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登陆小行星     
2001年2月12日,美国的"NEAR舒梅克"号无人空间探测器,在燃料即将耗尽的时候,向之围绕运行已有一年的433号小行星"爱神星"作最后冲刺,经过4个半小时的努力,终于安全着陆在这颗长33千米、直径13千米、距地球3.16亿千米的小行星上,实现了航天史上空间探测器在小行星上的登陆.这次历史性登陆的成功,受到宇航界的热切关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彗星之谜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太阳系,从地球上发射了6个空间探测器进行考察;1994年7月17日到7月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裂成的22块碎片相继和木星相撞,全世界的天文台都把望远镜对准了木星,正在天空中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和"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忙于收集彗木相撞的照片和磁场变化、射电流量变化等信息;1994年8月13日又发现一颗彗星"麦克豪尔2号",发现时  相似文献   

3.
"马西德"快照 2000年2月14日,这一天是西方的情人节,尼尔号(NEAR,后改名为尼尔·苏梅克号,此文中统一简称为尼尔号)终于被433号小行星的引力所捕获,它开始绕着这块怪异的石头公转,并不断将不同角度拍下的小行星的照片发回地球.2月11日,也就是情人节前三天,尼尔号已经离这颗星很近了,人们从它发回的一张照片中意外发现了一块心形的凹地,1898年,当这颗星被发现时,它被取名为伊洛斯(Eros),伊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的儿子,所以伊洛斯又叫爱神星,这个名字使得那个心形的凹地在公众的眼中变得特别富有诗意,然而那其实只是伊洛斯上的一个醒目的陨石坑,在光影的作用下看上去像一个心的形状罢了.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作为地球最亲密的邻居,月球是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大天体,陪伴地球已经超过45亿年。月球对地球的地轴  相似文献   

5.
正7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诺"号探测器到达其五年旅途的终点,开始环绕木星飞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一个惯例——将高风险控制操作安排在美国独立日。1997年7月4日中午时分,火星探路者计划将第一部火星探测车"索杰纳"号(Sojourner)成功降落在火星上。11年前的同一天,"深度撞击"号(Deep Impact)探测器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该成就被天文学家伊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于1999年2月6日发射了称之为"星尘号"的宇宙飞船.这次"星尘号"的使命主要是收集宇宙间星际尘埃的标本。据悉这些星尘的一部分是由星球残余物构成.从这项使命中,我们有可能发现生命起源的秘密.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阿姆斯研究中心的天体化学实验室领导人、天体物理学家斯科特·斯坦  相似文献   

7.
关毅 《自然杂志》2019,41(2):137-143
<正>2019年2月21日,由以色列一家私营机构主导制造的"创世纪"号月球探测器搭乘美国"猎鹰9"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开启奔月之旅。这是世界上首个非国家发起的探测器登陆月球任务,拉开了私营机构探索月球的序幕,标志着全球商业化探月大潮的来临。如落月成功,以色列将成为继俄、美、中之后第四个有探测器在月表着陆的国家。无独有  相似文献   

8.
正"朱诺"号探测器即将面对强烈的辐射、极强的磁场,还有可能与陨石相撞离开地球五年并飞行18亿英里之后,2016年7月4日,"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到达了目的地。但现在,它将面临极为恶劣的环境。当"朱诺,欢迎来到木星!"的声音响起时,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已在太空遨游了五年之久,在飞行了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8月5日,"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开始踏上远征木星之旅。经过近5年的飞行,"朱诺号"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自2003年"伽利略号"结束木星探测任务以后,首颗围绕木星工作的探测器。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宇航局(NASA)在为各类探测器取名时,往往凝结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情怀。朱诺其实是罗马神话中天神朱庇特的妻子,传说朱庇特常常会施展法力,用云雾遮住自己的真容,让他人难以辨别。唯有朱诺能看透这些云雾,了解朱庇  相似文献   

10.
正41年前,两艘"旅行者"探测器离开地球,去探索外太阳系。这里讲述的,就是它们的这一伟大历程。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下简称"旅行者1号")搭载的相机在沉寂了10年后被最后一次开启。随后,在远离地球59.5亿千米的地方,"旅行者1号"拍摄了60幅照片。运用这些照片,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位于美国加州)的科学家们创制出了迄今为止在距离地球最远处拍摄的太阳系全家福。这张全家图的背景很黑暗,背景中的地球一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时间7月14日19时49分,在经历了50亿公里、9年半的太空飞行后,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首次近距离飞过冥王星(与冥王星最近时的距离约为1.25万公里),并发回了相关的图像,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由于冥王星从未被来自地球的探测器如此近距离造访过,"新视野""看"到的一切将被记录下来。由于冥王星距离地球太过遥远,"新视野号"目前仅发回了它掠过冥王星系拍摄数据的2%至3%,全部数据传回地球需要10多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1994年7月16—22日,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分裂的20个碎块依次撞击木星,这是人类第一次事先给出预报的重大天文事件,举世瞩目。全世界的地面望远镜、机载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HST)、尤里西斯(Ulysses)飞船作了空前规模的观测。首批发布的信息资料达33亿字节,大量图象显示丰富的撞击现象,木星上留下的疤斑持有一个多月,分析研究工作尚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3.
2000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美国4年前发射的探测器“里尔”(意为“会晤近地小行星”)在距离地球2.6亿千米的地方与近地小竹星“爱神”相遇。开始环绕“爱神”飞行并进行各种探测。目前,“里尔”已成功发回一系列图片和探测数据,这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围绕小行星飞行,不仅是日期的巧合,更是人类探索太阳系奥秘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为什么这样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什么是小行星,为什么要探测小行星,以及怎样探测小行星。太阳系历史的教科书地球上的岩石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它告诉人们有关恐龙、古代海洋和大陆漂移…  相似文献   

14.
正按照最初的设计,嫦娥四号和嫦娥三号应该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嫦娥四号原来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三号成功后备份转正。在嫦娥三号探月的任务成功后,在科学家们的坚持下,嫦娥四号也有了新任务——去从来没有人去过的月球背面。当然,科学家们根据这一目标改进了嫦娥四号。这次,"四妹"和"三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嫦娥四号任务实际上是"两器一星",包括了着陆器、巡视器和"鹊桥"中继星,其中先期发射的中继星就是为了实现对地、对月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在经过历时7年半、行程49亿千米的飞行后,终于抵达谷神星,成为迄今为止第一艘环绕矮行星运行的飞行器。这是太空探测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以下简称"黎明号")在经过历时7年半、行程49亿千米的飞行后,终于抵达谷神星,成为迄今为止第一艘环绕矮行星运行的飞行器,而且是环绕地球-月球系统外两个天体  相似文献   

16.
<正>30多年前,"旅行者2号"探测器前往土星进行观测。当时,"旅行者2号"距离一颗名叫恩克拉多斯的天体只有不到9万千米的距离,它拍摄并传回了数张该天体的图像,可就是这几张图片,困扰了科学家几十年……揭开恩克拉多斯星的面纱恩克拉多斯星(以下简称恩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卫二。在土星的众多卫星中,恩星十分特别,它的表面不像其他兄弟那样布满陨石坑,而是被冰雪覆盖、呈现为皑皑发亮的大平原。这个现象说明恩星内部有持续的地质活动。可恩星实在太小了,它自己根本不可能产生足够的动力去消磨表面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  相似文献   

18.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6日报道,不久前,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首次发现被称为"黎巴嫩"的宽达2米的巨大铁陨石。与"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之前所发现的铁陨石相比,"黎巴嫩"有着独特的形状和表面光泽。事实上,早在5月25日就发现了这块铁陨石,这也是"好奇"号登陆火星两年以来首次发现的太空岩石。与地球相比,在火星上发现的陨石中,铁陨石占到了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其原因之一是来自火星的侵蚀过程,这或可帮助科学家揭示为何火星上大多数陨石都富含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水星探秘     
水星新照 2008年1月14日,"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在经过了3年多的飞行后终于接近了水星,它从水星附近飞过,并用它的照相机拍下了清晰的水星表面照片,这是人类的探测器在时隔30多年后再一次访问水星.  相似文献   

20.
尤里·苏梅克(EugeneMShoemaker)于1997年7月18日不幸去世,享年69岁。苏梅克一生致力于地球、月球、行星及其表面冲击坑(crate)的研究,是星体冲击坑科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还与其妻子卡洛琳(Garolyn)合作,在近地小行星和彗星观测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苏梅克留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