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反对"失败论",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又要防止"速胜论"对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2.
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毛泽东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际国内背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界定、动力机制选择、进程选择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的保证选择等方面,出现了一些迷误,从而使他的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出现了曲折反复并最终走向歧途。本文试图分析这种历史局限性及其成因,期求能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运用历史的具体方法,从一切历史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的整体结构出发考察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想,体现了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历史的辩证法基本原理,是“历史合力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合理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客观规律,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化,资产阶级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体系,但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不完整的,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则是“世界历史”的完成者。  相似文献   

5.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运动却出现了反复甚至发生了局部的逆转。社会主义的反对者们又乘机横加责难,一时间,叫嚣社会主义“已经崩溃”者有之,鼓吹“社会主义失败论”者有之。在这种新的局势面前,认清历史发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历史唯实主义,历史唯实主义“唯”的是事实、实际、现实、实践,是物质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是社会历史的“现在进行时”。历史唯实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质的规定性上是一致的。其区别主要在于产生的时代和创造的主体、理论对立面、理论贡献、理论特点和重心以及党性角度等等方面。历史唯实主义的逻辑起点是“实”,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论、历史辩证法、历史实践论和历史动力论,落脚点是社会主义论。  相似文献   

7.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总结了我党“七大”以后的历史经验,为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确定了适合我国情况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本文认为,“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贡献有四个方面:适时提出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方针和新模式;对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道路作了有益的尝试;在加强和巩固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相似文献   

8.
把中国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这是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直至去世都一直苦苦思索并努力解答的重大历史课题.在解答这一涉及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的过程中,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也经历了萌芽、形成和曲折发展这样三个不同时期,每一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各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9.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进行历史性较量的主要斗争形式。现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和平演变”的严峻的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必须认清“和平演变”的现实危险,要高度提高警惕,总结反“和平演变”的历史经验,主动采取对策措施,挫败西方反动势力妄图改变我国颜色的阴谋。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1959年庐山会议后身处逆境的张闻天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阐述了张闻天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理论研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点问题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先后提出了中共成立说、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说、西柏坡说、新中国成立说、1953年说、1956年说、毛泽东思想说、1975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说、1970年代末80年代初说、党的十三大说等十余种观点。这些观点大体可归为“革命说”、“建设说”和“改革说”三类,其中“建设说”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当前,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而学术风气的好坏.不仅对我们能否建成创新型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重大影响。科技事业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崇高事业,崇高的道德修养是从事科技事业的必须前提。实施科技创新活动要依靠科技人才,对于人才的评定需要有一个标准,首先要从思想道德上来衡量。其次才从对社会的贡献来考核。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要在实际工作中作实践“八荣八耻”的表率。要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实践中通过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否定那种错误思想和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他提出的“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必须重视和发展生产力”,“否定平均主义”的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实现社会主义有两个途径:即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和直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来的社会主义。现有社会主义大都建立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之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必须客观辩证地来认识这个问题,科学地认识和看待当代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思想,深刻体现了江泽民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把握历史和不断探索实践之中总结出来的,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转化的过程,同时也对在今后的历史发展中,如何实践社会主义事业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可以说,“三个代表”思想的产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交点,因此,从历史高度来分析“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引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思想旗帜,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科技理性的追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善”,体现在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和对创新发展文化的使命担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美”,表现为求真与尚善的统一,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陶冶人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7.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对于社会主义多久才能建成,毛泽东认为需要一个很长的阶段,即提出了“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的论断,但这一论断以1962年为界前后内涵不同,由“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长期论”变成了“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长期论”。这既有国内、国际形势这些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毛泽东偏重生产关系和制度、政治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纯社会主义化这些主观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需要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深化我国人事制度改...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精神明建设,是相互依存、不可割裂、辩证统一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建设是中心,生产力发展不了,物质明搞不上去,中国不能实现现代化;精神明是保障,忽视精神明,甚至以牺牲精神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中国也实现不了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明建设同时并举,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条件下,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