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一杨 《科技潮》2004,(8):36-36
许勇 北京蔬菜学会秘书长、蔬菜中心育种部首席专家,博士。1996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曾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新星计划、“十五”北京市重点课题、农业部948项目等10多项课题。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作为国内相关学术会议的主题报告,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瞩目。  相似文献   

2.
刘俊 《科技潮》2002,(6):53
刘华贵,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油鸡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来,参与或主持多项课题研究,出版书籍2本,发表论文12篇。199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5年获北京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8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2000年北京市农村科技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赵茂林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草业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他1994年9月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一直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目前,赵茂林主持的课题是“草种组织培养体系构建与转基因技术研究”和“草种优异基因的分离克隆”。他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国家级课题8项,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4.
张乃军 《科技潮》2003,(2):49-49
张晓东1964年出生,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农业生物技术中心研究室主任。他长期从事植物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与北京市重大研究课题十多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1995年张晓东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工程“科技新星”计划,2000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工程。他主持的国家科技部转基因专项课题,“改良面包烘烤品质转基因小麦的培育”于2002年11月29日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的验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乃军 《科技潮》2005,(4):32-32
王自东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与控制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电子信息材料和铁合金连铸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项。近年来,共发表论文102篇,其中被SCI收录15篇,EI收录25篇,主编、合编及合著教材和专著8本,并获得发明专利2项,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6.
张乃军 《科技潮》2003,(1):49-49
聂实践博士北京百林康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市真菌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应用微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化工领域的研究。199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现任北京市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轻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产业协会专家委员。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研究开发了许多生物技术产品,申报专利多项。  相似文献   

7.
周一杨 《科技潮》2004,(5):21-21
杜忠东 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1996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6年获以色列Henry Neufeld 奖,1997年获卫生系统青年卫生标兵,1998年获北京“五四青年奖章”、北京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1999年入选北京跨世纪人才计划。先后在国外一流的心血管或儿科杂志发表论文15篇,累积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1本。  相似文献   

8.
栾国明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发表论文50余篇,曾两次获得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季海峰博士,1963年生,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瘦肉猪方面的研究工作。199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8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先后参加和主持了10余项国家和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获得4项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10.
陈治光 《科技潮》2006,(3):36-36
邓大君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因研究室主任、教授,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发生的表遗传机制及其应用研究。先后承担过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4项,申报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被SCI引用170余次。  相似文献   

11.
周一杨 《科技潮》2006,(7):34-34
刘月焕硕士,研究员。2001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七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等众多奖项。  相似文献   

12.
郭剑峰 《科技潮》2006,(9):38-38
薛敏 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主持多项国家、北京市重点研究和成果推广项目。目前正在主持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中水产饲料课题部分内容。2000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星火科技一等奖、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郭剑峰 《科技潮》2006,(10):40-40
姜传胜 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安全仿真技术研究室主任。专门从事毒物泄漏扩散仿真、建筑火灾模拟和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方面的研究。2001年凭借“高层建筑火灾烟气蔓延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项目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从2002年开始转向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在人群心理行为特征、疏散模型和疏散安全工程评估方法方面有独立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20篇。作为负责人完成课题4项,200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周一杨 《科技潮》2006,(10):41-41
郭景伦硕士,副研究员。主持和参加了“玉米亲子鉴定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超级玉米制种技术研究”、“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种子产业化”、“玉米新品种标准DNA指纹库建立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2001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先后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两项,2005年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  相似文献   

15.
李萍女,1965年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后考入该院基础部病理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199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并在此计划的支持下攻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细胞再生与修复研究室攻读博士后,现任北京中医研究所病理生理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室主任。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7篇,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多次。  相似文献   

16.
刘俊 《科技潮》2006,(5):34-34
李吉进博士、副研究员,2000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从事土壤肥料研究推广工作18年,具备丰富的肥料研发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验,先后参加或主持研究项目多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文章30余篇。  相似文献   

17.
刘俊 《科技潮》2007,(6):32-32
秦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肾病内分泌科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2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部级课题2项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1项,目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与“十一五”课题1项,主要从事中医内科肾脏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忠占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8年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从事应用统计(包括生物统计、可靠性统计分析)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实施至今,已有11年了。通过培养一批高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10多年来,他们先后承接了上千项科研项目,承担项目、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大为提高,他们所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得到了社会承认。部分入选人员还获得了“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据不完全统计,入选人员中26人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1人次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取得115项专利。他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2500多篇论文中,有三分之一被SCI、EI收录。科技新星计划的成功依托的是什么呢?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方面的同志。  相似文献   

20.
李彧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多器官纤维化的研究,尤其是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北京市各级各类课题16项。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