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博览》2011,(13):11-11
在国外生孩子不再只是明星富豪的“特权”,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准父母也想给孩子一张美国护照。赴美产子中介公司宣称:“这笔投资的回报要比抢银行还划算。”中国父母的孩子如果在美国出生,就自动成为美国公民。等孩子们到了21岁,就能为父母申请绿卡,让他们也移居美国。  相似文献   

2.
凌晓晨 《世界博览》2012,(15):66-67
在很多美国社会家庭,孩子渐渐成为特权一代,父母面对孩子也越来越束手无策、研究发现,许多父母对孩子生活能力方面问题并不为然,那为孩子耗费财力精力的父母在期待什么? 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人类学家卡罗琳娜伊兹奎尔多,对秘鲁境内的亚马逊流域中马兹詹卡部落氏族进行了几个月的考察。一个叫雅尼拉的小女孩令她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3.
《科技园地》2005,(1):47-47
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私事,也可以有自己的私情,但孩子也应该接受父母的监督和教育。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和孩子之间常常引发矛盾,孩子说父母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父母说我有权监督你,我是为了你好。于是家长与孩子就产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4.
海外教子     
美国“给孩子制订一个家务劳动计划。”美国父母每周一次贴出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给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然后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5.
来信     
《世界博览》2014,(24):2-2
学林出版社:过去,养育孩子完全是顺其自然;如今,人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做父母,总是惴惴不安于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其实父母的不完美能够引发孩子内心的冲突,使孩子产生危机感,从而变得独立。因为他意识到不一定总能指望得上父母,自己必须独立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给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美国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每周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并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有机会去做最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  相似文献   

7.
刘玲 《科技信息》2009,(31):258-258,235
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针对父母的教育训练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戈登(G.T.Gordon)提出的,旨在通过"教给父母采取积极倾听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家长训练方法"。近年来,这种训练方法在我国很多地方也引起了积极反响。本文主要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对这种方法进行理论评述,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其学术价值,而且对推动家庭道德心理学的科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科学家指出,在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环境污染对千百万儿童身心的损害,因为孩子在成长阶段比成人更需要洁净的食物、空气和水。许多父母虽然很娇宠孩子,却常常忽略环境对孩子的伤害,而有些伤害竟来自这些父母自己。  相似文献   

9.
张向君 《科技信息》2009,(32):I0304-I0304
目前,不少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一项或几项特长教育,以使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家长的这种需求,使以培养孩子的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应有尽有,不一而足。于是,小孩子们就听凭父母的安排,背起了书包,穿上了舞鞋舞衣,拿着书画用具,拎着乐器,跟随着父母来回奔走在各种各样的特长班里。当前社会上,有许多父母大都信奉“艺多不压身”的观念,看着别人的孩子都在各类“班”里培养特长,如果自家的孩子不上这些“班”,自己脸上无光,心里也不踏实;一些家长就给孩子报班,仅凭自己的意愿,不分优劣,贪多求全。然而,培养孩子的特长,不能遵从父母的主观意愿。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0.
童灵敏 《奇闻怪事》2007,(6):19-19,18
特殊家庭孩子是指父母离异、父母一方已故,或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无法跟随其生活的孩子。特殊的家庭环境,给生活在这些家庭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各种各样不利的因素。我们要了解并合理对待他们各种心理表现,在给予特别爱的基础上,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合力,帮助他们正确走上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明天,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华东科技》2010,(4):72-72
父母总是教育孩子要讲卫生,要注意清洁。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皮肤表面一些细菌有助阻止发炎,过度清洁反而可能有害健康。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成功是父母的目标,要获得成功,必须培养孩子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勇气。  相似文献   

14.
孩子成才是成千上万个父母所梦寐以求的,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比如让孩子学电子琴、学书法、学英语、参加各种形式的辅导等,父母真可谓费尽了心机且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然而其结果并不像父母所企盼的那样,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出现厌学或严重的行为问题。笔者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幼儿教育“误区”中的“误导”所致。现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只重视幼儿智力开发而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教育家曾说过,没有不好的孩子,却有不好的教育。孩子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幼时的教育就好比在白纸上画画…  相似文献   

15.
孩子呱呱坠地时,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许多年轻的父母一定会想到给他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开发他的知力……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其实,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父母学会用赏识的眼光、手段、方法去挖掘、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孩子好的方面得到巩固,继续发扬,不良的行为习惯得到克服,既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育就是“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12,(18):11-11
年轻的美国移民乔纳森今年年初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需要你,就业机会太多了。”他原来在美国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到中国后,在清华大学找到了一份教英语的高薪工作。这个故事让很多美国人坚定了信念:我们的船正在漏水下沉,而中国正在迎风起航。于是,父母让孩子去学习中文.像乔纳森一样的年轻毕业生纷纷到中国去发掘财富。  相似文献   

18.
王花灵 《奇闻怪事》2009,(10):56-56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子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孩子首先要从教育父母做起,让家长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13,(8):40-41
皮肤癌 黑色素瘤是一种不常见却非常致命的皮肤癌。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黑色素瘤,孩子的息病几率为2%一3%;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黑色素瘤,那么几率就会提高到5%~8%;如果父母或者某个亲戚在50岁之前就被确诊患有黑色素瘤,那么孩子得病的几率将会更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编问卷探讨父母陪伴与小学生完成作业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陪伴孩子作业相对于不陪伴情况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父母耐心指导作业的陪伴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作业质量;父母经常陪伴孩子作业可以提高小学生作业质量;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影响父母陪伴孩子作业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