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以办公业务网、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共享信息资源库(“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突出应用,讲求实效,建设“效益工程”,不能搞“形象工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在线     
《信息化建设》2012,(5):6-9
延伸阅读,请关注中国政务信息化网(www.chinaeg.gov.cn)宏观【规划】我国"十二五"将形成统一完整的电子政务网近日,国务院批复"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时称,到"十二五"期末,将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及上海市有关政务外网建设的整体规划,上海市于2006年建成了市政务外网骨干网,并将各区县、市级委办局、功能区及市级直属单位接入至政务外网骨干网,形成了统一的政务外网物理网络平台。目前,市政务外网已与国家政务外网的对接,并成功开展20余个市级协同业务、条线业务和试点项目应用。作为上海市政务外网主要的建设和管理部门,上海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管理中心整理在近年来的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和应用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应本刊之约,就政务外网建设中的网络对接模式、业务模式、安全保障体系、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内容撰文连载,与全国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浙江省丽水市不失时机地抓住和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技术成果和发展机遇,结合丽水实际,大力推进“中国丽水”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牢固树立以社会和公众为中心的理念,着力突出政务特色,坚持统筹规划、协同建设、分级管理,努力把政府网站真正建设成政务公开的窗口和建设服务政府、效能政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及上海市有关政务外网建设的整体规划,上海市于2006年建成了市政务外网骨干网,并将各区县、市级委办局、功能区及市级直属单位接入至政务外网骨干网,形成了统一的政务外网物理网络平台。目前,市政务外网已与国家政务外网的对接,并成功开展20余个市级协同业务、条线业务和试点项目应用。作为上海市政务外网主要的建设和管理部门,上海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管理中心整理在近年来的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和应用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应本刊之约,就政务外网建设中的网络对接模式、业务模式、安全保障体系、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内容撰文连载,与全国读者共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电子公文应用实现模式浅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将电子政务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近期的工作重点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电子政务建设新高潮,大力促进了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而电子公文应用作为我国各级政府政务工作的基本业务,成为最早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政府政务工作效率的应用之一,也是实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在线     
《信息化建设》2012,(9):6-7
延伸阅读,请关注中国政务信息化网(www.chinaeg.gov.cn)宏观【通知】发改委将电子政务云计算实验室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了《关于申报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通知》从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安全两个方面,介绍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建设的9个主要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11,(10):11
<正>"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科技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会的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会同省有关部门,以粮食丰产重大技术项目攻关、粮食丰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为重点抓手,着力完善粮食丰产工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支撑载体建设,持续提升全省稻麦生产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苏婉珠 《科技信息》2012,(7):159-160
政务数据中心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地级市政务数据中心建设,为政府各部门、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传输网络服务、信息交换服务、数据存贮服务、门户网站服务、运行维护服务、系统与设备托管服务、容灾备份服务等应用技术支撑,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推动电子政务集约建设、协同应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延章,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电子政务应用试点示范工程”专家组专家,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决策技术研究所所长、电子政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电子政务领域的著名专家,身兼信息产业部电子政务应用推进中心顾问、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评审委员会专家等多项社会职务,对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有着长期的研究和独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数据     
《信息化建设》2008,(12):60-60
我国各级政府网站拥有比例已超过86%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我国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向政务部门提供网络接入、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等服务能力,已有12项国家政务部门业务在政务外网上运行,20多个省区市已建省级政务外网,部分已覆盖到地县基层政务部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服务政府理念、政务公开制度、工作效能建设”的今天,浙江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简称管理局)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事务管理的科学性、基础信息的整合度、应用共享的高要求”等方面是管理局展开信息化建设过程的重点,而“公务活动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则是其电子政务具体表现形式.管理局为提高管理效能和办事质量,通过“任务导向、应用共享”的电子政务平台设计理念和基于XML规范的信息整合技术来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推动现代化”战略指引下,上海开始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为了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牡会化服务管理水平,1998年9月21日上海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做出了“用三年时间,在本市建成社会保障卡应用系统”的重大决策,拉开了上海市社会保障卡工程建设的序幕,社会保障卡工程可以说是上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为民服务的一项民心工程,自1999年起,社会保障卡工程连续多年被作为市政府实事工程加以重点推进,当年9月,又被国家业务主管部门正式批准为国家社会保障卡应用试点工程。  相似文献   

14.
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公共事务治理的新趋向,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途径。政务短视频作为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模式最新形式的媒介支撑,在促进协同治理主体多元化、优化公共事务协同治理基础、深化协同治理的双向沟通、提升公共事务协同治理的实际效能等方面具有较好表现,但仍存在由于机制不顺、理念偏差导致的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以及顶层统筹不足、缺乏需求回应导致的公众参与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协同治理的两方参与主体“政府”和“公众”角度出发,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同时,构建“政府+公众”双主体的政务短视频评估框架,以期为各地区、各部门细化政务新媒体工作考核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鑫 《科技资讯》2011,(31):90-90
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评价一个优势的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把信息化建设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利用信息化的现代化手段助力"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的实现。将达成"以集约管控为主线,以项目管理为重点,以协同平台为支撑,逐步形成"一个协同、两套体系、三层平台、五大应用"的战略目标,使信息化促进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迈入新的台阶,进入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6.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工作,是电子政务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国内外信息化的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体系的支撑,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北京市海淀区“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打造信息化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海淀区信息化标准体系、电子政务绩效管理与评估制度、海淀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7.
《上海信息化》2008,(10):93-93
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于近日正式挂牌,意味着海南省35个省直部门和中央部分驻琼单位的1034个行政审批将在这里集中办理。政务服务中心的建立将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脚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执行效能,切实改善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务服务环境。通过政务服务中心这个载体,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并通过对行政审批行为的规范和政务项目的整合,实现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国内发达地区政府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以支持业务创新、协同整合、资源共享为主的新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是需要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体制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国内发达地区政府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支撑率已达到  相似文献   

19.
柯办 《安徽科技》2010,(12):32-33
近年来,安徽省科技厅坚持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政风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突出提高工作透明度和便民实效,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省直政务公开工作考评中位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已成为国内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很多城市已明确将智慧城市列为"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重点,需要尽快搞清楚的问题是:智慧城市规划与电子政务规划究竟有何不同。电子政务项目的规划是面对一个部门具体业务的信息化规划,是需求明确边界清楚的信息工程问题,有一系列成熟的方法如顶层设计等可以利用。但是这些方法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