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爱情看起来是两性间的私人化感情 ,实则内含丰富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从爱情之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结果看 ,女性在爱情中表现出客体、牺牲、隐忍的不平等景观 ,因此 ,有必要从女性角度、从性别公正角度建构两性合谐的爱情。  相似文献   

2.
传统管理学理论是以机械论范式为指导的,强调个人和组织的绩效以及确保实现这些绩效的能力,采用由上至下的科层制、集中控制的组织结构,它已不适应在当今日益扩大的全球化、规则变更和技术革新,快速壮大的知识劳动力和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应代之于系统范式为基础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3.
以东亚、东南亚、西亚民族传统女性服饰特征分析为切入点,总结了亚洲民族服饰的基本特点,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论述了亚洲女性民族服饰因素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吉安自唐宋以来的一千余年间,文风昌盛,人才辈出,不仅名震江南,而且饮誉全国。历代杰出的志士仁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吉安最早名庐陵,隋代改为吉州,元代才称吉安。一个地方获得显赫的声名,或得之于人,或得之于文,或得之于物,或得之于事。吉安之有好的名声,开始应是得之于九百年前的欧阳修.他那广为传诵的名篇《醉翁亭记》中曾写道:“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不仅是北宋文坛领袖,而且大力奖掖培植人才,成为一代文宗.吉州文风绵绵,久盛不衰,欧阳修实…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当代女性文学中以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情爱小说占有很大比重,女作家们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被维吾尔传统婚姻观和道德伦理观裹挟,在爱情、婚姻、家庭中陷入悲惨境遇的各种女性形象,体现出维吾尔族女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民族发展的忧患意识。同时提出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现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维吾尔族女性走向何方的质疑。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的发展脉络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女性在其一生中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应的道德问题的学问。我国女性伦理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魏晋南北朝,完善强化于唐宋之后。在其发展历史上呈现出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一体化、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巩固而日趋严密和完善、以强大的教化方式普及妇德教育和畸变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7.
女性:游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读苏青的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是四十年代上海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女性生活为题材,从女性性别特征出发探讨女性生活现状和以后的出路,显示出其独特之处。但在现实面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事业与婚姻(或爱情)之间该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上,苏青有着极大的困惑和矛盾,最终也未能指明一条女性该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王亚琼 《科技信息》2009,(28):383-384
《女勇士》中体现作者身兼华裔和女性双重身份,面临多方面压抑:一是传统中国文化对女性压抑;一是美国白人种族主义歧视压抑以及在中关两种文化下无从选择,缺乏归属感的压抑。压抑与反抗的情绪过程贯穿全书,作者努力追求一个全新、勇敢、自由独立的女性形象,并且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反抗两种文化的压制。  相似文献   

9.
韩国电影异军突起,如同韩国美女一样令人瞩目。有着“大男人主义”传统的韩国在战后一直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在韩国有了长足发展,这方面的内容已在电影中有相当的表现。总的来说,今日韩国正在反思男尊女卑的道德传统,韩国电影已经渗透着对女性地位、女性角色、女性气质及两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对待传统的儒家思想,全盘吸收者有之,被称为“国粹派”,该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好;一概否定者有之,被称为“西化派”,它们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太极端,我们对待儒家传统思想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那么,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儒学的哪些合理内涵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包含的诗画在功能上的互补性是它们不可或缺的美学内涵,然而两者在功能方面的意义一直未引起学界重视。从功能上讲,“诗中有画”主张诗歌应发挥绘画的愉悦情性的娱乐作用,它改变了诗唯雅正是尊的历史传统,避免了诗歌主题过于严肃、缺乏生活情味的弊端,体现了孔子“游于艺”的文艺功能思想。“画中有诗”则强调给绘画注入诗性特征,使绘画诗化、雅化,进而改善绘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利于更好地发挥绘画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新诗论争中的关键词,围绕着它,不同的学者与诗人都有着十分不同的理解,“反传统”与“传统”相互纠缠,彼此很难协调,但是中国新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这一点常常被人所忽略。  相似文献   

13.
<到处都是寂寞的心>是裘山山的新作,秉承其一贯风格,表现现代女性在现实中的处境.她们为了真爱的追求,却感受到现代社会对她们的异化;尤其感受到现代性时间所造成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以及对女性主体的分裂,从而透视出现代社会是如何把女性改造回家庭和传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穿透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诗派对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承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主流有着深刻的联系。这一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何其芳、废名、卞之琳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诠释了中国诗歌中的新旧关系问题 ,从不同的方向承传了古典诗歌的艺术精神 ,并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考察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如何处理创新与传统的关系 ,能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何其芳与废名诗论有着较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对"新民歌"看法迥异、对诗歌传统认识有别、诗论模式不同。不同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与二人社会地位,尤其是政治地位的改变,导致话语权的迁移有关,这最终决定了二人在建国后诗坛的成就。由此可见话语权对于文学之重要。  相似文献   

16.
穆旦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本文通过对穆旦《诗八首》的分析,说明它所包含的异质情感和理性审视对中国现代 爱情诗传统的终结意义。同时说明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营养滋润下,中国现代爱情诗的成熟。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藏汉语诗歌的代表性诗集《前定的念珠》在写作上极具现代性特质,诗人们对雪域空间的自然感受与逃避文明的忧思,结合色彩斑斓的死亡主题、浸润着宗教特征的藏区情感体验,以及借鉴现代性美学的创作观念,表达出特定地域中的空间生存体验和贯彻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由于语言的、文化的、文学传统的原因。中国古典诗词在人称指示、形象意境、主题情调几个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朦胧美”。英译中国古典诗词重在传达原诗之“意”。诗词的朦胧要求我们在翻译时要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其隐含或潜在的意思。诗词的“达诂”。译者要利用语篇、背景和常识性的知识以及借助“想象”去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和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两位声名显赫的女作家.事实上,伍尔夫那种力图"杀死房中的天使"以摆脱传统性别观念束缚的思想,对普拉斯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激励着普拉斯成为一名积极表现女性生活经历和感受的女作家,为促进女性文学的发展贡献力量.但是,这也使她和伍尔夫一样,最终倒在了"杀死房中的天使"的战斗中."房中的天使"代表的是强大男权文化霸权对女作家的迫害,因此伍尔夫"杀死房中的天使"的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女人的村庄》是一部以留守妇女为题材的农村轻喜剧,本文通过对剧中张岭村女人们致富原因的分析,归纳了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留守妇女的优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