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高温情况下分子离心畸变和核的振动对异核双原子分子气体转动热容量贡献的基础上,讨论了非谐效应对双原子分子气体转动热容量的影响,很好地解释了双原子分子气体转动热容量曲线在高温情况下存在极大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温情况下异核双原子分子转动热容量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气体异核双原子分子的转动热容量 ,讨论了在高温情况下双原子分子的离心畸变和核的振动状态对转动热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气体吸附的统计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用Keesom势描写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统计力学理论研究吸附作用,推导出实际气体的吸附等温方程式,该等温式能较好地描述实验吸附等温线.同时指出,BET吸附等温式是实际气体吸附等温式在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下的极限形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能级的量子力学表达式,通过配分函数的近似计算,导出摩尔定容振动热容量表达式,发现在高温下,水分子气体的振动热容量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这一结果与双原子分子振动热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以Pb~(2 )为模板分子,以巯基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合成了交联巯基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其合成、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抗酸性提高了,且保留了对Pb~(2 )良好的吸附性和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王克强 《黄淮学刊》1998,14(1):58-59,62
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探讨了双原子分子的链长与组成双原子分子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双原子分子的键长与组成双原子分子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定量关系,据此提出一种直接根据原子结构预测双原子分子键长的方法。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0058nm。  相似文献   

7.
用半经验的自洽场分子轨道法(CNDO/2)与电毛细曲线、微分电容曲线研究了1.4丁炔二醇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特性.分子中原子的电荷分布表明它以平卧方式吸附于电极表面,有顺式与反式两种构型物同时存在于吸附层中,吸附本质上是一种物理吸附作用,其吸附服从Frumkin吸附等温式,吸附自由能与吸附分子间作用系数皆同电位有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正则系统理论推导了二维的单原子分子经典气体的物态方程的表达式,对结果作出了理论分析,利用统计表达式计算了二维气体的内能和热容量.根据气体速率分布函数,计算出了常见的3种速率.  相似文献   

9.
在无碱性离子存在下,以硅溶胶、硫酸钛、硫酸锰为原料,分别采用四丙基溴化胺(TPABr)、1,6-己二胺(1,6-HDA)及正丁胺(R-NH2)模板剂,首次合成了双杂原子Ti-Mn-ZSM-5分子筛,并对产物的物性与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个新的对苯二氧乙酸镍配合物[Ni(C6H15O3N)2]·(p-BDOA)(C6H15O3N=三乙醇胺、p-BDOA2-=对苯二氧乙酸二价阴离子),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n,晶胞参数为a=1.1120(2)nm,b=1.0429(2)nm,c=1.1366(2)nm,β=95.03(3)°.V=1.3130(4)nm3,Z=2,最终R=0.0631,ωR=0.1872.配阳离子中镍原子与2个三乙醇胺分子中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配位,且形成了八面体配位构型,阴离子为游离的对苯二氧乙酸根,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筑了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11.
从能量涨落,粒子数涨落讨论了微正则分布、正则分布和巨正则分布的关系.得出了正则系统与微正则系统,巨正则系统与正则系统等价的结论.并用此结论讨论了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粒子数的相对涨落和双原子分子的能量涨落,对实际教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日臻完善与发展,为研究分子级化学和物理性质提供了新的机遇。STM具有高空间分辨的形貌表征能力,可以探测单原子、分子水平上的电子性质和微观过程,如扩散、解吸附、断键等。此外,通过与其他技术结合,可以扩展STM的功能,增强化学分析能力。STM具有原子和纳米尺度的分析和加工能力,可用于不断发展的纳米技术等诸多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人们对石墨(0001)表面(亦称基面)靠范德瓦耳斯力吸附CO分子的表面结构很感兴趣.用低能电子衍射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T<25K时,石墨基面CO分子亚单层吸附层形成鲱骨式的结构,呈(2[3~(1/2)]×[3~(1/2)])30°公度相.CO分子轴线则平行于石墨基面,两者之间的倾角不明显,估计至多不超过5°但从X射线衍射方法绘出石墨基面吸附CO分子单层是呈(2[3~(1/2)]×2[3~(1/2)]R30°的公度相结构.为了说明X射线的实验结果,必须假定CO分子轴线与石墨基面的倾角成26°±12°,或者假定CO分子的取向有序的线度应小于分子质心平移有序的线度.  相似文献   

14.
系统分析50个双原子分子的a,b值,确定双原子分子的软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于水分子和水分子簇结构的再认识,以杂化轨道理论为基础,按照H_2O分子中O原子发生p~3s不等性杂化(2p~43s~0→(p~3s)~2(p~3s)~1(p~3s)~1(p~3s)~0)的观点,认为H_2O分子的O原子价层里既有1个含有1对电子的非键轨道,又有1个非键空轨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分子簇的(H_2O)_4分子是由单体H_2O分子之间通过3c-2e(3原子、2电子)的O—H—O氢桥键形成的氢桥环结构;由(H_2O)_4分子彼此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的6(H_2O)_414面体(4~66~8)型分子笼、5(H_2O)_4分子10面体(4~56~412~1)型分子笼是甲烷水合物晶体里的2种水分子笼构型。  相似文献   

16.
N原子掺杂对富勒烯C20分子电子结构与传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Au原子面为电极的富勒烯C20分子及C20分子内掺杂N原子后的分子的电子输运模型,使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NEGF)对构建的分子器件进行了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的计算.得出了电子结构和电子传输谱,分析了产生这个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原因.结果显示N原子的掺入有利于提高C20分子的电子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17.
合成介孔ZrO_2并采用三乙烯四胺修饰制备CO_2吸附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低温N_2吸附-脱附、傅里叶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色散光谱、热重及CO_2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合成材料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在CO_2浓度为5%的流动气流中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乙烯四胺改性的介孔ZrO_2对CO_2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适当增加CO_2气体流速能促进吸附而提高吸附温度对吸附不利.当三乙烯四胺的负载量为200mg,CO_2气体流速为20 cm~3·min~(-1),吸附温度为75℃时,吸附剂表现出最好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容量达到4.16mmol·g~(-1),该条件下吸附剂还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因此其突出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表明三乙烯四胺改性的介孔ZrO_2在CO_2吸附方面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18.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1-100纳米)尺度范围内,研究电子、原子、分子和分子内在规律及特征,并用于制造各种物质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纳米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最近的研究与应用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一、纳米技术在环境领域的直接应用1.纳米材料在水处理方面的开发利用。纳米材料的基本构成决定了它超强的吸附能力。纳米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贵金属如金,钌、钯、铂等完全提炼出来,变害为宝。一种新型的纳米级净水剂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是普通净水剂三氧化铝的10~20倍。因此它能将污水中…  相似文献   

19.
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推导出了In2分子的基态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在LANL2DZ基组水平基础上,用B3LYP方法计算了In2分子的基态的平衡核间距Re和离解能De分别为0.28952 nm、123.93 kJ/mol,在此基础上用B3LYP方法进行能量扫描得到了In2分子势能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Murrell-Sorbie(MS)势能函数,得到基态的解析势能函数,由此计算出光谱参数(Be、αe、ωe、ωeXe)以及力常数(f2、f3、f4)分别为:0.0350 cm-1、0.0001 cm-1、117.6481 cm-1、0.40364 cm-1和46.8164cm-1、-1643.8889 cm-1、44721.3572 cm-1.  相似文献   

20.
基于考虑自旋轨道耦合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Bi_2Se_3薄膜和吸附铅原子的Bi_2Se_3薄膜的能带结构.计算发现铅原子在Bi_2Se_3薄膜能带中Γ点附近的量子阱态中引起了大的Rashba自旋劈裂.另外,在Bi_2Se_3薄膜能带中Μ点附近也引起了明显Rashba自旋劈裂.吸附铅原子的覆盖率会对以上的Rashba劈裂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