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向阳  张洁芳 《科技信息》2012,(1):610-610,614
叙述了该矿区区域地质矿产特征、矿区及矿床特征、围岩蚀变等,并论述了矿床成因,认为本矿区萤石矿类型属于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2.
金盆钨矿床位于大西沟-黄金美钨(钼)矿化带内,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指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石英脉型钨矿床。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典型钨矿床特征及区域对比研究,初步建立了金盆一带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依据金盆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明确了金盆钨矿床的找矿地质条件、信息准则与标志,对于金盆矿床深部及边部、以及江口-太白庙一带的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盆钨矿床位于大西沟-黄金美钨(钼)矿化带内,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指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石英脉型钨矿床。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典型钨矿床特征及区域对比研究,初步建立了金盆一带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依据金盆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明确了金盆钨矿床的找矿地质条件、信息准则与标志,对于金盆矿床深部及边部、以及江口-太白庙一带的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新县风响山银、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响山银钼矿区位于秦岭褶皱系的南秦岭变形带中,其成矿作用与构造和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其成因类型属于以充填为主兼交代的高温斑岩型热液矿床叠加中低温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床.通过对该区找矿前景的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区域成矿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寻找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银矿及斑岩型钼矿是今后找矿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任运良 《科技信息》2012,(23):404-405
通过对陕西省镇平县红阳铅锌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该矿床属于中温岩浆热液矿床成因的观点,探讨了该矿区石英脉型铅锌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玛兴大湾铜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床特征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闪长岩脉有关,产于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接触部位,并严格受区内主断裂构造的控制。与Cu、Pb、Zn、Ag、Fe有关的矿化为黄铜矿化、斑铜矿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磁铁矿化等,矿床主要形成于印支期,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总结了铜矿床的矿床类型,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型矿床,具有一定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广西大厂铜坑矿床位于桂西北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是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由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新发现的深部矽卡岩型锌铜矿体组成,前人对上部锡多金属矿体的矿化特征和成矿作用等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对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的成因分歧较大,且对深部锌铜矿体研究较少。基于此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前人勘查成果及研究分析,对铜坑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认为铜坑矿区存在泥盆纪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燕山晚期成矿作用的叠加改造是矿床形成的主要事件。  相似文献   

8.
杜玉娥 《科技信息》2013,(18):485-486
本文通过对五里坡金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构造、矿石特征及成因分析,指出五里坡金矿床属于以韧性剪切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韧性剪切带石英脉型为次的金矿。  相似文献   

9.
研究矿床的地质工作者作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矿床的成因以及换分类型,因为这样给不同类型矿床的矿质特征以及组成机制都有所认识和辨别,同时对同一类型的矿床提供了勘测依据。目前,已有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斑岩一矽卡岩复合型、石英脉型、花岗伟晶岩型和火山热液脉型等。本文主要是以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组成矿石矿质,成矿预测的标志等,从而对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桂北地区锡矿床锡石的产状、主要、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锡矿床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基性超基性岩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受花岗岩和四堡群变质岩的影响,具明显的多期多阶段、多物质来源和多成因特征,提供了矿床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演化和成矿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成因意义。锡石的微量元素含量、比值及稀土配分参数可作为找矿标志,并可指示隐伏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格局、构造递变序列、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论述了脑包沟-北召沟石英钾长石蚀变脉型金矿床的多源复成热液成因,并对研究区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总结辛庄金矿区地质特征,并从成矿物质来源、矿化产出形式、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成矿方式等方面探讨辛庄金矿的矿床成因.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脉状矿体受北西及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矿石类型具有多样式、多矿种组合的特征;岩体源岩来自于地壳,燕山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矿床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特征,在研究铅锌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苏石坑矿床成因属层控—热液蚀变叠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4.
滇西锡矿带地质特征与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滇西锡矿带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区域地质演化、时空分布、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物质来源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的研究,综合探讨滇西锡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与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并浅析其找矿前景。结果表明滇西主要锡矿床类型为云英岩型、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花岗岩体与锡矿关系最为密切;含锡岩浆岩主要是富硅、富碱、基性组分低及高分异的深层重熔型花岗岩;同位素年龄资料显示,锡矿床主要形成于110~50Ma B.P.,与中—新特提斯封闭碰撞时期吻合。结合三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构造演化分析,认为滇西地区锡矿床及成矿花岗岩主要形成于陆-陆碰撞体制。  相似文献   

15.
聚源钨矿矿床类型较为特殊,是赣中地区已经发现的仅有的大型石英脉型白钨矿床。本文为探讨该矿床的矿床成因,对其地质背景、矿体特征进行研究。矿区内广泛发育二长花岗斑岩,且构造活动强烈。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探讨矿体特征以及矿床成因,以期对日后寻找和研究这种类型的矿床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6.
对碱泉子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矿床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碱泉子金矿床矿区内的前震旦系变质岩体为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矿区内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为重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碱泉子金矿床为复式成因的中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6,(9):1506-1511
大松坡锡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腾冲地块中著名的腾冲火山区,在成矿带上位于滇西锡成矿带腾冲-梁河成矿亚带.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及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区域构造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重熔岩浆花岗岩,大松坡锡矿床属于气成高温热液云英岩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8.
程主华  孙新春 《甘肃科技》2012,28(1):39-42,61
甘肃大口子北西金矿位于马鬃山镇东南,通过对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大口子北西金矿床受构造和侵入岩两大因素的控制.华力西中期的闪长岩是成矿的物源条件,华力西晚期的花岗岩使得围岩再次活化,有用组分逐渐汇聚形成含金石英脉;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化带及矿体的分布,断裂构成部分矿体的赋矿空间,华力西中、晚期的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在提供热液和物源的同时,提供了充分的热动力条件.为此,进一步总结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是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的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了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特征。笔者认为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型钨锡矿床,有钨矿、锡石-硫化物类大脉、细脉和破碎带型三种形态产出。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迁移、富集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青海省祁连县阴凹槽铜锌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矿体、矿石特征;矿体赋存在夹于上下玄武岩中的硅化大理岩及英安质凝灰岩中,具有上部层状矿化,下部角砾状、细脉状、网脉状矿化的"双层结构"特点;分析了阴凹槽铜锌矿床控矿因素,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