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历史资料及现代沙尘暴活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综合分析了沙尘暴在北方区域中时空分布、传输路径、形成源地等特征;并论证了沙尘暴形成机理;进一步根据沙尘暴形成的区域特性提出恢复和重建区域生态环境,缓解沙尘危害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40年来西北地区沙尘暴日数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西北地区134个气象台站1961年~2000年的沙尘暴日值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有5个沙尘暴高值区,分别位于南疆盆地南缘、柯坪盆地、河西走廊的民勤、内蒙古拐子湖和宁夏盐池;在季节分布上,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占年沙尘暴总日数的50.4%,秋季最少,约占7.6%;12~20时是沙尘暴的高发时段,60.9%的沙尘暴发生在这一时段.就沙尘暴的年代际变化而言,20世纪70年代较60年代略有增加,从70年代至90年代,沙尘暴出现的频数一直在减少.总的来说,近40年来西北地区沙尘暴总日数整体上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扬沙和沙尘暴进行分析,以便得出陕西省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沙尘天气发生的物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1961-2000年陕西省97个台站的气象实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及对比分析,近40年陕西省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被得出。结果 陕西省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3~6月,一般出现在下午和傍晚;扬沙和沙尘暴在陕西省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是北多南少,近40年扬沙和沙尘暴出现频数在20世纪8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有一个明显的回升趋势。结论 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出现频数于20世纪8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有一个明显的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经过系统查阅明、清、民国时期地方志和有关正史、实录史料,搜集到华北地区1464—1913年间的1180条沙尘暴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后发现:(1) 在研究时段内,华北地区沙尘暴活动表现出准周期的振荡运动;(2) 年内发生的沙尘暴,72.85%发生在春季,其中又以4月份为最高,占总数的30.74%;(3) 沙尘暴序列与华北地区同期冬、春季温度序列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华北中、北部地区的降水序列也存在显著负相关;(4) 研究时段内,沙尘暴的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其活动地域主要集中在晋北京津唐一线(38°N —41°N)的北区、晋中南冀中南鲁北一线(35°N —39°N)的中区、豫东鲁西南一线(33°N —37°N)的南区.  相似文献   

5.
利用1954—2001年中国大陆681个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中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分级标准,给出了沙尘暴若干观测事实。通过分析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机制,讨论了沙尘暴的定性预报和定量预报技术,指出发展包含大气运动、风蚀物理过程和下垫面地表信息的集合数值预报模式是沙尘暴定量预警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传统的监测网尚不能全面监测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建立包含下垫面生态环境要素、大气物理化学要素的专业化沙尘监测网络是深化对沙尘暴特性认识和发展沙尘暴定量预警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沙尘暴的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但近年来沙尘暴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破坏程度逐年加剧,沙尘暴的频繁发生巳成为我国北方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本文研究了我国沙尘暴灾害现状,指出沙尘暴多发性的原因,分析了沙尘暴的动态演变,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沙尘暴对于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强大气混浊、影响地面辐射平衡:气溶胶的浓度增加、酸化缓冲能力增强;大气冰核浓度增加。这些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沙尘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回顾了国际上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研究的基本成果,重点讨论了我国旱灾、暴雨洪灾,高温热浪、霜冻、低温冷害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变化特点。指出:在过去50多年气候明显变暖的背景下,华南,西北东部和东北东部随着降水量的减少,降水日数也显著减少,干旱化倾向十分明显;长江流域的强降水过程明显趋于增多,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也趋于增加。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影响之一是无霜期显著增加。虽然在过去50多年中我国沙尘暴发生频率和范围总体趋于减少,但由于持续干旱的影响,使得1998年以来又出现沙尘暴增加的势头。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是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在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最新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预防治理沙尘暴的对策,指出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
沙尘暴的危害成因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西北、华北的沙尘暴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且沙尘暴出现得越来越早,越来越猛烈,严重地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沙尘暴已成为最具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据资料统计,沙尘暴有不断扩大和蔓延的趋势,最明显的影响是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土地沙漠化不断加重、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因此,防治沙漠化,减少沙尘暴,则成为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晓舟 《科技潮》2003,(6):46-46
所谓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到来时,尘沙飞扬,能见度极低,风力强劲,常造成人畜伤亡和建筑物毁坏。去年8月14日清晨开始,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等地区发生中等强度的沙尘暴,瞬间风速达每秒14米,能见度在200至300米之间,飞沙走石,形如黄昏。沙尘暴造成的危害还可追溯到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4省,曾发生一次特大沙尘暴,死亡85人,失踪31人,直接损失高达5.4亿元。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类不合理垦荒,加重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度。…  相似文献   

12.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加强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工作是利国利民之举,意义深远。目前的监测预报能力尚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对沙尘暴进行定量实时监测和预报的要求。通过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可以明显增强对沙尘暴的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一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监测分系统、预警服务分系统、通信传输分系统等部分。为确保该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该项目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台站的监测能力,并考虑系统功能的整体性、可拓展性和资料格式的标准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模糊权的神经网在沙尘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沙尘暴样本高维的特点,在神经网络中引入模糊权,并采用模糊权的反向传播算法训练权值,成功地建立了沙尘暴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此种模型具有计算量小、收敛状态好的特点。对沙尘暴样本和类似的高维数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几乎每年北京城的春天都会遭遇沙尘暴的袭击,沙尘暴总会给明媚的北京抹上一层厚厚的黄沙,它干扰着人们的出行,干扰着人们的心情。每年的沙尘暴都会给人们的心灵上抹上一层阴影,同时,沙尘暴也会给城市带来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为了对沙尘暴的来源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也为了更加了解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该如何建设,本刊特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望。  相似文献   

15.
基于SVM的沙尘暴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沙尘暴天气的特点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在解决小样本学习问题中的优势,提出基于SVM的沙尘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选择了径向基核函数,并通过分析惩罚参数和核参数对SVM分类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参数的搜索空间,继而利用网格搜索法对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现了基于SVM的沙尘暴预测模型.该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运行结果对比表明,基于SVM的沙尘暴预报模型稳定性好,运行速度快,预报准确率提高了71.2%.  相似文献   

16.
为了预防灾害性天气对新疆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以新疆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和乌鲁木齐-奎屯高等级公路沿线自然环境的分析为前提,分析了灾害性天气在其公路沿线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降雪主要集中在当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的3月中旬之间;雾天在冬、春两季较常见;大风、扬沙和沙尘暴主要出现于春夏两季。  相似文献   

17.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气象灾害,它的频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沙尘暴为土地荒漠化的表现,它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大,敲响了防治的警钟。  相似文献   

18.
沙尘暴发生的历史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天气无论是从出现频率、范围还是强度上,都呈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发生有其历史规律,它的兴衰既与气候波动有关,更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有关。最大限度地控制住人为破坏,同时针对自然情况采取对策,可控制住沙尘暴的肆虐。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沙尘暴的定义,从气溶胶的来源、颗粒大小、化学组成3方面探讨了沙尘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阐明了沙尘监测的意义,指出沙尘监测是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沙尘监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南疆西部近10年沙尘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南疆西部莎车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和喀什市4地的4个气象站近10年发生的沙尘暴数据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沙尘暴发生的时间特征和风速特征.结果表明:4地沙尘暴均多发生在4~6月份,且4月份发生沙尘暴次数最多.沙尘暴发生在傍晚20∶00时段频数最多,其中莎车县、麦盖提县和巴楚县沙尘暴持续时间最长为10h左右.10年间喀什市的沙尘暴每年发生次数逐渐减少.4地发生沙尘暴的平均风速不同,风向多以西北风和东北风为主.发生沙尘暴时风速大小变化幅度大,平均变化周期为4min左右,有明显的阵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