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添加纳米金刚石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纳米金刚石做添加剂的润滑油进行一定的分散,并采用HQ-800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HDM-20端面摩擦试验机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金刚石的46  相似文献   

2.
硼酸酯与硫化物协同抗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含硫硼酸酯,利用四球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作为水溶性抗磨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加入硫化物的次序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摩擦过程动态测试仪,该仪器与MHK-500型摩擦试验机联用时,在保留原试验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原手工测试为自动测试,可连续给出摩擦过程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变化,并有三种输出方式;数字显示、数字打印、曲线图形,测量误差<1%。  相似文献   

4.
室温下采用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ZnS纳米颗粒作为基础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文章考察了纳米ZnS添加量、试验参数(载荷、转速)对摩擦系数的影响,简单探讨了摩擦机理.结果表明:添加剂纳米ZnS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中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其在摩擦过程中形成的沉积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减摩涂层和润滑油减摩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了小样缩比制动试验在材料研发中的应用现状,比较了不同小样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采用MM-1000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矿用自卸车的刹车片进行制动性能测试,检测项目完全符合GB5763-2008的标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MM-1000系列试验机的模拟制动试验原理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可用于飞机、汽车、火车及工程机械等行业摩擦副材料的配方、工艺研究,摩擦磨损规律和机理探索及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定.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试验程序完全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使MM-1000Ⅱ试验机更具先进性和实用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碳纤维增强摩擦制动材料,利用D-MS摩擦试验机研究了它的摩擦性能:并对比了三种树脂基的摩擦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7.
吴伟 《科技信息》2010,(28):152-152,154
为了对饲料环模制粒机的环模磨损失效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新设计了一种盘式高效温控摩擦磨损试验机,该机可以在同一摩擦系统条件下同时进行多种相同或不同摩擦副的磨损试验,具有加热及相应的控制和冷却系统。试验机数据偏差较小,试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100℃左右的草粉等试样与不同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试验,温度偏差小于2%,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温销盘磨损试验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进行研究,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温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该试验机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该试验机能在1000℃范围内对各种金属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因此,加强摩擦性能的检测,提高产品的质量十分重要。文中着重探讨如何更好地在实验室采用定速式摩擦试验机做好摩擦性能的检测,包括需要注意的事项、检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数据的处理分析等,从而为评价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提供准确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以改性竹纤维和硅酸铝陶瓷纤维作为混杂纤维,牡蛎壳粉、硫酸钙晶须等为填料,制备制动摩擦材料,通过XDM型调压变速摩擦试验机测试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相对单一纤维摩擦材料,改性竹纤维和硅酸铝陶瓷纤维混杂纤维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更好,具有良好的混杂效应.  相似文献   

11.
使用造纸工艺制备了一种碳质双层纸基摩擦材料,采用TG-DTA热分析、惯量摩擦试验和定速摩擦试验研究了摩擦材料的耐热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获得了碳质双层纸基摩擦材料的静摩擦力矩曲线.试验结果显示,碳质双层纸基摩擦材料耐热性能良好,动摩擦稳定,静摩擦系数低,磨损率小,载荷适应性强,是一种适合于在高载荷条件下使用的低静/动摩擦系数比纸基摩擦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行研制的板带式耦合摩擦试验机,通过设置不同的下压量和载荷的组合获得摩擦过程中钢板的不同塑性变形量,以此来模拟实际冲压过程中在成形力作用下不同变形量板料与模具的相对滑动.通过比较3种不同变形量下的表面粗糙度、摩擦系数和动态演化过程来确定模具拉毛的萌生,研究了塑性变形量对拉毛磨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耦合变形的摩擦条件下,拉毛萌生一般会经历"锌层开裂"、"材料转移"、"积聚长大"3个阶段;而塑性变形量越大,拉毛萌生越早,板材损伤越严重;拉毛产生的表面损伤是黏着磨损和犁沟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摩擦磨损测试信号的获得是现代摩擦实验机的关键技术。文中通过创新设计简化结构,制作出销盘式摩擦实验机一台,采用LabVIEW软件(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摩擦实验机测试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实时准确地检测出电机输出扭矩和转速、摩擦力及对偶件间的动摩擦系数,实现摩擦实验数据的实时观察、记录及历史数据的回放。通过对电机速度闭环控制,可测量出试样在不同恒定转速和载荷作用下的摩擦学特性,实现对零件工况的模拟。  相似文献   

14.
王向中  孙志强 《河南科学》2010,28(4):401-403
通过超声波使润滑脂中的超细粒子得到分散,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测试加载超声波前后润滑脂的摩擦因数,利用锥入度试验仪测试加载超声波前后润滑脂的稠度.结果表明:高能超声波能使润滑脂中的超细粒子得到分散,使得润滑脂摩擦系数、稠度减小.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supersonic plasma spraying was used to prepare rare earth oxides doped CoCrW coatings. X-ray diffractometer, contact surface profiler, hardness tester, micro-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and en- 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quipp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phase structure, surface morphology, microhardness,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the sprayed coat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are earth oxide doped coatings have high microhardness and excellent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Furthermore, the friction and wear mechanisms of sprayed coating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制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聚四氟乙烯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衬垫的高速摆动摩擦磨损性能,考察了摆动频率和摆动角度对聚四氟乙烯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衬垫高速摆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均线速度相等条件下,摩擦因数随摆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摆角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平均线速度下,频率高时的摩擦温度和磨损量更高。本试验条件下,PTFE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衬垫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引起的片状脱落。  相似文献   

17.
在镍铬合金粉末中加入微量碲元素,通过球磨机械搅拌混合后,采用氧乙炔非真空烧结工艺制备试样,用HBRV-187.5布洛维硬度仪、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扫描电镜检测合金的洛氏硬度、耐磨损性能、磨损形貌和摩擦系数等性能.试验表明:合金在无润滑干摩擦条件下,碲的质量分数为0.8%~1.0%时,具有最高的洛氏硬度、最少的磨损失重量、最少的磨损脱落,很浅的沟槽及很稳定的摩擦系数曲线.由于微量碲元素的加入,合金生成新的相,起到提高合金硬度和稳定合金磨损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手推式摩擦因数车在路面抗滑性评价中的应用,介绍了手推式摩擦因数测试车的工作原理、构造和测试方法。选取典型表面饰纹方式处理的高等级水泥路面作为试验段,对手推式摩擦因数测试车以及摆式仪、铺砂法、连续式摩擦因数测试车(SAFEGATE)、横向式摩擦因数测试车(SCRIM)进行测试,利用相应的测值回归出手推式摩擦因数测试车测值与不同测试设备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公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手推式摩擦因数测试车测值与摆值、构造深度的相关性与路面饰纹类型有关,对拉毛及露石2种类型有较好的相关性,与刻槽类型则相关性较差;对试验路选取的饰纹类型,手推式摩擦因数测试车测值与纵向摩擦因数、横向摩擦因数均有良好的相关性;手推式摩擦因数测试车与横向式摩擦因数测试车评价路面抗滑力等级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手推式摩擦因数测试车评价路面的抗滑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颗粒对液-固二相润滑摩擦和温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润滑油中含有固体颗粒时对摩擦副摩擦和温度特性的影响,试验在HDM20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试验采用3种微米级的固体颗粒添加剂,即Al2O3、MoS2和石墨粉, 在线测量了温度的变化过程和摩擦系数;结果表明,较软的MoS2和石墨粉降低了温度,减小摩擦系数,较硬的Al2O3颗粒升高了温度,容易使摩擦副擦伤;颗粒加入量对温度和摩擦特性有明显影响,在该文研究工况下,1.5 μm的石墨粉质量分数控制在5%以内对润滑有一定改善作用,在1%时效果最好.选用1.5 μm、2.3 μm、4.0 μm、10 μm、15 μm、30 μm粒径的石墨颗粒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从1.5 ~4.0 μm时,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温度变高,摩擦系数变大,从4 ~30 μm时,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温度变低,摩擦系数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