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生物质热解液化产物——生物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是最有前景的生物质利用技术之一.对国际上几种典型的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类型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了国内主要研究机构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生物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了不同热解工艺和原料对生物油组成的影响,列举了3种生物油改性技术,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工艺技术上仍然存在生物质转化不完全、生物质利用率不高,有些生物质原料热解获得的生物油组成复杂、热值较低、不能直接利用等问题;同时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理论研究滞后,制约了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我国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建议加大资助力度以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成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系统装置上,进行了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取液体燃料的实验.以几种代表性生物质为原料,研究了热解温度、生物质种类、运行操作条件等对热解液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系统装置上,生物质最高液化率可达51.7%,不同操作条件对最终热解液化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规模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取生物油将成为解决液体燃料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总结了热解所需的原料预处理要求,介绍了各种热解反应器目前的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利用热解副产物(焦炭和燃气)实现自热式热解液化的工艺技术及其关键问题,并结合3种比较成熟的热解反应器介绍了最佳的自热式热解工艺,随后阐述了热解产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以及生物油冷凝的工艺,阐述了生物油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陶鑫  徐黎明 《科技信息》2011,(21):I0179-I0179
生物质具有来源广,蕴藏量大,含氮、硫量少,清洁安全,碳循环,可再生等优点。生物油是生物质经转换得到的液体物质,是洁净,可持续的液体燃料。生物质转换为生物油的传统方法有快速热解液化和直接液化,重点介绍了转换新方法:真空热解液化法,共液法,微波裂解液化法,热等离子法和超临界液化法。  相似文献   

6.
生物油雾化燃烧特性试验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自热式生物质热解液化工业小试装置获得的生物油的雾化燃烧特性,试验在自制的高压内混式雾化燃烧装置上进行.结果表明:生物油不做任何品质提升即可实现稳定的燃烧,且火焰温度达1 400℃以上,可以满足工业窑炉和燃油锅炉等热力设备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西澳小桉树快速热解制油的工作原理,以及温度(350~580℃)、原料粒度(0.18~5.6mm)、原料预处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脱除)对桉树木质部分快速热解产物的产率和生物油性质的影响。在热解反应前,生物质原料经过粉碎和研磨,最终被筛分到几个特定的粒度范围内,部分生物质原料经过水洗和酸洗以脱除其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AAEM)。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和原料颗粒大小对热解产物的产率影响较大,原料颗粒大小对生物油的水含量起决定作用。实验还发现,在生物油产率最高的温度范围内(450~475℃)制得的油中,由木质素衍生来的聚合物的含量最高,同时生物油具有最高的黏度;经过彻底脱除AAEM的生物质原料热解制得的油也具有较高的黏度。因此,考虑到生物油的最终用途以及其对油的品质要求,生物质热解不仅要考虑产率,更要关注生物质油的性质和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8.
《合肥科技》2007,(3):15-15
整袋整袋的稻壳、秸秆等通过粉碎机成为原料,经过反应器、冷凝器等一系列的处理流程,从管道中流出乌黑的生物油。日前,记者探访位于合肥市的秸秆变“油”基地——生物质热解液化生物油技术示范厂。  相似文献   

9.
4月23日、25日,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在山东省教育厅主持下,山东理工大学三项课题过技术鉴定,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易维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范工程项目“作物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研究与示范———生物质快速热解液技术的研究以及对生物油的处理和应用”,提出了载体循环离心分离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艺,设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体循环离心分离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在国内国际生物质热解液化工艺中均属首创。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中农作物…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06,(7):32
6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宣布,他们研制的一项最新科技成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大量焚烧麦秸秆,导致空气严重污染这一大难题。他们将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杆等多种原料进行热解液化和再加工,可变废为宝,将其转化为生物油,  相似文献   

11.
GC-MS分析生物质热解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流化床热解反应器上由不同生物质原料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得的生物油,用GC-MS法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经谱库检索得到50余种成分,主要为小分子的酸、酚和酮类.通过比较发现生物质原料对生物油的组成具有较大影响,而热解温度对生物油的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等离子体加热生物质快速热解的方法,将生物质中的长分子链击碎,变成短分子结构而液化。选择玉米秸秆为快速热解对象,大量研究工作证明这种热解方法比较有效。在合理的颗粒度、供料量、热解温度和速度、终止冷却温度的情况下,玉米秸秆液化的收率达到50%左右。一种新型工业化的装置己根据实验结果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质是地球上存在的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热解技术实现生物质高值转化是一种前途乐观的工艺.热解是在完全无氧或有限供氧条件下,极少发生气化反应的情况下进行的降解反应.热解的主要产物有生物油、焦炭和气体.通过热解技术可以实现把低能量密度的生物质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液、固、气产品,同时还能从生物油中提取多种化学品.主要综述了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的一般原理,热解反应器及其工艺参数,热解产物组成及其特性等.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利用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的4种技术及其原理、工艺过程;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各种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如选择性快速热解、直接液化藻类植物、选择性超临界萃取、模拟生物功能处理木质纤维素;列举了包含新趋势的实验例子;最后对各种技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合肥科技》2006,(6):12-12
每年夏收季节,各地都有农民大量焚烧麦秸秆,导致空气严重污染。6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宣布,他们研制的一项最新科技成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他们将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等多种原料进行热解液化和再加工,可变废为宝,将它们转化为生物油,其中木屑产油率60%以上,秸秆产油率50%以上,生物油热值16-18兆焦/千克。这项成果已经过中试,实现产业化已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6.
 将热裂解液化得到的生物油作为清洁化工原料用于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是林木生物质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介绍了林木生物质热裂解液化制取生物油及生物油制备胶黏剂的技术概况,对比分析了生物油的利用方式,以河北地区年4000t处理量规模为例,对林木生物质热裂解液化生产线设备组成及投资规模、生物油生产成本和生物油替代苯酚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经济效益等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河北地区年4000t处理量的林木生物质热裂解液化项目投资约为250万元,生物油的实际生产成本约为1200元/t,将生物油全部用于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直接经济效益至少可达330万元/a。林木生物质热裂解液化制备胶黏剂项目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创新发现     
中科大发明生物质炼油新技术可作车用燃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日前宣布,科技人员将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等多种原料进行热解液化和再加工,可变废为宝,将秸秆转化为生物油。这项成果已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的鉴定。实验表明,木屑产油率60%以上,秸秆产油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稻壳、锯末、麦秸秆、甘蔗渣、大豆秸秆等废弃生物质和有机固体废物既是环境污染物,同时也是可再生原料,可通过缺氧条件下的热解技术进行资源化利用,降解为一种"生物油"初级液体燃料。然而,热解生物油状态不稳定,易老化变质,成分复杂难以分离提质,热解产物价值较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阻碍了热解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围绕生物质能源原料的来源、原料的处理、生物质转化技术、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5个方面,讨论了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虽然生物质能源研究蓬勃发展,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在原料产地就近建厂,降低原料成本;微藻不占用土地,是一种可行原料;原料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效益与成本;对于生物质转化技术的选择,生化与热化学转化相结合可能是一个好的方案;生物质能源的应用方面可以进行生物精炼,提高生产效能,此外,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开发出一项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利用玉米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研制热解油和有机钙盐脱硫脱硝剂,可以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和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该项新技术不但能靠较低的造价对秸秆完全消化,不留污染,而且能“消化”污泥、造纸废液等城乡垃圾。桔秆等生物质垃圾进入这条生产链条后,可变成三大类极有用的产品:1.做饭、发电的煤气;2.制作绿色肥料和净水剂的生物碳;3.提取热解油。热解油是一种在商业上应用价值很高的化工原料,除厂作食品保鲜剂、道路除水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