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我国卫星导航位置服务产业伴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正迈向大发展阶段。2018年是北斗系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北斗系统建设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高强度、高密度的发射建成了北斗三号系统。我国在12个月内成功发射19星,创下了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奇迹,也是我国航天发射的新纪录。2018年11月19日,随着两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我国完成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迈出北斗导航系统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导航增强测试信号模拟器集中反映了国家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技术水平,课题涉及导航卫星轨道高精度仿真、导航信号精密生成、载波相位精确控制和传输误差仿真等许多高精尖技术,是国际卫星导航领域争夺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其性能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卫星导航终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随着我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产业化的推进,测量型、高动态型、抗干扰型等用户终端检测已经成为我国GNSS高端用户终端研制与应用的瓶颈难题。国外一直将高端高性能导航增强测试信号设备作为制约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一直对我国禁运。研究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导航增强测试信号模拟器及标校技术,有利于提升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卫星导航终端产品研制水平,加速我国导航设备示范应用产业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题从研究途径来看可以划分为多体制和高性能两个关键点,其中"多体制"是实现多星座多体制卫星导航信号和地面导航增强信号仿真;"高性能"是要在既有信号模拟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突破高精度模拟的性能瓶颈;最后为了充分发挥检测系统的测试作用,提高系统可用性,需要研究相关测试理论及实现技术。研究涉及的算法模型与技术包括多体制高性能GNSS模拟器数学仿真技术、精密信号时延控制与高质量信号生成技术、高精度高动态GNSS射频信号模拟技术、GNSS仿真信号高精度校核与可信度评估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北斗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高科技系统工程,使用好、维护好北斗系统需要在科技创新上不懈的努力,要瞄准核心技术、面向市场和产业应用,避免高技术和产业的无序发展造成产业缺乏有效核心技术的支撑陷入低附加值陷阱。”9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名誉会长徐冠华在第二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在我国全面创新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我国北斗系统积极参与国际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激烈竞争,而且能不断提高我国北斗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与GPS对标分析,对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战略分析,为我国北斗产业发展奠定科技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09,(15):11-11
7月18日,广东省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基地在科学城创意大厦揭牌。该基地的落成,有望带动卫星导航产业的整合和进步,为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增添了一个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前身航天技术集团五院515所)成立于1996年1月,是五院在海西经济区设立的唯一航天企业,是中国卫星在卫星通信、卫星(北斗)导航及卫星遥感等航天技术应用在南方重要的孵化和产业基地。公司拥有一大批科研人员,致力于数据应用开发、将数据实现可视化的研究,并参与国家重点探月工程等项目。航天科技转换中心占地3000m2,航天技术展示面积约1500m2,共设置"航天文化展示区"、"航天科技展示区"、"航天知识互  相似文献   

7.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ference,CSNC)是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加强学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工程建设;加强理论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理论进步;加强应用创新,促进卫星导航产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航天事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应用卫星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至2011年12月我国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已达60余颗,包括资源系列卫星、环境减灾系列卫星、天绘系列卫星、气象系列卫星、海洋资源系列卫星、北斗导航系列卫星等。卫星应用产业化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同样新疆卫星应用产业化建设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全球导航定位卫星系统被誉为继“阿波罗”登月飞船、航天飞机计划之后的第三大航天工程。不久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在完成了地球捕获、太阳能帆板  相似文献   

10.
朱菡 《科技资讯》2014,(4):74-75
本文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行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特点,进而探讨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市场的规模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详细分析了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细分产品市场的竞争态势,探讨了整个终端设备行业发展的趋势,全文是对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全面总结与分析,相信对相关同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廖楚江 《科技资讯》2010,(14):21-23
本文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行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卫星导航定位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特点,进而探讨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市场的规模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详细分析了卫星导航定位行业细分产品市场的竞争态势,探讨了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全文是对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全面总结与分析,相信对相关同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卫星导航发展已进入百花齐放、群星争艳的时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和GLONASS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促进了导航定位理论与应用的变革,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为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的自主性、安全性、完好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巴西测控卫星工程项目是我国在高技术领域与巴西合作的一个工程项目,也是我国航天机构与国外航天机构在卫星测控领域的首次合作项目。该工程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我国今后进行类似的国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该工程项目管理中若干实际问题的运筹学模型,概述了运筹学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泉州市卫星导航产业面临的国内外产业发展大环境、机遇和挑战,探讨了泉州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推动泉州市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促进发展》2012,(3):104-104
一.项目概况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基础测绘、工程勘察、数字城市、数字区域建设到资源调查、国土规划、交通运输、地震监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众多领域,成为继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IT经济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囊》2008,(11):95-95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深圳建设技术研发转化平台。10月1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深圳建设的航天国际中心奠基,此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珠三角的总部管理中心.军民两用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介绍,航天国际中心的建设,将为航天科技集团航天高科技产业的集中管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优良的平台,进而形成航天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支持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和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气象卫星、飓风与台风、通信卫星、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空间观测、载人航天等空间领域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8.
吴忠义 《华东科技》2007,(12):60-61
航天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航天的实现可以说是当今科技最伟大的创举.航天科技正以超常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从气象卫星到天气预报;从卫星定位系统到自动导航的出租车;从地球资源卫星到我国西部开发整体规划;从军用卫星到现代防务;  相似文献   

19.
<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产业也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发展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中国北斗关键技术全面突破,芯片、模块等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价格优势凸显。行业应用遍地开花,在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渔业等十几个行业广泛应用。落地产品日益丰富,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也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0.
 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空间应用构成航天活动的3大领域。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空间科学的重要进展,突出表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率先建立了中国的专用科学卫星系列,并产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原创科学成果,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重大航天工程日益重视科学、技术和应用的融合;分析了以美、欧等航天强国为代表的国际空间科学发展态势,以及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新历史方位,阐述了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与应用的联系和相互促进,指出重大科学目标引领、重大科学成果导向已成为中国空间科学任务的主要原则。面向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时代需求,建议中国在有基础有优势的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和宜居行星等科学主题上,加快部署系列科学卫星和相关任务,实现“0”到“1”的突破,让发达的空间科学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成为航天强国建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