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部分对五指山森林植被的植物种群与森林结构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群落具备热带森林群落特征,群落区系组成成分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样化;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标大;群落中的种群分布格局、种间关系和频度分布规律等都说明物种独立分布性高,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丰富的热带资源;森林植被的动态特点是,森林群落中的树高(立木级)与个体数的关系为“倒丁”型模式,表现出热带森林具有强大的后备军来维持顶极状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五指山的森林植被Ⅰ.五指山的森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部分仅对五指山森林植被类型进行科学的划分和描述。五指山森林植被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热带低地雨林(海拔700~1000m)、热带山地雨林(海拔1000~1400m)、热带亚高山矮林(海拔1400~1700m)、热带山顶灌丛(海拔1700~1867m)等4个原生植被类型,共10个群系。  相似文献   

3.
以森林植被样地中乔木层树种的重要值为指标,采用纸条排队法、群落相似系数分类法、最近邻体法、组平均法对王二包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样地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①4种分类结果基本相似,所调查的15个样地分为4个植被型8个群系;②区内常绿阔叶林类型基本处于稳定的顶极阶段,仅有少数样地受到人为干扰,群落表现出次生性质,如加强管理,群落将会恢复其原生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五指山与台湾岛南仁山森林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与台湾岛南仁山垦丁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成分、森林结构、森林类型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五指山森林是中国热带雨林植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台湾岛南仁山森林则是中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5.
荒漠带退化山地森林植被的恢复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退化群落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功能变化的基础上,以宁夏大罗山荒漠带山地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荒漠带山地森林植被恢复潜力度、恢复度来评价森林的恢复能力,揭示荒漠地带山地森林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指出在山地森林植被恢复的早期,应以更新对策为主,中期以调整植被组成结构为主,后期则需进一步调整植被组成结构、积累能量,使其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顶级群落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津县四面山森林植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江津县四面山的常绿阔叶林,是我省常绿阔叶林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植被的基本情况,几乎无人报导。本文以森林群落为对象,开始了这个地区的植被研究。 全文从植被环境、区系组成、森林群落类型和开发、利用与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特别是森林乔木的组成,福建柏、海南五针松等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暗紫贝母植被分布格局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相似系数法对暗紫贝母分布的群落进行了数值分类,确定了暗紫贝母分布的群落类型和群落特征.报道了暗紫贝母的生态分布、植被的种类组成及其区系分布.为川贝母的野生抚育和药材生产保护区的建立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常熟虞山森林植被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典型样方法对常熟虞山森林植被进行取样,利用22块样地资料对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CCA排序,研究了虞山森林植被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利用TWINSPAN对乔木层物种进行了分类,按照不同指示种将其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2)CCA排序结果显示,第1排序轴与海拔有相关性,反映了温度条件的作用,第2排序轴与坡度和坡向有很大的显著关系,反映了水分、光照等条件的作用。植物群落的分布主要受到坡度和坡向两个环境因子的影响,其垂直地带性分布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青城山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森林植被样地中乔木层树种的重要值为指标,采用群落相似系数分类法、最近邻体法、组平均法对青城前山森林植被样地进行数量分类。3种分类法的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1个森林植被的样地分为2个植被亚型5个群系,常绿阔叶林中的各个群系基本处于稳定阶段,仅有个别样地到人类的轻度干扰,一些阳生性的落叶成分侵入群落内,群落表现出明显的次生性质,但是,目前落叶成分在群落中缺乏更新幼苗,若加强森林管理,群落将会恢复其原生状态;杉木群系主要分布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常绿阔叶林的林缘地带,由于许多常绿树种已进入群落的最高层造成遮荫,杉木在林内生长状况不良,群落最终将演替为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10.
森林植被遥感分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首先对森林植被类型识别方法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植被指数进行植被分类,根据长春净月潭地区植被层反射率数据以及土壤线方程,NIR=1.506R+0.00786,通过对多种植被指数的计算与分析,得出植被指数与植被类型的关系,最易于区分阔地林与针叶林的是PVI,其次为TSAVI和MSAVI,但后者计算较复杂,不同针对树种间的RVI差值较大,因此采用RVI来区分各针树  相似文献   

11.
鄂西狮子关电站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鄂西狮子关电站库区森林的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其森林典型植物群系的特点及演替动态,并结合数量分类,将该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北林划分为13个群系。  相似文献   

12.
梅子湖风景区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梅子湖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是: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人为因子的干扰对梅子湖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荔波南部的喀斯特森林植被是我国亚热带保存较好的奇特植被之一,以其特有的岩溶地貌、植物种类和特殊生态环境而引起々家们的关注和兴趣。为了弄清这片喀斯特森林植被的类型、结构、分布和现状,在1980年以来历次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于1984年4至5月,集中地进行了一次群落学考察,以促进喀斯特森林植被的研究,为喀斯特地区的开发利用和自然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考察结果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泡草湾林区位于荥经县境内,处于断横山脉的北段,地形复杂,水源条件较好,植物种类丰富,森林茂密.我们对该区森林植被的生态、组成及类型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划分出4个森林植被带,10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为该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图像分割与SVM的城市森林植被分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城市森林植被种类的信息提取,文中采用面向对象结合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基于无人机影像数据对上海某校区内的城市森林进行了植被分类技术的研究。利用影像数据中各类地物的光谱、纹理等特征信息,将城市森林植被类别分为四类,并将分类结果与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森林植被分类,不仅消除了分类过程中的"椒盐现象",而且有效提高了植被分类精度。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的分类精度为55.12%,面向对象结合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达83.60%,提高了28.48%。实验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可为城市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九道竹林,位于盐边县西北部岩口、哇落乡交界处。九道竹林地区,是指以九道竹林为中心的包括岩口、哇落、温泉三乡在内的区域。该区海拔1500-3313.7m,是攀枝花市西北角重要的林区。其变化复杂的森林植被类型,在群落结构、组成、外貌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GIS技术和TM影像,采用中国天然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估算楚雄州森林植被NPP数值及其时空分布变化,结果表明=1990年楚雄州森林植被NPP的值为9.12×/t DW/a,分布比较均匀;2000年楚雄州森林植被NPP的值为2.68×107tDW/a,分布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2000年整个楚雄州森林植被NPP值都小于1990年,单位面积的平均NPP最高值相差约25tDW/(hm2·a),总量相差为6.44×107tDW/a,表明楚雄州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在这10年里下降了。  相似文献   

18.
根据物种多样性测度公式,把19块标地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个层次,分别计算各标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根据计算结果,指出:各森林群落物种丰富度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点。多样性指数总体趋势因森林群落不同而有所差异:落叶松森林群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油松、桦树、杨树森林群落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森林群落中草本层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均比较接近。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关帝林区今后的森林经营方向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植被》一书中,对于“白羊草群落”在植被分类系统中位置的意见有所分歧,把这一群落分别列在草原和灌草丛两种不同的植被类型中,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本文试从白羊草分布区的自然条件、群落成员的生物学特性和它的演替等方面来论述这一群落是灌草丛的一部分。由于对白羊草群落的性质理解不同,因此这一群落的主要分布地区在中国植被分区中长期没有得到一致的看法,把它分别划在草原及森林两个区域中。作者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它应该属于森林区域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群落调查的结果,对雅江格西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灌木群落和草本群落分别进行了双向种指示法(TWINSPAN)分类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排序,结合实际将保护区植被分为21个类型.利用DCA排序探讨了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水份是影响保护区群落分布最主要的因素.不同海拔梯度的植被组成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坡向对群落分布影响较大,同海拔阴坡、阳坡植被差异较大,表现出几种群落类型的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