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现状,提出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赔偿只能适用无过失责任原则且排斥过失责任原则的同时适用,提出应由漏油船舶所有人先行赔偿油污损害,再向碰撞另一方追偿。  相似文献   

2.
基于船舶碰撞的油污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碰撞造成的海上油污损害是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质在于船舶碰撞和油污损害的性质界定,原则是漏油船舶的所有人和经营人先予赔偿,而建立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之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运事业的日趋繁荣和国际上一系列重大油污事故的发生,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问题已经受到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目前在立法上尚未建立起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这导致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很多问题有着分歧。本文就船舶油污民事责任的法律适用、责任主体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并提出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唐华 《科技信息》2007,14(14):4-6
近年来,我国海域内船舶油污事故屡屡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然而,我国调整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极不完善,法律适用混乱,因此分析研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我国目前船舶污染损害的立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尽快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统一的法律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事故责任限制仍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海洋石油开发设施不属于船舶,船舶油污责任限制的规定对其不能适用。在能够确定溢油量的情况下,不妨采取"溢油量"标准确定海洋石油开发油污事故的最终责任限额;否则,适用"事故制"方式确定。美国墨西哥湾油污事故后,废止责任限制的呼声很高,然而责任限制仍得以坚持,在责任限额逐步提高的背景下,应通过保险制度实现高度危险责任的社会化救济。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颁布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要求建立船舶油污损害基金制度.主要比较一些航运大国的油污损害基金制度的不同运行模式,分析基金制度运行的优劣,为建立中国油污损害基金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过失相抵这一概念,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过失相抵,是指就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受害人也有过失,法院可依其职权,按一定标准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赔偿责任,从而公平合理地分配损害的一种制度。由于对过失相抵定义不同,相应地对过失相抵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在讨论过失相抵制度时,要注意过失相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问题。通说认为过失相抵不仅适用于过错责任中,在无过错责任中若受害人具有重大过失,且加害人没有过错或者仅具有轻微过失,也可适用过失相抵。  相似文献   

8.
杨钧 《华东科技》1998,(7):23-25
对于商家销售含知识产权商品的行为,依照哪种根据或标准作为判断其责任的归责原则呢?在法律界有不同的观点,在司法实践中亦有不同的做法,从而对知识产权人及商家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关系、影响甚大。对此,笔者以为,判断这类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是根本的归责原则,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是对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补充,此外,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一般也不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一、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是判断销售含知识产权商品行为的根本归责责任原则 所谓过错责任原则,在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某种联系的前提下,只有当行为人主观方面对所负的义务或明知而故意违之,或应知而过失违之。在存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  相似文献   

9.
马芊 《科技资讯》2007,(26):236-237
医疗侵权责任是指医疗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因过失造成患者生命健康权利受到损害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害者可就侵权和违约选择要求赔偿.医疗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0.
客运合同的旅客由第三者的原因所造成的损害,风险责任如何分配和承担,学界认识不一。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以过失推定为归则原则,以合同附随义务为请求权的基础,引入注意义务的过失标准来构造承运人与旅客之间的风险分配的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在沿海以及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船舶溢出石油造成污染损害的危险不断增加,相应的赔偿也将呈上升趋势。国际船舶油污损害机制下的赔偿主体构成为:根据侵权法原理确定的民事责任人、依据强制保证要求承保的责任保险人、依据法规设定的赔偿基金。三者共同构成两重赔偿主体机制。我国立法现状不能适应油污损害赔偿的要求,赔偿主体单一,赔偿风险不能有效分散,损害得不到有效赔偿。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建立两重赔偿机制,合理分散赔偿风险,使损害得到有效赔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科技行业带来的高危险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监督过失理论被引入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之中。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监督过失概念的辨析。监督过失有广义的监督过失和狭义的监督过失两种概念,笔者赞同采行广义的监督过失说。第二部分,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主客观两方面时监督过失的基本构造进行解析,来认定对监督过失责任。第三部分,在解析构成要件的基础上,结合刑法谦抑性原则和社会现实,对监督过失责任的适用限制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经济赔偿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历来存在争议。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对于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承担经济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引起广泛的讨论。从无过错责任原则产生的背景、内涵及特征分析,在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经济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维护和谐统一的法律秩序,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及保障人权,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这一原则具有广泛的法理基础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建立和健全我国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主要包括船舶强制保险和设立国内油污赔偿基金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5.
阐述世界各国不同的船舶油污赔偿机制,探讨在中国建立有效油污赔偿机制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包含船舶强制责任保险和船舶油污赔偿基金的船舶油污赔偿制度,给出一些建立和完善船舶油污赔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侵权责任中,特别是无过错侵权责任中能否适用及如何适用过失相抵的问题,理论界一直颇有争议。通过对过失相抵的概念和适用规则进行探究,以及对各国交通事故责任中的过失相抵进行比较考察后发现,交通事故责任中完全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在我国现有立法背景下,对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应主要进行过错比较,适当考虑原因力;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如不能证明机动车方有过错的,则应以原因力的比较为主,同时考虑受害人的过错程度。  相似文献   

17.
侵权法中的医疗损害抗辩事由对于划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界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目前医疗损害抗辩事由适用过程中存在配置类型不统一、适用边界不明确、缺乏原则和方法等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船舶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碰撞是船舶运输过程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海事事故,是船舶安全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船舶碰撞过程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从运动控制方程、能量耗散方程和ALE模型入手详细地介绍了船舶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从模型试验和局部结构试验现行流行的试验这些研究手段对实验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同时,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船舶碰撞过程研究关键问题和可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现行法律、法规仅适用于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驾驶员与机动车的所有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适用于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驾驶员与机动车登记凭证上的所有人、买车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现行法律、法规的缺陷在于忽视了适用衡平原则,即在重视对受害人补偿的同时,没有重视在机动车交易未过户的情况下,原车主与买车人二者中由谁承担因交通事故引起的无过错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提出了在适用“谁侵权谁赔偿”原则追究驾驶员过错责任的同时,应当适用“谁受益谁赔偿”的原则追究买车人的无过错责任,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际海上货物承运人责任基础以不完全过失责任为核心,以航海过失和火灾免责为重点,体现了对船方利益的保护。但随着航海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现有的承运人责任基础已失去了基本法理维度的合理性。特别是我国现在已发展成为贸易大国,应当根据国家利益原则,建立以完全过失责任为核心的承运人责任基础制度,加强保护货方权利和外贸产业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