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春小麦亲本和杂种一代的调查数据,估算了亲本与F1的相关系数,所调查的7个性状均达到显或极显水准。并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春小麦主要性状五主穗粒穗之间的关联度、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主穗穗长〉主穗粒数〉主穗小穗数〉抽穗期。试验结果为春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江西中季种植巴西陆稻的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江西中季种植南稻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季种植巴西陆稻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大小是:全生育期〉有效穗〉基本苗〉始穗至成熟天数〉结实率〉千粒数〉穗粒数〉播种至始穗天数。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蓖麻7个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主穗长〉株高〉一级穗结果数〉一级穗长〉百粒重〉主要结果数,为蓖麻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7个主要数量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粗〉穗长〉株高〉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穗位高。提高单株籽粒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在保持一定株高的前提下,应以果穗粗而长、穗行数和行粒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穗位高适中的类型为主要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5.
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真菌主要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长期定位试验区,取生育期内大豆连作16a、轮作、米豆迎茬和大豆连作1a根际土壤,调查真菌总数及其主要类群数量,探讨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真菌主要类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真菌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连作1a〉米豆迎茬〉轮作〉大豆连作16a;青霉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连作1a〉轮作〉米豆迎茬〉大豆连作16a;木霉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规律相差较大,木霉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米豆迎茬〉连作16a〉连作1a〉轮作;连作16a在苗期(V3)时镰孢菌数量最高,以后均低于轮作处理,鼓粒期(R5)和成熟期(R8)轮作镰孢菌数量最高。图4,参24。  相似文献   

6.
土壤微生物对不同作物根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为平台,研究了不同作物(大豆、小麦和玉米)根系对根际微生物种群(细菌、真菌和放线茵)组成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作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的数量显著多于放线茵和真菌的数量,作物之间的微生物总数量多少表现为大豆〉小麦〉玉米,各作物间差异显著(P〈0.05)。根际三大微生物种群的变化情况为真菌、放线茵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大豆〉玉米〉小麦,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为大豆〉小麦〉玉米。不同施肥处理中,玉米根际微生物总数变化情况为NPK〉NK〉PK〉CK,且施NK和NPK处理极显著增加根际微生物数量(P〈0.01),增幅为54.9%和243.2%;NK处理下,大豆根际真菌数量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而细菌显著性增加(P〈0.05);小麦根际微生物数量在NK处理下极显著增加,增幅为64.9%(P〈0.01)。图4,表2,参19。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稻蝗对水稻产量损失率构成因素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百墩虫数〉穗长〉每穴穗粒数〉每穴穗粒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提高单株籽粒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在保持每穴一定穗粒数的前提下,应把百墩虫数最多而穗较长的类型作为中华稻蝗对水稻产量损失率构成因素危害的主要防治因素。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农田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黑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1989—2004)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黑土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连作促进土壤酸化,不同作物对土壤酸化的能力不同,玉米〉大豆〉小麦;降雨量影响土壤pH值,降雨促进土壤pH值升高,干旱降低pH值,wj〉w3〉w2〉W1;施肥种类同样也影响土壤pH值,长期不施肥料(CK),土壤pH值基本保持稳定,而施用大量化肥(NPK)土壤酸化强度很大,而配施有机肥(NPK+OM)或与秸秆还田相结合(NPK+SR),可以缓解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因此,通过调控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稳定土壤pH值,保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图2,表2,参12。  相似文献   

9.
关中东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关中东部3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花椒地、农耕地、苹果林地)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所不同,①黏粒含量是:苹果林地〉农耕地〉花椒地,粉砂是:花椒地〉苹果林地〉农耕地,砂粒是:农耕地〉花椒地〉苹果林地,有机质的含量是:花椒地〉农耕地〉苹果林地。3个剖面总体趋势均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有机质含量减少。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黏粒、粉粒含量、元素(Cu、Fe、Mn、zn)、水分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和CaCO3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元素(Cu、Fe、Mn、zn)与黏粒、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图2,表3,参19。  相似文献   

10.
滇西旱地春植甘蔗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系统工程原理,在综合应用适宜云南蔗区的深沟板土、闭垄镇压、提早植期、化学除草、快锄低等规范配套技术下,对甘谎下种量、行距、氮、磷、钾施用量5个重要因素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建立旱地甘蔗丰产综合栽培产量函数模型,筛选适宜模式。试验表明:5个因素对产量指标失航程面序是氮〉下种量〉磷〉钾〉行蹉怔种量和种植行距,氮和钾交互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运用试验产是归数学模型,结合滇 区自然耕作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试验区选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一心乡,保护性耕作措施处理包括行间覆膜、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垄向区田、秸秆覆盖,以常规耕作处理为对照,目的在于研究建立适合于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有不同程度的节水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同措施的综合效果为: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集成措施〉行间覆膜措施〉垄向区田措施〉秸秆覆盖措施〉常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西藏地区不同年代春青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首先计算了西藏地区不同年代13个参试春青稞品种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参试品种与理想品种的等权与加权关联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小穗数〉株高〉穗粒数〉穗长〉生育期〉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退化小穗数。参试品种与理想品种的等权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90(12)-4〉94(08)-1〉藏青148〉藏青690〉藏青85〉喜玛雅19〉白青稞〉QB-1〉品比15〉98042〉藏青3179〉山南60天〉97139,加权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94(08)-l〉藏青148〉90(12)-4〉藏青690〉QB~1〉白青稞〉藏青85〉品比15〉藏青3179〉喜玛雅19〉97139〉山南60天〉98042。根据两种关联度的大小,分别于1990、1994年与1992年育成的品种90(12)-4、94(08)-1与藏青148表现居于前3甲。加权关联度显示的评价结果比等权关联度更接近参试品种的田间表现。培育大穗与秸秆较高品种,提高单穗小穗数、穗粒数可能成为今后西藏地区春青稞育种与栽培管理工作的主攻方向。表7,参13.  相似文献   

13.
设G是一个图,B = {v ∈V(G)|〈N(v)〉不连通}.如果B是独立集,并且v ∈B,u ∈V(G), 使〈N(u) ∪{u}〉连通,则称G是几乎局部连通图.本文证明:连通、几乎局部连通无爪图是完全圈可扩的.  相似文献   

14.
啤酒大麦是提供酿造啤酒的专用大麦。啤酒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啤酒大麦品质的优劣,能否达到国家标准局颁发的啤酒大麦标准GB7416-87中规定的优级,一级啤酒大麦标准。除了品种因素以外,还与产地的生态气候条件(日照、雨量、温度等)密切相关,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黑河地区气象因素对二棱啤酒大麦产构成性状的作用,即影响穗粒数的气象因素依次是:≥0℃积温〉日照〉降水;影响千粒重的依次是:日照≥0℃积  相似文献   

15.
作物栽培的数学模型必须符合栽培学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运用二次回归设计进行多因子试验时,当回归方程中有一个或数个因子的二次项回归系数bu〉0时,不这且建立数学模型;当bu≤0时才可建立数学模型;当bu=0时为线性关系。因此,作物栽培的数学模型必须符合栽培学规律,才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层级树的生长模型发现,尽管新部门的添加是随机且等概率的,但由于层级树自身的结构特性使节点累计度的增加具有了择优机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证实,在管理幅度恒定时,节点累计度为kcum的概率P(kcum)与累计度之间的关系近似服从幂律分布:P(kcum)=m2kcum-2/(m-1)(kcum〉〉2)。这说明对累计度分布而言,产生无标度行为的演化模型无需同时具备增长和择优两个条件,层级树的结构特点会使累计度的变化形成“富者愈富”的择优机制。这一结果使我们对层级树结构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对用Cayley树及其近似结构描述的实际应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寻求主要因素密度,N,P2O5,K2O等多元恰当配比,为大豆生产提供一种或几种可以实现产量稳定的高座实施方案提供分析方法。F检验的保留项中,取F〉1;综合分析中各因素的编码取值平方和小于或等于旋转半径的平方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5号产量(y)的回归方程:y=45.70958+2.18835x3—1.89344x1^2-2.55671x2^2-3.19346x3^2,对方程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密度〉磷肥〉氮肥。陇薯5号产量大于40t·hm^-2以的栽培方案为施Nll6.7kg·hm~~183.4kg·hm^-2,施P205110.2kg·hm^-2~159.8kg·hm^-2,栽培密度为54895·hm^-2-61878株·hm^-2。(行距60cm,株距27.Ocm~30.4cm)。图4,表4,参5.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流动到一定规模时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它既可能产生1+1〉2的经济性效应,也可能产生1+1〈2的不经济性效应。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密切的关系。人才聚集效用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而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优化则有助于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在给出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和人才聚集效应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对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提升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长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衍伟  陈刚  张晨宏 《系统工程》2005,23(12):79-84
利用修正的R/S分析方法.采集了近六年的市场交易数据.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分彤特性和长程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连黄豆期货市场存在状态持续性和波动积聚性,价格收益率时间序列呈现非线性特性;小麦期货则存在40天和170天的两个子周期,在周期内存在状态的持续性,但当n〉170后,Hurst指数转化为0.258,为逆向持续性,市场易变性较强。我国期货市场高Hurst值也表明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还未达到弱式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