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下原油的成分复杂,粘度变化范围很大,具有很宽的核磁共振(NMR)弛豫分布特性。研究原油的NMR弛豫特性随原油粘度、NMR仪器测量频率以及测量回波间隔(TE)等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对利用NMR测井资料准确识别和评价油水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两种工作频率(2MHz和23MHz)的NMR谱分析仪器测量了不同粘度原油样品的NMR弛豫时间。结果表明:轻质油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近似相等,且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与原油粘度、粘度/温度的比值成反比关系;稠油的T1大于T2,其T1/T2比值随测量频率、粘度/温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大;仪器测量频率对轻质油弛豫影响很小,而对稠油的弛豫影响较大;随测量回波间隔的增加,稠油的视横向弛豫时间增大,且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2.
根据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理论和换能器的声学特性,对在套管井中仪器处于不同偏心情况下的超声回波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偏心对超声回波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数字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偏心不仅会引起回波信号幅度的变化,而且会导致频谱的改变.当偏心大于4mm时,对回波的影响比较明显;为了保证套管井测井资料的可靠性,仪器偏心应小于3.5mm.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测井中实际接收到的信号十分微弱,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取回波信号,需要对接收到的微弱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预处理。本文提出一种微弱信号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案,并对该电路功能进行简要描述,最后对所设计的前置放大电路的噪声水平进行分析与测试。目前该电路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井下仪器中,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理论和换能器的声学特性,对在套管井中仪器处于不同偏心情况下的超声回波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偏心对超声回波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数字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偏心不仅会引起回波信号幅度的变化,而且会导致频谱的改变,当偏心大于4mm时,对回波的影响比较明显;为了保证套管井测井资料的可靠性,仪器偏心应小于3.5mm。  相似文献   

5.
探鱼仪的回波指示装置已从机械记录器发展成CRT显示器,而CRT控制器(CRTC)又是CRT显示器中的关键部件。我们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中小规模数字电路构成了适配于探鱼仪CRT显示器的CRT控制器。文中详尽叙述了电路的设计思想,逻辑结构和工作波形。其设计方法还可应用于其它类型智能化仪器的CRT显示器中.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测井井深计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深位置和仪器上下行速度是测井作业中不可缺少的测量数据.提出了基于马丁代克传感器和现场总线(CAN总线)式的集成化测量系统设计方案,采用Lattice公司的CPLD芯片ispM4A5-64,设计了测井系统中马丁代克传感器的脉冲信号检测、计量电路和CAN总线数据传输电路,给出了电路设计图、仿真波形和测试结果.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井深测量最大相对误差≤0.1%;而且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满足测井井深测量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核磁共振(NMR)在石油测井和地层油气评价中已经得到应用,是当前地球物理勘探的前沿领域之一。介绍了NMR测井的测量原理、应用基础和地层信息的表达方式,并讨论了NMR测井的主要应用和实例。  相似文献   

8.
9.
石油勘探测井下井仪器管理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MIS),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维护,中间层业务规则的建立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三方面。对于底层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关系型数据库,中间层要求提供良好的接口并要求数据的保密,前端应用程序则要求程序功能完备、交互功能强。采用UML进行分析.设计,用Ratjonal统一过程(RUP)建立软件开发过程,VS.NET作为开发平台,系统最终实现为B/S结构的多层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NMR)在孔隙结构评估和流体识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NMR信号很容易受到噪声影响。根据NMR噪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提出了基于一种经验模态分解(EMD)的NMR去噪方法。首先,利用EMD将信号由高频到低频分解为一系列的本征模态函数,以此分解噪声和噪声NMR信号,然后,使用曲线趋势法和改进的过零点率曲线确定信号噪声分离准则,将有用信号叠加到剩余项以获得去噪信号。通过岩芯数据和测井数据对比发现,基于EMD的去噪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的同时保留孔隙结构信息,其去噪效果优于小波阈值和EMD小波阈值法,计算得到的孔隙度接近实际孔隙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超声测距中回波信号的波形及频谱进行了分析,对其在测井电缆中传输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此可作为选择测井电缆的电参数和有关电路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回波间隔(TE)参数的选取对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为确定TE值对不同岩样的核磁共振结果的影响程度,系统研究了页岩、砂岩岩心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对TE值的敏感性。对相同状态下的岩心进行了多组TE值的核磁共振测量,分析了不同岩样核磁实验T2谱的形态、T2谱峰位置和核磁孔隙度与TE值的关系。结果表明,TE对于核磁共振岩心分析结果影响很大,而且对不同岩性岩心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砂岩岩心对TE值的敏感性较弱,不同TE值的测量结果,其T2谱的变化在形态上有所改变,但其主体位置和核磁孔隙度变化不大;页岩岩心对TE值非常敏感,不同TE值测量时,T2谱不但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其主体位置向右移动,核磁孔隙度也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3.
一种应用于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的宽动态-高速接收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采取对APD偏压和放大器增益双重控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脉冲激光测距系统中的接收电路。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此电路能接收80 dB宽动态范围的回波功率,实现了0.5~2 V的有效电压输出,仿真得到此电路的有效带宽为58 MHz。测试结果表明此设计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在井下完成自然电位测井仪数据采集的优点.设计了以AT89C 52单片机为控制单元的自然电位测井仪数据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前置放大、低通滤波、模数转换等电路模块的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的定量评价以及产能预测一直是测井分析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利用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和偶极声波测井等资料分析了非均质储层特征,通过核磁共振测井分析了孔径大小及其与渗透率的关系,介绍了如何利用POROSPECT计算结果来描述原生、次生孔隙度,并研究了成像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定量描述非均质储层的方法,较好地探索了孔洞缝发育程度、总孔隙度、次生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大小与产能的关系以及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测井评价产能的适应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的发射电路。在电磁波测井仪中,频率源是关键的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整体性能。锁相式频率合成器以较高的频率精度、分辨率及频谱纯度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需要窄频率步进时,环路带宽需要降低,致使锁定时间变长,不能满足要求。而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利用高精度、低功耗的DDS芯片AD9850组成频率为2MHz和400kHz数字电路作为随钻测井仪发射源,使对相位和幅度的控制和调试更方便快捷,并设计出具体的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成各种类型的数据。本文通过分析测井数据与核磁共振T2谱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随机森林与LSTM网络模型实现了对核磁共振T2谱的重构。核磁共振测井每个深度获得的T2谱是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中通过不同的布点数来显示形态上的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能够处理高维度的核磁共振T2谱数据且不需要做特征选择,而LSTM可以很好地控制不同深度神经元对T2谱各分布点的影响,将这两种网络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后对同一口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里选取了中国海上A油田的测井数据作为例子进行方法测试。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度算法分析T2几何均值与测井曲线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高于设定值的测井曲线,将测井曲线标准化缩放在0~1后作为随机森林与LSTM模型的输入,预测同一地层T2谱形态分布规律并比较算法的优劣。在比较软件处理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和预测结果后分析它们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通过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数据与地层真实数据的符合度比随机森林算法更高,符合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2013年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技能大赛考题——设计并制作一台具有报警功能的超声波测距仪,进行了电路、系统调试和软件设计等方面的相应解读,特别讲解了发射超声波的振荡电路调试、接收超声波的直接回波、测量盲区、远近距离测试时如何调试、发射脉冲数量等问题的处理以及电路安装、软件设计等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并测量了软硬件联调的波形、给出了实测的电压数据供读者参考。系统整体设计达到了赛项的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数字超声电视测井的成象原理出发,研究了根据井壁超声图象的灰度和回波时间数据计算井壁反射系数的方法.实测图象表明,在比较规整的井段可用该方法求得的反射系数判别井壁岩性;在不规整的井段或在由于仪器偏心而造成数据畸变时,筛选、除去失真数据后进行判别,因此该判别原理可适应于一般井段.文中的分析结果为研制从井壁超声图象中进行计算机岩性判别提供了基本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