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昆明市盘龙江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各采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各样点MCN‰有显著性差异,9个样点中有7个采样点的PI在2以上,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表明盘龙江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浊漳河水污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浊漳河段水质污染状况 ,测定各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 )及污染指数 (PI) ,并进行 F检验。结果表明 ,各样点 MCN‰有显著性差异 ,12个样点中有 8个样点的 PI在 2以上 ,其中 7号样点的微核率为 13.75‰ ,PI为 3.5 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0 .0 1) ,表明浊漳河主干流沿线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黄河兰州段水质进行了检测,测定了兰州段5个水样点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水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对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应用大蒜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镜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大蒜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镜湖水质进行监测,测定镜湖各样点水样处理的大蒜根尖细胞的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镜湖治理后(2001年5月)各样点MCN‰无显著性差异(F0.05).与治理前(1999年5月)检测结果(F>F0.01,P<0.01)相比,水质有明显改善,说明1999-2000年度镜湖清淤截污治理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治理后的污染指数(PI)来看,镜湖部分区域水质仍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蒜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三湘江支流5个采样断面的水样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①5个断面的水样均使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MCN‰)明显增加,其中4个断面的水样测得的微核率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个断面的水样测得的微核率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②根据污染指数(PI)将5个断面的水质污染分为两个水平,即重污染和中污染;③以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为指标,监测三湘江支流水质污染的结果与水质监测结果基本一致;④5个断面的水样测得的微核率与COD_(Cr)、NH_3-N、TP等成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
用蚕豆根尖微核(VMN_s)法,对淮河淮南段水域两个不同水期的6个采样点水质情况分别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除淮南段水域上游峡山口基本没有致突变物污染外,其余各点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两个水期各点的污染情况基本一致。同时将VMN_s与综合化学指标BOD_5及COD_cr进行了比较,对所用的启豆1号蚕豆品系的本底微核千分率(MCN‰)及其对诱变剂丝裂霉素C的敏感性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珠江广州段与人工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遗传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流域和人工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及遗传毒性,采用营养状态质量法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于2006年4-5月对珠江广州河段与广州、惠州、深圳城市湖泊13个代表性采样点的富营养化现状及遗传毒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水体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Mn)等指标大部分超过了III类或IV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富营养化评分值E范围为50~83,且与水体叶绿素a(Chla)含量成正相关,除惠州平湖为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外,其余水体均已呈富营养化状态;运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发现13个采样点水样的微核率(MCN‰)均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5.899>F0.01=2.89,p<0.01),CODMn、TN、TP等指标与MCN‰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提示富营养化水体中存在遗传毒性物质,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升高,而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是造成这两类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报道利用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技术监测黄石市青山湖水的水质污染情况,通过对备水样点的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山湖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与常规的物理化学相结合方法来检测水质,对昆明呈贡大学城部分水域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蚕豆微核技术对各水样进行监测统计蚕豆根尖细胞对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与水体中COD_(cr)、BOD_5、DO水体污染指标进行了相关性比较;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结果与水体污染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相一致.水体的污染程度与蚕豆的微核率、污染指数呈正相关;蚕豆微核率与COD_(cr)水体指标呈正相关的关系,与DO水体指标呈负相关的关系,与BOD_5水体指标的相关性不明显.水体中COD_(cr)、DO、BOD_5等含量,对蚕豆微核的形成会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水体的污染程度也直接影响了蚕豆微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监测滇池水质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监测滇池水质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研究。以蒸馏水处理作阴性对照试验,以不同浓度的Cd,Hg处理作阳性对照试验,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对滇池11个样点的水样进行了监测评价。结果表明:①水体Hg,Cd污染均会明显地增加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而且Hg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较大。②滇池11个样点的水样均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地增加,而且,各样点水样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不相同。③以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为指标,监测滇池水质污染的结果与水质测定结果是一致的。④本试验可将11个样点的水质污染分为三种程度,即重污染、中污染和轻污染。  相似文献   

11.
府南河进一步综合整治及开发的建议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举世瞩目,在安居、防洪、环保、绿化等6大工程上做出了不菲的成绩.时过境迁,府南河如今水质仍存在一定污染状况.本文通过对府南河历史背景、综合整治工程及其水质污染状况的全面分析研究,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府南河的水质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指数评价河流水质, 不同指数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为了针对特定河流找到合适的评价指数, 基于黄河干流1980 年代和2008 年生态调查数据, 应用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Margalef 多样性指数、Simpson 多样性指数、Pielou 均匀度指数、BMWP 指数、ASPT 指数、Goodnight-Whitley 修正指数(GBI)、FBI (Family Biotic Index)指数和BPI (Pollution Biotic Index)指数对黄河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与1980 年代相比, 2008 年黄河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大幅减少, 水质理化参数恶化; 这9 种底栖动物评价指数评价黄河水质状况差异明显, 部分指数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Simpson 指数、Pielou 指数、ASPT、GBI 和BPI 因与部分自然环境因子存在较高相关性, 不适合作为评价黄河水质的指标; Shannon-Wiener 指数、 Margalef 指数、BMWP 和FBI 可作为黄河水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测定花垣河河水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对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进行了RAPD指纹分析,探讨了DNA指纹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花垣河河水中Mn、Cd、Pb、Zn、Fe的含量高于《中国饮用水标准》,Mn、Cd、Pb含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八条随机引物共获得118条谱带,多态率为96.6%,所有引物在各位点可获得12-18条扩增谱带,平均14.8条.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花垣河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花垣河水体重金属含量的聚类结果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与低浓度重金属污染呈现很好的相关性,与高浓度重金属污染相关性较差.对形成相应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配合太湖流域管理局开展的"太浦河调水改善下游及黄浦江水质试验"研究,利用水量平衡与同位素质量守恒原理构建了河网地区水量分配模型,以解决太湖通过太浦河泄水时河网区(两省一市)的受水量或受水比例问题.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落潮时的同位素丰度计算的两省一市的受水比例与实际监测成果较为接近.在优化站点、取样频次和取样时间后,该模型具有快捷、简便和经济的特点,可以用来近似估算河网区不同地点的受水量,但其精度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丹江口水库和汉江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污染现状与分布规律, 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 于2014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对丹江口水库及汉江沿程的ARGs多样性进行检测。分别在春秋两季样本中检测出21和19类ARGs, 其中9类ARGs是水体ARGs的主要组成部分。杆菌肽类ARGs是水体中最主要的ARGs, 而β-内酰胺类ARGs在春季丹江口水库陶岔采样点中占比最高。秋季水体各采样点的ARGs组成结构差异比春季小, 通过NMDS和ANOSIM分析发现ARGs的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 甲氧苄氨嘧啶类、多粘菌素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是具有显著季节差异的ARGs种类。由相关性分析发现13类具有互相显著强相关关系的ARGs, 其中相关性最强的ARGs很可能共存于一种微生物中。此外, 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ARGs可能作为预测水源区中与其共存ARGs相对丰度的指示种类。研究结果可为饮用水源区的水质保护和ARGs 污染防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锡林河属于西北诸河流域。锡林河流域范围跨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两地,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代表性内陆河之一。为揭示锡林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基于13个采样点、7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水质开展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探讨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的成因。结果表明:锡林河春、秋两季水质较好,夏季相对较差,影响夏季水质的主要因子为CODMn、COD和BOD5;锡林河中游河段水质优于上游和下游。上游和中游河段水质超标主要由于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带来的面源污染;下游河段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污水厂尾水中的氮磷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入滇池河流柴河、宝象河与盘龙江从上游到下游河段的24个样点水样水质理化指标测定与浮游藻类研究,利用生物指示法(藻类种属数、藻类密度等)与生物多样性指数法(Maglarf、Shanon-wiener、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3条入滇池河流进行水质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河流各样点浮游藻类多样性与各项理化指标数值没有出现从上游到下游由低到高的顺序变化.各样点理化监测指标TP值达到0.1 mg/L且TN值达到0.8 mg/L,浮游藻类能够被检出.检出藻类的10个水样中,藻类频度大于12.5%的浮游植物主要有硅藻、绿藻、蓝藻与裸藻植物,其中硅藻植物最多,频度最高包括硅藻门的舟形藻Navicula、针杆藻Synedra、小环藻Cyclotella,绿藻门的栅藻Scenedesmus、纤维藻Ankistrodesmus、新月藻Closterium较高,裸藻门的裸藻Euglena较高,蓝藻门的微囊藻Microcystis等较高.3条河的共有藻类有舟形藻Navicula、栅藻Scenedesmus、纤维藻Ankistrodesmus、裸藻Euglena、小环藻Cyclotella,多为富营养化水体指示种.3条河流中盘龙江各样点浮游藻类检出率33.3%最低,宝象河检出率50%,柴河80%最高,宝象河与柴河水样中藻量也高于盘龙江水样,盘龙江水质在近年治理后明显改善.作者认为,在河流水质监测中,浮游藻类的检出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动态反映河流整体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香农指数比其他指数在较少样本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河流水质监测识别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紫露草减数分裂的持续时间,对紫露草微核法的原设计作了一些改进,延长处理时间,删去恢复期,简化了实验步骤,并使染色体有更多的机会受到诱变物的作用,提高了敏感度。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黄河玛曲至临河段这一重要水源地的水质,于2015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在10个采样断面采集硅藻群落样品.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共鉴定出硅藻2纲9目12科13属24种.NMDS和ANOSIM分析结果显示,硅藻群落组成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春季硅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均低于秋季.基于硅藻指示生物法和香农多样性指数(H)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