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对近年来国有股转让状况的研究,提出国有股转让有其功效性,但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转让价格的制定问题与转让过程中及转让后对企业、投资者有不利影响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历经波折,为了说明其原因,从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联系、上市公司国有股协议转让以及净资产在减持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转让定价一直没有公认的标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潜力,传统的定价方式不能显示出良好前景的企业的优势。企业的国有股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基于企业价值的期权,因此可以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对企业国有股定价。  相似文献   

4.
继11月4日监管部门打开闸门,下发<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外资受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之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Ⅱ)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快马加鞭于11月7日登台了.  相似文献   

5.
国有股权是所有权在公司制度下的转换形式和新型权利形态,依据股权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情况的不同,国有股可以分为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两大类;国有股与流动原社会公众股由于股权主体的属性与股权行使之目的的不同,导致国有股与流通的社会公众股之间存在同股不同资、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权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性。国有股权在其设立、配置、管理、行使、流通转让过程中,国有股权主体或抑制代表主体与其他关系主体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国有股权投资法律关系、国有股权代表法律关系、国有股权监督管理法律关系主体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国有股权投资法律关系。探讨国有股权法律关系对推进国企公司化改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外资在中国并购的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项开放政策的陆续实施,以外资为收购主体,以战略收购为特征的外资并购日益引起市场各方的关注。2002年11月4日中国证监会等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进一步把我国证券市场重组推向新阶段。从目前来看,外资并购将成为国内证券市场重组的一种趋势。如何正确引导这个趋势,充分利用外资并购的积极效应并遏制其负面效应,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有股向非国有企业转让的政策已经放开,无论民营企业重组上市公司的动机是什么,将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重组行为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沈阳北泰方向集团等3家民营企业协议收购方向光电国  相似文献   

8.
<正> 前不久,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42号令联合发布了《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中国证监委、财政部、经贸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  相似文献   

9.
国有股权是国家所有权在公司制度下的转换形式和新型权利形态,依据股权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情况的不同,国有股可以分为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两大类;国有股与流通的社会公众股由于股权主体的属性与股权行使之目的的不同,导致国有股与流通的社会公众股之间存在同股不同资、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权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性.国有股权在其设立、配置、管理、行使、流通转让过程中,国有股权主体或拟制代表主体与其他法律关系主体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国有股权投资法律关系、国有股权代表法律关系、国有股权监督管理法律关系、国有股权内部参与权授权关系.探讨国有股权法律关系对推进国企公司化改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收益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型和实证手段,分析了十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收益问题.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方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对国有股减持等待期限和定价政策等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程度也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些研究既对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利于交易双方对转让价格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以1999年1月—2002年5月上市新股为样本,建立计量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国有股减持价格的确定应该慎重考虑,因为投资者最关注的就是国有股减持的价格;②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新兴证券市场的特征:投资者普遍关注的是流通盘较小的公司,国有股减持的价格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公司流通股本量,而不是公司的EPS(每股收益);③国有股的减持不应过分集中,而应分散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完成。  相似文献   

12.
就现阶段不同国有股减持方式的减持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国有股的减持价格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相关国有股减持的几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股市的国有股减持过程中,管理层是先行动者,而股民群体是后行动者,针对这一动态不公平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对我国的国有股减持中参与者的行为作一理论解释,这一模型的建立可以较好地解释前期国有股减持中参与者的行为,从而得出“国有股减持悖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流通的只是小部分的社会公众股,而大部分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国有股的上市流通成为当前以至今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本阐述了国有股上市流通的必要性,操作性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以国有股股东所获平均周收益率等于社会公众股东所获平均周收益率为思路,设计了一种新的国有股配售价格确定方法,并以中国嘉陵和黔轮胎两家已正式实施国有股配售的上市公司为例,具体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企改革正走向攻艰阶段,实施国有股减持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而且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此,仅就国有股减持的基本背景、减持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保障减持的做法做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7.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在1995年曾热闹一时,但只是昙花一现,由于禁止向外资转让国有股政策的出台,外资并购上市公司进入了长达多年的沉寂。尽管外资并购上市公司从禁止到开放经历了诸多波折,但历年来资本市场上明显有一种“山雨欲来”“暗流涌动”之势,外资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我国的上市公司。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脚步越来越快,外资正在叩响我国A股市场的大门,在未来几年里,将会掀起外资并购的高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剖析了国有股在行使股权利益中的弊端,提出了国有股主体规范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国有股代理实践中代理人的选任、公司社会责任与国有股代理表决、国有股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环境下,买壳上市业务的成本相对较高,可以尝试利用制度性因素减少成本的方法,这些方法有:协议转让法人股、国有股;非控制权法人股的集约式收购;利用资产置换的时间顺序不同来降低买壳上市的资金压力;利用上市公司设立时的结构性特点,间接控制上市公司以减少买壳上市业务的标的总金额;收购上市公司的增量股权。  相似文献   

20.
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由于我国配套法规相对滞后,对大量的外资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对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若干改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