的能量偏高,并且负宇称态的能量低于正宇称态.  相似文献   

3.
将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和双夸克模型结合起来,研究了五夸克共振态Θ .计算结果表明,正、负宇称态都存在等效吸引,但在能够描述重子谱和重子重子相互作用的要求下,得到的能量偏高,并且负宇称态的能量低于正宇称态.  相似文献   

4.
从亚夸克物理中允许存在的编外粒子出发,探索了可能存在的双夸克态、双轻子态以及轻子型夸克等新物质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性和SU(3)对称表示。  相似文献   

5.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用夸克与标量介子九重态和赝标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来描述中长程相互作用,单胶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是在原来手征SU(3)夸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夸克和矢量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主要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核子-超子相互作用过程,计算了N-Λ和N-Σ相互作用的S波散射相移.通过和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结果比较,发现N-Λ和N-Σ系统的短程相互作用既可以由单胶子交换来描述,也可以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  相似文献   

6.
H粒子的结构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用夸克与标量介子九重态和赝标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来描述中长程相互作用,用单胶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是在原来手征SU(3)夸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夸克和矢量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主要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笔者利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在两集团组态下研究了H粒子的结构.结果表明, NΞ和∑∑耦合道对H粒子提供比较大的吸引相互作用,两集团之间的夸克交换效应也提供吸引相互作用,它们都有助于H粒子束缚态的形成.另外,通过和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结果比较,发现两种不同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对H粒子定性的描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带有一个奇异夸克的双重子态Σ*Δ(ST=052)和Σ*Δ(ST=312)的结构.结果表明,尽管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短程力的机制完全不同,但两种模型下给出的定性结果是一样的,即这两个双重子态都是束缚态,能量在Σ*Δ道之下却在ΛπΔ道之上.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Σ*Δ(ST=312)态的结合能比Σ*Δ(ST=052)态的结合能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τ轻子味破缺衰变,有助于探索超出标准模型的具有轻子味破缺(LFV)机制的新物理.在代非普适Z′模型中,对τ~-→μ~-(e~-)KK衰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共振和非共振的贡献以及来自B介子衰变的限制,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参数范围内,这些衰变的分支比都能达到目前的实验上限.最新的实验上限将模型参数B_(τμ(τe))~(L(R))限制在O(10~(-3)).其中,s夸克末态的贡献远大于u(d)夸克末态的贡献,共振部分形状因子的贡献最大.分析了τ~-→μ~-(e~-)KK微分衰变率与双K介子不变质量s~(1/2)(s=m~2KK)的关系.在双K介子不变质量范围内,矢量介子φ(1020)共振占主要地位,τ~-→μ~-KK衰变的共振峰比τ~-→e~-KK衰变的共振峰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手征SU(3)夸克模型,研究了一类包含1个反夸克的五夸克系统(q4-q).采用Jacobi坐标,利用五体理论方法,推导建立了四夸克子系统的波函数,并和反夸克耦合后得到了五夸克系统波函数,在雅可比坐标系下分别计算了夸克-夸克及夸克-反夸克的各个相互作用势.通过T-M变换得到同一Jacobi坐标下五夸克态系统Diamond结构(q4-q)20个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轻子结构模型和夸克——轻子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定组成轻子和夸克的味亚夸克可以用规范群SU_L(2)(?)SU_R(2)(?)UY_W=5-l(1)表示;并引入同位旋I.C——旋.t——旋二重态的概念,它们分别定义为:I_3~-=(u+d)/2,C_3~-=(C+S)/2,t_3~-=(t+b)/2;弱超荷为y_W=B-l.则能进一步地解释轻子——夸克对称的物理根源:说明三代轻子二重态,三代夸克二重态中所呈现的质量分裂发生较大差异的原因;消除超荷y_w的多值性而导致破坏轻子、夸克左旋、右旋对称性的困难;本模型也自然地给出了重轻子哀变的三μ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