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波长/波带混合交换是WDM光网络中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在WDM多层多粒度交换网络中新的跨层交换路由算法—最大波带链路路由算法。该算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波带交换链路和波带/波长混合交换链路的容量,仿真表明该算法能降低阻塞率,有效提供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2.
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粒度光交换能减小光交叉连接矩阵的规模,能降低光节点的成本.然而现有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最小交换粒度常为波长,该交换粒度太大,会导致核心节点的链路利用率低.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节点结构.在传统级联式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基础上,核心节点结构增加了光突发交换矩阵,利用光突发交换的交换粒度小和统计复用特性,提高了链路利用率;并且去掉了波长交换矩阵,以降低核心光节点的复杂度和成本.在这种新结构下,提出了一种波带分配算法,能根据业务流量的实际需求动态地新建和拆除波带信道,从而提高了波带信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多粒度光交换能减小光交叉连接矩阵的规模,能降低光节点的成本。然而现有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最小交换粒度常为波长,该交换粒度太大,会导致核心节点的链路利用率低。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节点结构。在传统级联式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基础上,核心节点结构增加了光突发交换矩阵,利用光突发交换的交换粒度小和统计复用特性,提高了链路利用率;并且去掉了波长交换矩阵,以降低核心光节点的复杂度和成本。在这种新结构下,提出了一种波带分配算法,能根据业务流量的实际需求动态地新建和拆除波带信道,从而提高了波带信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WDM网状网的波带保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OXC结构的动态专用波带保护(DDWP)算法.该算法以最小化可选路径对端口占用总数为第一优化目标,以路径对所经链路总数最小为第二优化目标.在不同负载动态业务下对DDWP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DDWP算法有利于网络负载均衡和提高端口利用率,降低了全网阻塞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粒度光交叉连接器(MG-OXC)的波带交换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对光交换端口数的需求,为此目前提出了许多波带分配算法。但是现有的波带分配算法只考虑如何有效组合波带,而没有考虑波带中的波长利用率问题,已建的未满波带中的空闲波长(即波带碎片)可能不会再被使用到,波长利用率不高。提出了碎片最小化波带分配算法,即WA-MF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将新到的业务请求有效地调度到已经建立好的但未完全填满的波带通道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少有碎片的波带在网络中的比例,进一步减少网络所需端口数目,有效地改善网络的阻塞性能,并能提高波带中的波长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光网络整体成本较高,波长转换器利用率较低的缺点,在研究现有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共享波长/波带转换器的方案。该方案的技术特点在于在波带交换矩阵和波长交换矩阵之间增加了一个共享转换池,光纤中需要进行转换的波带和波长都进入共享转换池,共享使用转换池中的波长/波带转换器进行转换。实例表明该方案能够使光网络中波长转换器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在降低了光网络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波长/波带转换器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鉴于目前光网络整体成本较高,波长转换器利用率较低的缺点,在研究现有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基础 上!提出了一种共享波长/波带转换器的方案。该方案的技术特点在于:在波带交换矩阵和波长交换矩阵之间增加 了一个共享转换池,光纤中需要进行转换的波带和波长都进入共享转换池,共享使用转换池中的波长/波带转换器 进行转换。实例表明:该方案能够使光网络中波长转换器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在降低了光网络成本的同时提高了 波长/波带转换器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IP over WDM光互联网中发生故障时受影响的业务数,提出了一种跨层共享保护单播路由机制.该路由机制可以在稀疏波长转换和光收发器数等多约束条件下,通过建立多层辅助图将多约束问题转换为图论问题,为业务在IP层提供保护,同时为重负载工作光路提供WDM层保护.此外,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了一种资源共享策略.根据共享资源的粒度,该资源共享策略可以分为逻辑链路保护资源共享策略和波长链路保护资源共享策略.基于欧洲教育科研网GEANT拓扑的仿真结果表明,与专用保护单播路由机制相比,所提路由机制具有更低的阻塞率和更高的负载均衡度,能够有效解决光网络生存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一个生灭(Birth-Death)过程来描述波长路由光网络中的波长使用概率,用一个M/M/n/n排队模型描述波分复用(WDM)网络,基于链路独立性假设,研究了理想全光波长变换器和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四波混频波长变换器对WDM光网络的阻塞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先会  蔡祥宝  肖卫 《江西科学》2005,23(4):391-395
针对WDM光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动态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的等效算法,适用于各个节点不同且具有部分或全部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网络。采用波长图技术和增加虚拟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方法,把WDM网络转化为等效的单波长网络,从而把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转化为等效的单波长网络的路由问题,大大简化了算法的程序。最后采用了最短径算法对WDM网络进行了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的仿真。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运用于分层光交换波分复用(WDM)环中的静态路由与波长分配方法,对于任意给定的业务需求矩阵,在最小化波长数的条件下,最大化波段路径数,从而最小化光端口数目以降低网络构建成本.该方法在构造环算法的基础上,将波段优先函数引入路由与波长分配的计算,在路由与波长分配过程中同时解决波段合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网络所需的光端口数,从而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资源冲突,偏射路由是光网络中的冲突解决机制之一.提出了OBS网络非循环偏射路由算法(ADR),此算法基于各网络节点的路径度来确定路由中的偏射路径,支持突发数据的有序传输,将偏射路径的流量分布到具有低路径度的中间节点.利用此算法实现了区别服务以支持QoS,并通过仿真分析了其在优化OBS网络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ATM) is themostwidely studied and implemented form ofhigh-speed networks.Its standards are defined by ITU-T,formerly CCITT,with some interim standardsbeing developed by a user and vendor groupknown as the ATM Forum. ATM is the underlyingtransmission system for CCITT's next- generationISDN,Broadband ISDN ( B- ISDN) . B- ISDN isdesigned to provide subscriber communicationservices over a wide range of bitrates from a fewmegabits to sev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