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达尔文在他著名的<物种进化论>中提出这么一个论点:一切物种都是在进化中求生存,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达尔文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也许不完全对.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那为什么猴子并没有都变成人或与人接近?为什么如今世界上的人种分成了3种截然不同的外观肤色呢? 从体质人类学来看,白人与黑人很相近,而黄种人与他们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黄种人与白人或黑人的分化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刘子源  朱重钦 《科学通报》2022,(20):2393-2404
受限和界面水/冰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在岩石断裂、摩擦和纳米流体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纳米级高度受限的环境可以破坏水中氢键网络,从而增加二维水/冰的可能多晶型物的数量.然而近期许多研究揭示了在不需要纳米级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二维冰的可能性,比如在石墨烯、Pt(111)表面、Ru(0001)衬底和Au(111)表面上都观察到二维双层六角冰(bilayer hexagonal ice, BHI)的生长.本文综述了非受限条件下,二维冰形成和生长的理论研究进展,着重阐述表面浸润性以及表面结构对二维冰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在非受限条件下, BHI冰岛锯齿形边缘通过集体桥接机制生长.相比之下,扶椅形边缘的生长涉及局部播种和边缘重构.在应用方面,这种BHI的存在可以决定冰晶在亲水表面的取向,进而控制冰晶在表面的生长模式.  相似文献   

3.
综合测井相的自仿射分形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道瑛 《科学通报》1995,40(4):383-383
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HPCZE)中,已有多种经验及半经验公式试图揭示溶质的迁移时间与其分子结构参数及操作条件的关系,这些公式有两个共同的缺点:(1)在溶质分子量的指数上,人为地加人常数,而这些常数对不同体系又是不同的,这就给不同体系中迁移方程的拟合带来极大不便.(2)这些关系式都是经验或半经验的,故各项系数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不能较好地反映溶质在HPCZE中的基本迁移规律,从而失去了其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斯基亚那群岛(sjuoyane)——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北部的最后一片领土(北纬80度附近),再往北,就是近极点地区的冰海了.这个群岛上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片“极地荒漠”的景象.这里,平坦而荒凉,很少有高等植物,就连苔藓都很少,到处是碎石,由于湿度非常大——北冰洋总是被阴云浓雾所笼盖,每一块碎石表面都长着黑色、青色和橘黄色的地衣,有些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水洼里,长着黄绿相间的菌膜,这里,是低等植物的家园.  相似文献   

5.
神奇的冰     
众所周知,冰犹如玻璃,轻轻一击便会粉身碎骨。然而,冰还能象橡胶一样弯曲,象钢铁一样坚硬,象混凝土一样牢固,能作战士的盔甲,铺设公路和飞机跑道,甚至还可以建造船。这些特点和用途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吧。在华氏零下25℃或更冷的情况下,冰变得极为坚固,子弹或炮弹对它都无法穿过。在芬兰和俄国的多次战争中,他们用冰块代替沙袋或盔甲板,掩护部队和炮手免遭敌人的炮火袭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俄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大概是最变化多样的.数百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10种以上的动物视力系统,每一种都要特别适应它们各自的需要. 科学家对各种动物的眼睛进行了观察,这样,当他们设计人造光学系统时,就可以参照不同的动物眼睛来设计.从鸟类到昆虫,从鲸到鱿鱼,科学家从动物王国的所有成员中获得灵感,以设计高性能的人造眼睛.  相似文献   

7.
藏王树冰的发现 1914年2月,一支日本滑雪队经过艰难跋涉在藏王山地区的熊野岳登顶,喜悦之余,他们意外地发现山腰上的杉树林呈现出一幅银装素裹的奇景,当时队员们惊奇地称这些杉树为"冰宝宝".这一发现一传十,十传百,这里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冬景名胜地,海外游客接踵而至,争相观赏这种世上绝无仅有的美景,后来人们便称这一景观为"藏王树冰".  相似文献   

8.
玩具百宝箱     
就喜欢戳着玩儿 说到将动物作为使用对象而做的设计,的确有很多与动物承担的工作有关,但这绝对不是全部.香港科学家就曾为一群红毛猩猩设计它们可以玩儿的电子游戏.在印尼,由于森林的滥砍滥伐以及大面积的油棕种植,很多红毛猩猩在很小的时候就变成了孤儿,最后只能在救助中心生活.科学家想做的,就是让这些可怜的猩猩宝宝除了生存之外,有点属于自己的童年.  相似文献   

9.
黄迪颖 《科学通报》2012,(31):2933-2935
寒武纪棘皮动物特别是始海百合类近些年在我国陆续有报道,这些发现集中于贵州、云南等地,如凯里动物群、杷樃动物群、关山动物群等.本文报道了发现于辽宁省大连市寒武系馒头组的大量保存精美的始海百合化石,为棘皮动物早期演化提供新线索,也为在华北地台边缘区域寻找寒武纪特异埋藏动物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陆桥的动物迁移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涛 《大自然探索》1995,14(4):76-81
各大陆的动物区系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构造运动曾是大陆联接和分离的原动力,动物通过“陆桥”的迁移实现了各大陆之间的交流。但在新生代大幅度的气候变化中,海平面升降是造成陆桥时断时合的重要原因,古生物证据显示了陆桥的动物迁移与气候变化有着严格一致的对应关系。在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今天,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必然迫使许多物种去试图改变它们的分布范围,最后的受害者也包括人类自己。因此,认识动物迁移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斗狗游戏起源于宋代.宋时的皇宫里,这些生性好斗的动物们正好迎合那些战事刚停的文官武将的心态,于是在皇宫开始了他们自己的娱乐--斗鸡、斗狗.那时候这还只是皇亲国戚们的嗜好,每当斗狗、斗鸡的时候,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博彩的下注就曾达百两黄金.  相似文献   

12.
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不论它们起初分布于何处,最后大部分都将通过各种途径,如降水、水土流失等自然现象,或生产活动等人为因素,进入江河湖诲,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水生生物.水生生物既有净化污水的能力,也是积累和传递污染物的媒介.许多水生生物又是动物的饵料或是人类的重要食品.水生生物是环境中污染物质迁移、转化直至物质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中的行为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汪云九 《自然杂志》2014,36(6):409-414
首先简要介绍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获奖者(John M. O’Keefe,Edvard I. Moser 和 May-Britt Moser)的学术生涯。然后详细介绍他们获奖的主要成就:O’keefe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鼠海马上神经细胞对动物所处的位置敏感,因此命名为位置细胞;而后Moser夫妇在鼠脑的内嗅皮质中发现栅格细胞,它的感受野呈现有规律的三角形网格覆盖整个环境,从而认为这些细胞组织成动物导航系统的神经机制具有可能性。最后指出,由于脑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这些研究工作仅是动物导航行为探究中的重大突破,离开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尚有距离。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06,(10):47-48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能够用声音交流,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领。但对斑胸草雀来说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年轻的雄性斑胸草雀是从它们的父辈那里学会唱歌的。 研究者发现,斑胸草雀学唱的方式和人类学习语言一样是有规律的。在学习方式上,有的斑胸草雀能一口气把整首歌都背下来进行模仿,用这种方式学唱的鸟能够较好地把握歌曲的韵律和长度,但仔细听的话,却会发现它们所模仿的内容可能会大相径庭。而有的斑胸草雀每次先选择整首歌的其中一段,化整为零,然后再拼接成章。当然,这两种方法最后都能够使它们学会唱歌的本领。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因纽特人靠捕获海豹、海象、鲸等海洋哺乳动物生存,这些动物身上有大量脂肪.此外,驯鹿、鸭子、野鹅、鹌鹑和各种鱼类也是他们的主要食物. 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保持纯粹的北极传统食谱了,就连生活在地球最北端的村落里的居民也一样.如今的因纽特人经历的饮食变化,比他们的祖先在数千年里经历的还要多.快餐食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和城市化的人的青睐,黄油罐头、苏打点心、曲奇饼干、煎炸土豆片、比萨饼、油炸食品等大行其道.而快餐盛行的结果是当地人患Ⅱ型糖尿病、肥胖症等富贵病的比例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
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的P组染色体被推测可能携带有抑制小麦Ph基因的遗传系统, 但是相关的研究很少. 本研究发现, 在小麦-冰草附加系Ⅱ-21-2(附加1•4重组P染色体)的减数分裂中存在染色体联会异常的现象. 对该附加系进行细胞遗传学和Ph1基因扩增等分析与检测, 结果表明附加系Ⅱ-21-2的Ph1基因扩增正常, 未见缺失; 小麦-冰草附加系Ⅱ-21-2减数分裂中期每个花粉母细胞出现六价体或四价体的数目分别为0.41和0.13, 而附加系受体小麦Fukuho减数分裂无染色体异常联会. 双色GISH/FISH检测表明, 附加系Ⅱ-21-2的P染色体不直接参与多价体的组成, 多价体为小麦自身染色体构成. 附加系Ⅱ-21-2的1•4重组P染色体能够抑制小麦Ph基因的作用, 从而引起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 并造成包括小麦3B-3D等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 小麦-冰草附加系的P染色体促进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联会的作用或特性在未来小麦的遗传改良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沮顺的庞然大物 海象是一种比较温顺的动物,尽管它们长着巨齿獠牙,身上的气味也不敢让人恭维. 不久前,有两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来到北极研究海象,他们很快发现,海象这种动物是何等的迷人而可爱.这些动物对人类的好奇心就像人们对它们一样.每当看到人来到跟前,它们会用突起的鼻子向你问候,就好像要嗅你的味道,与你接触.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它们的北极栖息地还能让它们生存下去吗?  相似文献   

18.
有的动物,或飞翔、或游泳、或爬行、或慢跑、或疾驰,或从南到北从北到南,顺时针或逆时针,白昼或黑夜,单独或群体,飞越山川湖海,进行着大自然中颇为壮观又令人迷惑不解的旅行——迁徒。动物的迁移是壮观而又神秘的。为什么一些动物每年都要迁徙而另一些动物停留不动?为什么动物能一代一代地都按照同一路线旅行最后到达同一个栖息地?它们又是如何确切地知道何时离开、何时归来的时间呢?利用一种放射性化学制品,结合声纳和微型发射机,生物学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和其他动物面对面的时候,经常首先看到的是它们那滴溜溜转的小眼睛。其实,各种动物的眼睛大小、形状、数量和颜色都不太相同。仔细欣赏动物的眼睛,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特征。在2009年的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自然故事类三等奖的获得者是德国摄影师汉斯和海蒂夫妇。他们的获奖作品就是一组动物眼睛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动物眼睛的美感和趣味。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跟着导游小旗子走的旅行方式说"不",更不用说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探险发烧友了。他们的经历充满了惊险、刺激和挑战,且大多数有勇之士偏爱人迹罕至的秘境。最近,加拿大探险摄影师保罗·菲斯特冒险钻进加拿大落基山脉深处的一个洞穴,拍下了这些令人震撼的图片。这片被冰封的蓝冰禁地隐藏在约140米深的洞穴裂缝之间。晶莹剔透如巨型蓝钻的冰宛如一条冰滑梯"穿梭"于整个洞穴。这里的冰终年不化,据其中一些探险者描述,在其表面攀爬仿佛就像飞一样。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