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圆满地完成培养"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了有力地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腐蚀和毒害,高校必须积极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地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为了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应该具有阵地意识、精品意识、队伍意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圆满地完成培养“四有”新 人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了有力地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青年大学生 的腐蚀与毒害,高校必须积极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地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为了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应该具有阵地意识,精品意识,队伍意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安全生产与五大建设任务关系密切。经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本质要求,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不安全就不生产;政治建设要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立党为公、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劳动者,又是未来社会的承受者。 青年,较少保守,较易于接受新的价值体系和新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培养其科学精神,树立其科技意识,是引导青年为现代化建设面奋斗的重要思想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确立后,除了把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希望寄托于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技术来的青年一代身上,几乎没有谁能够肩负这一历史使命了;除了没有什么力量和因素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了;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将中国十几万万同胞带到小康社会里去了。任何计划、目标的提出,任何主义、学说的确立,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应是科学巨人的时代,唤起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意识的觉醒。已成为最迫切的现实需要和时代召唤。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的进步以及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应用等,使得大众文化在20世纪末的中国迅速崛起,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剖析了大众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道德观念、人生态度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大力发展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加强对青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民文化是一种以民主为核心理念的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它通过确立公民政治主体意识、强化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等方式稳定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公民文化的培育,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培育公民文化.关键在于推行公民教育,加强民主制度建设,鼓励公民践行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7.
作为引领青年、发展青年和教育青年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政策经历了百年变迁。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注重青年重要性和切身利益、强化青年领导与号召、增强思想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调动青年积极因素、团结凝聚青年、加强思想磨砺和实践锻炼为核心要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号召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塑造精神文明建设排头兵、推动青年工作法治化专门化为政策主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谋定广大青年实现青春梦想的时代规划、筑牢青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使命与担当为基本方略。赓续党的优良传统,推进新时代的青年工作,应守正创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凝聚青年,在把握时代青年价值上教育青年,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砥砺青年,在坚持统筹全面发展上服务青年。  相似文献   

8.
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阵地。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总结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法的实践经验,探究国内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苏文华 《科技信息》2008,(3):116-116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群体意识和企业价值观念,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无形财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紧密联系自身实际,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孙波  周彬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28(2):149-151,15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的进步以及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应用等,使得大众文化在20世纪末的中国迅速崛起,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剖析了大众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道德观念、人生态度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大力发展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加强对青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价值归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实践基础。新时期,须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意象性是汉字根本特点之一,也是汉字创造和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本文从分析汉字构造的意象性入手,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提出尊重汉字意象性、遵循汉字意象发展规律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部署民族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凝聚着中华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的中国武术,是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先天优势和积极作用。基于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考察、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本研究在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概说及其中意蕴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武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价值,并进一步指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即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互融共生的意识,铸牢文化认同;中国武术与中华民族互动共存的意识,铸牢民族认同;中国武术与国家命运互联共荣的意识,铸牢国家认同。最后,研究提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略,即同心同德:阐释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蕴含;同心同向:把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站位;同心同行:设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从"字中心"看对外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字中心"教学论的提出体现了汉语的综合性和模糊性特色。它以字为起点,进而为中心,来展开对外汉语教学。在"字中心"的指导下从汉语自身的特点出发,同时借鉴国内小学生识字教学的经验来提高对外汉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有其独特优势,中医学制定了运动性疲劳的分型,为选用中药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组成上抗疲劳中药大致分为复方中药、单味中药和中药单体三种形式,主要以补益和调理为主。通过总结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多种常用复方和单味中药的抗疲劳功效,旨在为训练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弄清高校汉语教学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汉语能力与水平.。要处理好汉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听说读写与思维能力的关系、汉语知识与汉语能力的关系、汉语智商与汉语情商的关系、汉语主导性与汉语主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民俗文化是其中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零起点儿童班的汉语教学既是基础又是难点。面对这一独特的汉语学习群体,应遵循一条不同于成人汉语教学的既能为学生打下良好汉语基础又能让其正确认识中国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在泰国曼谷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零基础儿童班的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传播的意义和现状作简要分析,探寻零基础儿童班的民俗文化输入的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0月23至25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一届国际会议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和语言研究与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LIIP2010)"。其主要议题是: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促进中国语文的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会议就扩大汉语国际传播,实现汉语国际化;汉语拼音和拼写工具完善;汉字改革;汉语水平测试现代化;汉语语言信息处理;汉语语料库理论与应用;自然语言资源建设等课题等进行了广泛研讨。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明朝末年,西方耶稣会士学习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早期形态。《利马窦中园札记》中记载了传教士的汉语学习状况。本文穷尽性地搜集了本书中的有关记载。传教士学习汉语的动机是为了传教的需要,所以主动性很强。汉语教师严重缺乏。教会专门建立了学校,其学习汉语的方法主要是靠阅读古代典籍,但是,他们也自己动手编辑了汉语词汇、音韵资料,这也推动了汉语研究。传教士们选择学习官话而不是方言,书面语而不是口语。传教士们学习汉语的效果都很好,他们的汉语已经达到了可以著述立说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科书近代化是指语文教科书为适应近代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语文课程的发展而产生革新的历史过程。中华书局坚持正确的编辑理念,编撰优秀的语文教科书,形成了完备的语文教科书体系,对语文教科书近代化做出了贡献。同时,对推进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