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卢光盛 《世界知识》2013,(21):28-29
近段时间以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提法逐渐彼人们关注,成为中印关系甚至整个中国“向西开放”战略语境下的一个热点词汇。“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于今年5月份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期间第一次被中印两国正式提出,是两国达成的多项合作共识当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2.
恒河是南亚最长、流域最广的河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全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在印度,人们称它为圣河。恒河流入孟加拉国境,改称帕德马(意为荷花)河,流域面积52,000平方公里。孟四分之一的稻谷,大部分烟草、甘蔗、豆类和黄麻,都产于该流域。孟加拉三分之一的人口的生活与恒河息息相关。印度为了提高主要港口加尔各答的航运能力,改善城市供水和防止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决定在恒河下游法拉卡筑坝截水,使恒河改道,经加尔各答入海。1961年,印度开始筑坝。当时巴基斯坦方面和后来孟加拉国认为,截走属于两国共有的恒河水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3.
去年10月孟加拉国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艾尔沙德将军应印度总理英·甘地的邀请访问了印度。双方除就恒河水分配问题达成临时协议、成立经济联合委员会外,还签订了一个丁·比卡飞地通道协定。  相似文献   

4.
“神的大門”在印度北方省北部、喜馬拉雅山南麓、恒河右岸,有个古老的宗教城市哈德瓦。据传说,为印度教徒所崇拜的湿婆神就住在这个城市北边的喜馬拉雅山中,因此,这里成了朝神的香客必經之地。“哈德瓦”在印地语中也就是“神的大門”的意思。从哈德瓦向西,蜿蜒着終年积雪的喜馬拉雅山支脉,它叫做“西瓦利克山”,在梵文中,它就是“湿婆神的眼眉”的意思。常受旱灾侵害的印度人对于水,对于恒河是有着無比的尊敬和热爱的。他們把恒河叫做“母亲恒  相似文献   

5.
11月1日,印度总理英·甘地和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在新德里进行了内容广泛的会谈,双方同意设立联合委员会,来审议巴方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草案和印方提出的和平友好条约草案。这是十年来巴基斯坦领导人首次踏上印度领土,举行两国首脑会晤。哈克总统在会谈结束后对记者说,他希望这次会谈将为改善两国关系铺平道路。印巴于1947年8月脱离英国殖民枷锁后分治独立,但两国间存在不少争端,其中最突出的是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其他还有印度河和恒河河水分配、边界和飞地、难民迁移后的财产等问题,两国在1947、1965、1971年曾三次兵戎相见,其间断绝外交关系近5年之久。  相似文献   

6.
读书     
《世界博览》2008,(1):83-83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世》如同世界其他三大古代文明一样,喜马拉雅雪山下的印度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恒河。这条大河不仅贯穿南亚次大陆,同时也连结起了印度文明的前世今生。从恒河的源头出发一路前行,也许是探访印度这个奈保尔笔下的"幽暗国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界河哈里亚邦加河流入孟加拉湾处浮现一个小岛。孟加拉国称它为“南塔尔帕蒂岛”,印度称之为“新穆雷岛”,又称为“普尔巴沙”。两国都宣称自己对该岛拥有主权。据孟《图画》周刊报道,该岛面积1973年仅350英亩,1980年增至800英亩,看来还在不断扩大。岛上无人居住。该岛呈U形,凹口对着界河。岛的四周水域盛产对虾和各种鱼类,是个丰富的渔场。又  相似文献   

8.
恒河,一向是印度人民称颂和祟敬的“圣河”,在印度教中流传着许多“圣河”的神话。从恒河之源的哈特瓦尔到瓦拉纳西、帕特纳等沿河城市,每天清晨都有成群结队的虔诚的散徒、善男信女涌向恒河祷告神明和涉水沐浴,让“圣河”水冲涮走他们的污浊和罪孽。每年都有几百万旅游者到圣城瓦拉纳西的恒河边观赏日出,人们在晨光曦微的河边祈祷、沐浴,或驾小舟在恒河  相似文献   

9.
一河之水维系两个国家:风云乍起于60年代初。恒河是南亚最大的河流,源自喜玛拉雅山麓,横穿印度北部平原,在孟加拉国中部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然后相拥南下,注入孟加拉湾。多少年来,恒河浇灌着沿岸的肥田沃土,两岸人们繁衍生息,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0.
文化播报     
印度两部影片夺“绿色奥斯卡”电影节大奖英国“自然银幕电影节”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自然历史纪录片电影节,有“绿色奥斯卡”电影节之称。自1982年创办以来,该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印度有两部反映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影片在2006“世界自然银幕电影节”中获大  相似文献   

11.
恒河的晨光     
恒河是印度文明的摇篮,是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印度教徒一生的三大愿望皆与恒河有关:到圣城瓦伦那西朝圣,在圣河中沐浴,死后将骨灰撒入圣河。瓦伦那西位于恒河西岸,印度教徒视它为“圣城中的圣城”。每天早晨都有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来到瓦城的圣河边沐浴、祈祷,以求洗去前世罪恶,死后进入极乐世界。许多人倾毕生积蓄,不远万里来到瓦伦那西,就为了在恒河中进行一次神圣的祈祷。更有许多老人辗转来此,住在沿岸古老而又拥挤不堪的小巷子里,以求死后就近将骨灰撒入圣河,得到永远的解脱。为看圣河晨浴和祈祷,我们一早便来到瓦…  相似文献   

12.
恒河在印度被视为圣河。人们在河水中沐浴以求消灾除病,将死者在河边焚烧后投入河中,让死者亡魂超度。恒河水是否真有这般神奇的功力,尚不得而知,但近年来对它的科学研究表明,恒河水是能自洁的河水。  相似文献   

13.
要闻·事件     
《世界博览》2010,(4):6-8
韩国与印度结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总统李明博2010年1月25日在印度新德里同印度总理辛格举行首脑会谈,商定将两国2004年达成协议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韩印两国首脑决定,以此为契机,将两国交易规模从去年的122亿美元增加至2014年的300亿美元等,进一步增进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楼春豪 《世界知识》2023,(15):34-35
6月21日,印度总理莫迪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这是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第三位对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的国家领导人。无论是从接待规格的“面子”还是合作成果的“里子”看,莫迪此访都可以说是“不虚此行”。访问期间,虽然两国在联合声明中关于美印关系“跨越星辰”的表述有过度吹嘘之嫌。  相似文献   

15.
<正>印度市场作为手游市场的蓝海,已经逐渐开始被各类游戏企业所关注。说起印度,可能大部分人对它的印象是泰姬陵、宝莱坞和恒河,以及它拥有的巨大人口。在印度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巨大的人口存量背后无疑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2014年,印度成为了亚投行的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之一,并且出资超过86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出资国,充分体现了其大力发展经济的决心。随着印  相似文献   

16.
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江洲黑熊归宿问题已经得到圆满的解决。8月19一日,这对“同胞兄妹”离别抚养自己两年多的主人孟大发,到都匀市国家西山公园安家落户。1997年3月28日,贵州省都匀市江洲镇水头寨布依族农民孟大发出于一片爱心,收养了两只小黑熊(一雄一雌),为了筹资喂养这“兄妹俩”,孟大发把家中的猪、  相似文献   

17.
印度国情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近代,它沦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长达二百年之久;1947年独立以来,它是南亚的一个重要国家。五十年代,美国曾把印度誉为亚洲的“民主橱窗”;六十年代以来,苏联一直把印度捧为不发达国家的“楷模”。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本文着重介绍印度建国30多年以来的一些基本情况。地大、物博、人口多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它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面积295万多平方公里。北有喜马拉雅山绵亘数千里,与我国有漫长的边界,并同尼泊尔、不丹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相接;东邻孟加拉国、缅甸;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境内三大河流,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印度河,都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恒河流域是经济  相似文献   

18.
2023年1月31日,美国和印度签署“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下称“倡议”),提出两国高水平科技合作的构想。美国和印度在科技合作上互补性强,“倡议”的签署,既是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需要,也为印度借力寻求科技水平跨越式跃升提供了可能性。但是,美印间的政治、产业互信仍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倡议”实施的效果仍待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知识2003年第18期印度近来连出祸事。8月25日孟买连续发生两次大爆炸,造成至少52人死亡,150多人受伤。事隔仅两天,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纳西克地区在欢庆昆梅拉节时,场面失控,至少有39名香客在混乱拥挤中被踩死,170多人受伤。其实,印度昆梅拉节发生死伤事件并不是第一次。1986年在恒河之畔的哈里德瓦尔举行昆梅拉节,有50人在混乱中丧生。再向前追溯,1954年在阿拉哈巴德的昆梅拉节期间约有800人被踩死。昆梅拉节(Kumbhamela,一译“贡普节”)是印度教最古老盛大的节日,也是印度教徒以沐浴为主要内容的朝圣活动。这个节日每隔12年轮流在印度教…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离开印度多年后,我还经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既能尊重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同时又对恒河进行一番治理和净化,对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改善。我对印度这个国家向往已久,对印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习俗甚至妇女服饰颇有兴趣。1958年,我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期间,被外交部选送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印地语(印度北方地区官方用语)。从此,我与印度古老而又丰富的文化结上了缘,对印度人心目中敬为圣灵的恒河文明越发产生了钟爱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