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多种模式来运用情感教育进行聋校语文的教学。当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丰富多彩的人格;尊重生命自由生长,让学生自由学习,走进生命教育新时代;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张扬学生写作的个性,为构建学生完美的人格奠定基础。由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上,应顺应时代要求去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同时,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多开展有个性的,具有生活化特色的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是一个生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生命化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这个生命化教育过程的教育主体。语文教学的生命化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生活的生命化。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建立语文教育的生命化人格,以这种人格力量和教育生命的张力不断驱动我们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关注生命是教育的天职.语文课堂教学应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情感体验,激活文本、唤醒生命;要运用多种手段,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生命;要不断完善自我,生成智慧、鼓舞理想、张扬生命.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解读生命、唤醒生命、关爱生命、滋养生命、提升生命、张扬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林金云 《海峡科学》2016,(4):109-110
聋校语文教师应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挖掘语文教材的生命情感,注重语文课堂的互动与生成,拓展聋校语文学习的空间,多渠道渗透生命教育,促进聋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就是指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迅速掌握语文知识,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这就肯定了语文教学具有情感  相似文献   

7.
关敬才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1):72-72,74
语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极富弹性和张力,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应承担生命教育的重任。我们认为,实现生命教育,要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存在,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敬畏生命的理念,深挖课本的生命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点燃生命的火花,释放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情感与教学     
情感是每个人的需求,健康的情感对中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良好的促进作用。语文新课标要求,要加大对学生情感的教育。笔者从亲身的教学实践中谈到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博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204-205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具有增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利于掌握、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加强情感教育可从三方面入手1、运用朗读和教学语言感染学生的情感;2、利用教材中的关键词语触动学生的情感;3、活用习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情感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不尽相同,这个过程在他们的生命中会留下长久的痕迹,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做人理念。如果在语文教材的选择上,教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选择大量的体现人文精神的文章进行教学会更受学生欢迎。语文教师的情感体验应该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力求完善,所以说对语文情感体验的研究具有比较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情是教育的根,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教育,教育过程是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的情感交流,因此,情感性原则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文章从陶冶情感、释放情感和培养情感这三方面来注重情感教育,让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流露。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具有增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利于掌握、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加强情感教育可从三方面入手:1、运用朗读和教学语言感染学生的情感;2、利用教材中的关键词语触动学生的倩感;3、活用习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所谓审美情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美的事物地具体感知,增强对美的形象的理解,从而自觉在课外阅读中感知美。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人都有的,但语文教师的情感却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语言学科本身具有非常鲜明的情感性。一方面,文学的生命是情感;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中介,随着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也必然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憎与爱、忧与喜、褒或贬的不同情感来反映和评价。因此,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把作者渗透、倾注在人物形象或景象中的“请”移注给学生,使学生和作者心心相通。是学生为之所动,受到知识和情感的教育,这是获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情感与教学     
情感是每个人的需求,健康的情感对中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良好的促进作用.语文新课标要求,要加大对学生情感的教育.笔者从亲身的教学实践中谈到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他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通过中外古今的优秀名篇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文章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着重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主要策略为: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视生命;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教育学生感谢生命、回报生命。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能手是满怀激情地讲课的。”教育前辈的话说得多好啊,教育活动中激情和情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他们看来,激情是教师的第二生命。由此我想到,语文教师若能用情上课,披情人文,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符合素质教育中追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张通过品赏文章细节、以情激情的教学方式熏陶和培养小学生情感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结合实施情感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获得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熏陶,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活动的教育质量、落实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王妍 《科技信息》2013,(4):372-372
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惬意的享受,让学生在享受中理解文本、丰富文本并超越文本,同时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他们的心灵火花,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闪现出生命的活力!创设情景,想其画,悟其情;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问题会迎刃而解;让学生触摸生活,关注生活,拓宽语文的时空领地。让我们迎着课改的春风,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语文教学的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