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安徽科技》2012,(7):2
正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跻身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  相似文献   

2.
<正>合肥高新区位于合肥市西部,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万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997年被批准为向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先后获得"国家先进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称号,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在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中位居全国第11位。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12,(7):F0002-F0002
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跻身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科技部办公厅发布了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名单,全国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25家为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安徽省的合肥高新区、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成为首批试点。此次试点工作是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开展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高新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大潮中,陕西宝鸡高新区不断创新理念,以新城区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壮大区域经济实力为目标,借鉴先进国家级高新区成功经验,不断探索西部非省会城市高新区“二次创业”新路子,推动高新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郭霞 《华东科技》2012,(9):40-41
何谓优先区域?如张江,凭借"一区十二园加一"的雄厚实力和品牌辐射力,已成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驱动器和发动机。如紫竹,作为迄今全国惟一一家以民营企业为开发主体的国家高新区,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了英特尔、微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如杨浦,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  相似文献   

7.
<正>地处钱塘江南岸、紧邻杭州湾出海口,不久前,杭州临江国家高新区正式跻身高新区"国家队",成为今年全国首批14家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省级高新区之一。同时,这也是浙江省的第6个、杭州市的第2个高新区"国家队"队员。"国家队"怎么进?这个高新区将对杭州、对浙江的区域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后哪些高科技产品将会是"大江东制造"?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宁波国家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三区一城"建设,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在创新、创业、产业化和新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发挥了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高新区发展之路。一、宁波国家高新区特色和优势宁波国家高新区始建于1999年,是宁波市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载体。2007年成功晋升为  相似文献   

9.
佛山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佛山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引擎,是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体园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主要载体。近年来,佛山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广东省有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高"和"新"两大发展核心问题,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推动高新区在经济总量、重大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在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和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各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战略力量,是引领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提升高新区内集群创新质量水平,从经济效益、知识产出、人员素质、创新结构四个维度构建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评价体系,以全国156个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影响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的两个关键因子是集群网络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区域间差异过大,且在不同影响因子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高新区聚集创新资源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果的商品产业化,促进技术进步,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是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发展的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先后批准设立的国家高新区,据最近统计,全国已有168家。国家高新区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在第四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国家高新开发区的建设,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正面临着第二次创业。"并为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明确了"四位一体"的定位。针对我国高新区的现状和发展,本文提出了在高新区内建立集群式区域创新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华东科技》2004,(7):52-52
1992年10月,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立;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联合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荣誉称号E-mail:jnbi@jnbi.com.cn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高新区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是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是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高新区的根本宗旨.加强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重大的时代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工业园区。10多年来,合肥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名牌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相似文献   

16.
肇庆高新区     
《广东科技》2011,20(13):35-35
国家高断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省吸收外资重点工业园区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园——肇庆高新区肇庆高新区是国家高新区、广东省吸收外资重点工业园区、广东省山区吸收外资示范区、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园,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所在地大旺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全部为国有土地。肇庆高新区位于珠三角中心区西部、肇庆市最东端,与佛山市一河之隔,属广佛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到广州白云机场仅需30分钟车程,到香港、澳门仅需2个多小时车程。321国道、二广高速公路、珠三角外环高速公路、广茂铁路、南广铁路、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创新、转型、辐射、示范"功能,宁波国家高新区启动实施建设"科技特区、人才特区、资本特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三大特区",引领和促进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一、加快打造"科技特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是着力提升宁波研发园区品牌。宁波研发园作为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累计集聚各类研发机构200多家,列入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08,(9):52-54
深圳高新区作为首批“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之一,将致力于自主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聚集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占主导地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光机电一体化已成为高新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慈湖河是马鞍山人的母亲河,是马鞍山市的发祥地。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5月,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高新区已成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新区位于马鞍山市北部,北起苏皖省界,与南京接壤,南与城市主城区融为一体,东临濮塘风景区,西濒长江  相似文献   

20.
正慈湖河是马鞍山人的母亲河,是马鞍山市的发祥地。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5月,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高新区已成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