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鸣鹤在荫,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是六十四卦中"中孚"卦"九二"的"爻辞"。在此句中,"爵"一指酒,引申为官位;"靡"是治理、分享的意思。整句直接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鹤在树荫下面鸣叫,小鹤随声应和着,我有好酒,愿意和你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2.
继王引之《经传释词》注“言归于好”之“言”为“语词”后,各类汉语工具书皆认为此“言”是助词,无实义。结合文献及声韵,认为“言”应为“我 焉”的合音词,有实义,即“我就(从此)”。清代后,“言归于好”之“言”虚化为助词,无义。  相似文献   

3.
传世本《周易》卦爻中常见有“有孚”一词,凡26见;又有“厥孚”一词,仅仅一见。过去的学者都把“厥”当作虚词。根据古文字中“又”、“厥”二字形近容易相混的情况,此处的“厥”可能是“又(有)”字之误。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周易》已经写作“厥”来看,这种讹误发生的时间相当早。  相似文献   

4.
小易 《科技智囊》2008,(8):73-73
这是六十四卦中“中孚”卦“九二”的“爻辞”。在此句中,“爵”一指酒,引申为官位;“靡”是治理、分享的意思。整句直接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鹤在树荫下面鸣叫,小鹤随声应和着,我有好酒,愿意和你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5.
影射     
王婆哈哈笑道:“我又不是你影射的,缘何陪着你吃茶!”影射义为暗指。姚灵犀引述《湘舟漫录》“仲实问风流二字究作何解?予曰:此君子无入而不得之象也,被有文无行人影射坏了。”说的是本是好词儿的风流却被“影射”成了贬词儿。究其是实是因为影射的暗指,暗指风流为淫荡。暗指,造成了由褒而贬的转化。也导致了“影射”的迷惑。影射,源自“射影”。陆佃《埠雅》“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言无形。而蜮性阴害,射人之影,则莫可究矣。”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引《五行传》云:“南越淫女之气生蜮,蜮,犹言惑也。字说曰:蜮不得也…  相似文献   

6.
“易”之阴阳乃辨证关系,坤(或阴)与乾(或阳)相互依存。目前学术界对《周易》有两种看法:传统的以之为儒家经典之道,陈鼓应则认为它主要表达了道家思想,似乎有各执一偏之嫌。本对《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提出阴性的坤道哲学是其重要部分并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7.
马一浮深明易道,精通佛理。他以“变易”、“不易”、“简易”三义为易之宗旨,引用三观、二谛及“三大”释易。他对乾、坤、艮等卦的解释,是他以《周易》统摄佛教义理的思想的反映和展开。他引佛教“四智”及“三身”义,对德业进行了深入解释。在马一浮看来,《周易》之道甚大,他分“十重大义”、“十种大义”对《周易》之为“大”进行了解释。马一浮以佛释易,援佛入儒,极大地丰富了儒学的理论视野,实现了儒佛之间的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歌赏析例谈 明振来(阳新高中,湖北 阳新 435200)  古典诗歌的赏析与教学,要遵循诗的特征。诗为何物?“诗者,志(情、意)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何以言志?“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这些古人之论道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根本特征:诗的功  相似文献   

9.
《周易》又名《易》或《易经》历来被推崇备至,奉为“群经之首”。它是一部研究“天人之学”的哲理著作,但从它的卦爻辞中保存着许多有文学价值的作品,闪烁着中国早期的文学特色。这里仅从《周易》卦爻辞中有关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歌谣进行操索,不难发现它在义学艺术上的价值。《周易》卦爻辞有关爱情,婚姻,家庭的歌谣.从思想内容来看,有以下一些特色:《周易》卦交辞中有些对古代抢婚习俗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抢婚”是父系氏族社会里的一种特色的婚姻礼仪,名叫“掠夺婚”,它虽然是采用劫夺的方式来实现婚配,但男女青年大婚前…  相似文献   

10.
小易 《科技智囊》2014,(10):77-77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这段话的原意是:所以《周易》,是讲卦象的。而卦象,是象征万物的。 易:《周易》。象:卦象。像;像形。 《系辞传》认为,《周易》一书,讲的都是“象”,其本质特征就是“卦象”。象,是周易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1.
《周易》一书涉及的内容相当广博,其与古代科学的关系相当复杂,与现代科学关系之密切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周易》中的管理思想入手,寻求《周易》与现代管理的融通之处。并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保合太和”的管理思维,“德博而化”的管理道德以及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发展意识。只有从哲学层面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理智地摄《周易》之思想于...  相似文献   

12.
"九三"解读     
《周易》是一部奇书,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通过对许多卦中的九三爻辞的解读,管中窥豹,揭示其中蕴含的辩证思想和人格精神。《周易》辩证法最突出的是对立统一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周易》的人格理论具有居安思危,临危不惧,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这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系辞》是《周易》的传文之一。作为经传,《系辞》推崇《周易》过甚,夸大其辞,神化其说,这是它的不足之处。但是,《系辞》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周易》的许多好的思想并加以发展,还反映了它所创作的那个时代的特征以及一种进步的社会历史观,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析之:一、“变通”的思想“变通”思想,是《系辞》的一大特色。《系辞》的“变通”思想,一是继承发展了《周易》的主“变”的思想,二是受它创作时的那个时代的影响。一般认为《周易》成书于西周初期,而《系辞》则成书于战国时期。《系辞下》说:  相似文献   

14.
《周易》是一部形象说理的特殊的哲学著作。其基本符号“一”、“一”《易传》赋予阴阳说,从而使这部著作成为表述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哲学范畴。将阴阳之道引申到文学领域,我们会发现《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风格主流的深刻影响。阳刚之气与“风骨”,阴柔之美与“平淡”的艺术追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一系列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周易》包含极其丰富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是其一,同时涉及到形象思维等等方面。《周易》与我国古代文论的内在联系,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敦煌遗书《刘子》残卷,笔者曾有《校证》之文,刊出二十五条。兹再迻录二十二条刊布之,纰谬浅陋之处,伏祈识者正之。 1.周鸡断尾,获免于牺;山狙见巧,终必招害。(伯3562《韬光》) “获免于牺”,罗本、吉府本“牺”后有“牲”字,余本并作“获免牺牲”,《集校》:“法藏敦煌(甲)本夺‘牲’字。” 按:牺犹牲也。《说文》:“牺,宗庙之牲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牺双觡抵之兽。”《集解》引《汉书音义》:“牺,牲也。”《淮南子·说山》:“生子而牺。”高注:“牺者,牲也。”《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宋公肉袒执牺。”高注:“牺,牲也。”是皆牺、牲义同之证。《国语·周语下》:“宾孟适郊,见雄鸡白断其尾。问之,  相似文献   

16.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其中有46个字头下引用《周易》或说明《周易》的用字情况,部分保存了唐宋时《周易》的面貌。今就其所引《周易》与今本《周易》相异之处进行勘校。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通讯》1994年第3期上《“这个”病句早该修改了》一文,议及《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一个句子:……因谗之曰:“王俊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个出,平促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屈原列传》)该文判定引句为“病句”的第一个理由是:“双引号内的两句话是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谗’屈平的内容。如果是上官大夫直接引屈平的话来低毁屈平,那么,‘以为’就多余。如果是上官大夫转述屈平的话的大意,那么,‘曰’就多余。很明显这句犯了杂揉的语病,‘曰’与‘以为’,两者只能选其一,以选‘曰…  相似文献   

18.
李成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4):142-144
如果要从众多的古籍经典中挑出一本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最有可读性的著作,我当仁不让会推《论语》。这部书不仅大体包括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实质性内容,而且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与形象感极强的文风数千年来一直脍炙读书人之口,许多思想即是在今天亦不失实用与值得推阐的意义。难怪古人一直都极为推崇这部儒家经典。东汉赵岐说:“《论语》者,五经之辖辖,六艺之喉衿也。”宋人甚至把《论语》抬到一个吓人的高度,直视《论语》为“稻粱”,认为百姓不可一日无之,乃至说一日无《论语》,“天下其无人类矣;非无人类矣,有人类而无人心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著明学者梁漱明、张岱年、邱汉生、金景芳及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为该刊题写了贺词。(见创刊号)。《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  相似文献   

20.
嚏喷鼻子痒     
金莲道:“梦是心头想,嚏喷鼻子痒!”(67)前人对梦是“梦由心生”多有记载。明·郑宣《昨非庵日纂》卷13云:“日有见,夜必梦扰;日有思,夜必谵语。梦变则泄精,气怒则发狂,皆因心而生也。”潘金莲的话是元杂剧的节缩,郑德辉《智勇定齐》“可不道,梦是心头想,眼跳眉毛长,鹊噪为食忙,嚏喷鼻子痒!”褚人获《坚部首集》也载农家题壁诗“鹊噪未为吉,鸦鸣未为凶。人间凶与吉,不在鸟音中。”世俗以为嚏喷是背地有人说念,即所谓“谁人背地无人说”也。嚏,必唾曰:“好人说我常安乐,恶人说我齿牙落。”苏东坡有句云:“晚来频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