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8年我国国有煤矿重特大事故中,水害在死亡人数上仅次于瓦斯事故,居第二位,死亡135人,由透水引起的伤亡事故人数占总数的19.1%,因此,防范矿井水灾,特别是老空积水(采空区、老窑积水和邻近矿井老空积水)对安全生产的危害,是矿井水灾防治工作的重点。必须在弄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曾广斌 《科技资讯》2011,(36):70-70
预防煤矿安全事故中的透水事故,须落实"每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原则,抓好掘前、掘中各项探放水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3.
煤矿在进行探放水过程中,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止紧急事件的发生。在我国,煤矿事故中,煤矿透水事故的发生率占到80%之多,主要是由于对煤矿的探放水重视程度不够,措施落实不严格所造成。所以在对煤矿进行探放水时,要按照探放水的原则,进行工作,同时还应当按要求进行探水钻孔布置,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  相似文献   

4.
李文仲 《科技资讯》2013,(33):56-57
宜宾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总储量约53亿t,是四川省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但宜宾市煤层赋存条件差,矿井水害严重,严重制约了宜宾市煤炭行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影响宜宾市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分析宜宾市煤矿水害事故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宜宾市煤矿防治水能力的应对措施,防止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宜宾市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永定县铲坑煤矿主要有二号、三号、四号、五号井,属联合改造矿井.该矿三号井2007年发生"10·7"透水事故,导致三号井、四号风井及周边小窑积水,此水患对该矿区二号井、五号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对三个方案进行技术、安全和经济比较,选择较为合理的水害治理方案并提出切合矿井实际的水害治理措施,较好解决了目前该矿区二号井、五号井的水患问题.  相似文献   

6.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矿山安全整治。——周伯华要通过“春雷行动”,坚决打击煤矿非法开采、违法生产,迅速扭转我省矿业秩序混乱的局面,从根本上实现煤矿安全生产。——谢光祥对非法矿井,不关井就关人;对乡镇干部,不关井就下岗。——许冬生第一章:于无声处听惊雷战前总动员进入3月份以来,郴州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3月19日,栖风渡煤矿湾塘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5人;3月24日,嘉禾县田心乡安堂山煤矿与金洞煤矿超深越界、违法开采,发生瓦斯爆炸死亡8人、2人重伤、3人轻伤;4月1日,桂阳县荷叶镇贵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殃及邻近的石灰窑井…  相似文献   

7.
周艳杰 《山西科技》2014,(2):119-121
对沛城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得出结论:水源与通道的自然组合即构成充水因素:其中,奥灰岩溶水通过岩溶陷落柱与断层带是矿山重大水害的主要充水因素,顶板砂岩水与破碎带和构造裂隙的组合是煤层回采过程中的充水因素,人为采掘活动也是矿井充水因素的重要方面。指出合理留设防水煤柱超前探放水,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能有效地控制和防止水害。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5月18日发生透水事故后,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对该矿矿工进行了大范围初步核对。日前有57名矿工被困井下,生死不明。据有关部门称,该煤矿透水事故的背后,是该矿的管理混乱和数倍的超能力生产,而最让人痛心的是,该矿之前已有了出事的征兆,但却没有得到重视,直接导致了本次特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推进小煤矿"三化"建设,创新推进"安全生产防御战",创新制定"五级隐患"挂牌督办整治制度,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和减少了一般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次透水事故!"一网民从网上看到"6月17日16时左右,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中营镇新桥煤矿,6名工人在+628水平清理水仓时,从反石门进风巷透水,当班下井30人,其中15人安全升井,16人下落不明"的消息后留下一声叹息。至此,今年以来全国煤矿水害事故增加到了1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元宝湾煤矿老空水透水事故的研究分析,全面认识水害的类型,探讨事故发生的起因及老空水的防治措施。根据该矿的生产资料及日常管理办法,提出元宝湾煤矿在工程实际中的切实有效的水害防治方法,包括有:元宝湾矿制定的防治水基本方案、地面防排水措施、井下防治水措施等,对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近年水害事故不断发生,2017年6月和2017年12月,湖南省骨干矿井资江矿业公司施茶亭井、周源山煤矿相继发生穿水,造成淹生产水平事故。2019年汛期,株洲市攸县、娄底市冷水江、涟源相继有20对矿井被淹。这些事故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非常大,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2019年发生淹井事故矿井调研、湖南煤监系统监察执法现场检查发现水害隐患的分析,对当前我省煤矿防治水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对于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煤矿透水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较多,并且各因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在安全评价时无法得到合适的指标权重。据此给出了一种组合赋权的方法,通过引入拉格朗日函数,建立决策模型;引入欧氏距离函数,建立主客观权重和偏好系数关系;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获得更加合理的组合权重,并运用到模糊综合评价中。运用提出的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黑龙江某煤矿透水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符合工程实际。结果表明:组合赋权能够获得合理的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指标权重,可了解应急救援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指标。基于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工程应用上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煤矿水害是煤炭资源开采中常见的一种灾害,探明煤矿地下不明水体分布及水量是防止水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总结了煤矿突水征兆、典型剖析原有治理煤矿水害隐患技术存在的缺陷,探测出云南兴云煤矿多处存在岩溶裂隙水害隐患,该案例对类似煤矿岩溶裂隙水害隐患探测及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深入地对我国煤矿顶板透水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进行分析,提供了成功地控制顶板透水的技术和方法。同时提供了预测顶板透水的方法与技术,防止煤矿顸板透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关于从根本上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探讨了煤矿事故产生的原因,即客观上我国煤矿开采条件复杂,安全投入不足,人才严重匮乏,主观上行业监管削弱,对煤矿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不能正确对待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导致超能力生产。提出要从根本上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国家应从政策上进行宏观调控和扶持,从安全投入、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加强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问题的研究,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12年4月10日以来。全国连续发生3起较大以上煤矿透水事故,共造成24人死亡或被困井下。分别是:4月10日.中煤集团公司上海大屯能源公司孔庄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7人被困,经全力抢救,其中3人成功获救,4人死亡。4月13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善福联营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1人死亡。4月14日。河南省煤层气公司平顶山裕隆源通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1人被困,经全力抢救,其中2人成功获救,7人死亡、2人.被困井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年来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2005—2010年,仅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煤矿事故就发生了40余起,给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际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统计数据,根据煤矿事故致害原因类别不同,选取2005—2010年间发生的典型煤矿重特大事故案例34起,统计各起事故发生原因,并分析事故发生机理,从新的视觉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煤矿事故人失误致因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合理并有效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研发、管理、执法三类团队建设的安全管理新思路,研究成果为减少我国煤矿事故的发生及煤炭行业安全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矿井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水灾是煤矿主要的灾害事故之一,严重影响着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通过对水灾事故的诱发原因、透水征兆以及发生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一套地面和井下防治水措施,为煤矿持续、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井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水灾是煤矿主要的灾害事故之一,严重影响着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通过对水灾事故的诱发原因、透水征兆以及发生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一套地面和井下防治水措施,为煤矿持续、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