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场监测难以预测基坑和围护结构后期变形规律,为提前预判并规避基坑破坏风险,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基坑变形及围护结构工作状态。依托南京市和燕路过江通道八卦洲明挖段实际工程,针对悬挂式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方式,动态模拟基坑开挖,研究地连墙墙体深层水平位移和墙体弯矩变化规律,对比监测数据验证模拟合理性。改变悬挂式地下连续墙厚度及埋深,发现地连墙厚度增大可减小深层水平位移,但对抗弯性能要求较大;增大墙体埋深可减小水平位移和墙体弯矩,但超过一定深度影响减小,通过寻求墙体厚度及埋深合理值,优化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
常州地铁2号线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项目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方大道,其中五一路站及其两边的区段总长约1 453.8 m.为验证该段基坑围护结构的合理性及安全性,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开挖深度3.5 mH7.7 m时围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围护结构的最大弯矩为120 kN·m,作用在桩深5 m处,桩顶总水平位移仅为23.8 mm,且墙体未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因此该围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变形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淤泥质土环境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探讨水泥土桩与混凝土桩组合支护结构(MC桩)力学变形特性,包括MC桩截面参数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以及坑底隆起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C桩组合支护结构在淤泥质基坑中,有利于控制基坑变形,增加基坑稳定性;M桩挡墙宽度对减小支护结构变形效果明显,增大墙宽可以减小墙身弯矩以及支护结构墙体倾斜变形并且可降低坑底隆起量和坑外地表沉降量.而且,在同挡墙宽度情况下,有无C桩对控制支护结构变形和基坑变形也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虎 《科技信息》2012,(33):356-356
SMW工法是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墙体中,按一定型式插入H型钢,水泥土结硬后,形成一道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连续完整的、无接缝的地下墙体,成为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由于SMW工法目前应用较少,没有完全适用的计价定额,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某人防工程对SMW工法基坑围护计价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弹性地基梁的微分方程并考虑基坑的分步开挖阶段,详细推导出了相比于有限元计算更加快速的分步开挖弹性地基梁m法围护结构计算模型,得到了各工况下准确的围护墙体位移函数,弯矩函数和剪力函数,从而可求出围护墙体各工况下的位移、弯矩和剪力值并可据此对围护结构进行优化计算。采用MATLAB对该计算模型进行编程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拥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设计人员采用的可靠的地下围护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深层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它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7.
陈锦峰 《中国西部科技》2004,(24):100-101,104
本文主要阐述了深层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它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水泥土重力式挡墙、水泥搅拌桩复合土钉墙及松木桩复合土钉墙等三种围护结构形式在台州黄岩老城区西北片8号地块基坑工程中的综合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程地质条件、:围护体系方案选择、围护体系具体做法、基坑开挖的施工及要求、基坑工程现场监测及应急措施等,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采用竹筋代替小型钢或钢筋作为水泥土搅拌桩加筋材料的可行性,利用Abaqus软件对竹筋水泥土挡墙基坑开挖进行有限元模拟,从墙体应力、墙体水平位移以及竹筋应力三方面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墙体无筋和有筋时的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插筋率、插筋位置、墙体厚度等因素对竹筋水泥土挡墙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墙体受拉区插竹筋可以有效地减小墙体的最大水平位移并降低墙体的拉、压应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坑开挖深度并减少墙厚.插筋率越高、插筋位置越靠近水泥土墙体受拉侧、墙厚越小,墙体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墙体压应力减小越明显,过高插筋率以及在墙体受压侧插筋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0.
复合土钉墙中的水泥搅拌桩对于减小基坑水平位移、改善土钉的受力状态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搅拌桩在复合土钉墙中这一作用的研究多局限在定性探讨,未进行较为量化的分析,在复合土钉墙的设计中也一般将搅拌桩作为安全储备.文中通过对复合土钉墙的有限元分析,对复合土钉墙中不同搅拌桩排数、长度及不同土层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设置不同排数的搅拌桩对于复合土钉墙的受力机理、变形特性、土钉拉力大小及分布均有较大影响,1~2排搅拌桩较为合理,过多的搅拌桩排数可能会导致复合土钉墙出现重力式挡墙的受力、变形性态,增加上部土钉的拉力.  相似文献   

11.
内植混凝土加劲桩的水泥土复合挡墙是将混凝土加劲桩有序嵌入水泥土搅拌挡墙内的一种新式组合结构。以佛山顺德区某基坑支护工程为例,通过MIDAS/GTS建立该工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内植混凝土加劲桩的水泥土复合挡墙的受力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分析了水泥土挡墙截面宽度、嵌固深度和混凝土加劲桩截面尺寸、嵌固深度以及布置形式对基坑围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挡墙嵌固深度和截面宽度的增加可增强基坑的稳定性,但若其截面宽度太大,加劲桩结构抵抗侧面压力与弯矩的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增大混凝土加劲桩结构的嵌固深度、缩小桩距、增加截面宽度均可有效限制基坑水平位移的发展;水泥土挡墙加劲与否对限制基坑竖向变形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2.
在场地狭小的情况下,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层搅拌桩加插钢解决了止水和受力两个问题,质量可靠,费用节省,施工速度快,值得推广应用,本结合南京某娱乐中心工程首次采用深层搅拌桩加插钢管基坑支护结构成功的经验,介绍其设计和施工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采用格型地下连续墙和高桩梁板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船坞基坑进行分析,计算中假定土体为横观各向同性体,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土体分区开挖.通过分析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研究了无支撑船坞基坑开挖过程中格型地下连续墙和高桩梁板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船坞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性状受其结构形式以及施工工况的影响,基坑内部桩基对船坞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影响较大,船坞基坑的开挖对临近基坑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坑围护结构设计过于保守,运输通道处施工滞后问题,以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提出相应的支护变更方案.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同时考虑车辆荷载乘以冲击系数转化为静载时的影响,模拟分析围护墙的拉锚支撑方案局部变更后对结构的受力变形影响,并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原方案设计过于保守,变更方案后基坑的稳定性仍满足要求,且能加快施工进度;锚索层数适当调整减少后,围护墙位移、弯矩以及锚索应力变化较小;第一层锚索的位置对围护墙墙顶位移以及围护结构受力的影响较大,离墙顶距离越大,围护结构变形越大;当车辆荷载距离基坑一定时,车辆荷载会对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金刚 《科技资讯》2006,(32):39-39
深基坑支护的结构类型主要有钢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内支撑和锚杆支护、土钉墙支护和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等。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主要有静力平衡法、等值梁法等,现有的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均是从保护基坑工程的稳定出发,属强度控制范畴。深基坑工程应进行动态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6.
逆做法施工坑底回弹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津开发区软土中设计了第1个采用盖挖逆做法的深基坑.盖挖逆做法有安全、基坑变形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但是,逆做法施工时基坑回弹常引起结构不均匀回弹,回弹在支撑柱中引起附加轴力,此时若支撑柱失稳则导致水平楼盖坍塌;对有支撑柱的内支撑基坑,支撑系统因回弹引起附加弯矩,梁板在过大的附加弯矩作用下易开裂,为此,必须正确计算基坑开挖中的回弹量及其影响.为此采用有限元分析结合实测研究了逆做法施工中的基坑回弹问题,探讨了其对楼板和支撑柱回弹的影响,发现最大的竖向差异沉降发生在围护结构与紧邻围护结构的第1根支撑柱之间,并且楼板与围护结构刚接时,基坑回弹在楼板边缘引起较大的附加弯矩,节点处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7.
简述冲积平原低水头拦河电站使用砂围堰的理由,确定深层搅拌桩的技术参数、操作流程、防渗墙发挥截渗效果的时间,采用深层搅拌桩截水墙后防渗效果良好,为冲积平原地区修筑围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桩形———混凝土芯水泥搅拌桩支护基坑的方法.以南京大学港龙园高层公寓为例,根据其基坑支护影响范围内土层情况,采用门型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深基坑支护,给出了门型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的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支撑轴力、弯矩以及支护桩长的计算方法,为以后的基坑支护应用提供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封闭灌注桩排桩档土,钢管水平支撑,双排双轴水泥搅拌桩做止水帷幕,深层水泥搅拌桩局部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法,以先撑后控,分层开挖为原则,对由福大厦进行深层基坑支护与开挖,其工程经济安全,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依托成都地铁6号线金府站地铁深基坑,采用岩土工程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Midas GTS NX分析了基坑降水支护的渗流应力耦合过程中的变形演化机理,结合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对基坑降水支护的渗流应力耦合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地层的变形演化机理做了详细的研究。采用修正莫尔-库伦(Modified-Coulomb)本构模型、数值仿真软件,通过分析现场实际检测数据,可以得到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最大值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渐下移,最大值出现在开挖面附近,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变化形态表现为“大肚状”,说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其围护桩的侧向位移主要取决于基坑纵横向地下围护桩的相对约束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