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人文素质教育指对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陶冶人文精神,让人辨是非、明道理、扬善举、讲和谐。在体育专业学生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当属人文素质,因此,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素质及素质教育涵义的分析,认为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取其后天性,强调后天的习得、养成和教育性,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结合素质教育对现代教育人才的要求,探索了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编问卷对理工科专业为主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人文知识相对匮乏、人文精神有所欠缺,知行脱节现象比较突出等。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建立人文课程体系并完善教师自身人格魅力,营造校园人文环境氛围,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内化功能和加强养成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创新服务人文素质教育4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要求。21世纪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不仅是精通专门知识的专家,而且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他应该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等师范学校责任更重大,但长期以来高师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严重分离,尤其是高师理科学生人文素养较差,难挑今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加强高师理科人文教育已是一个不容迟疑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高师理科人文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职业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受到一定重视,但仍然存在问题.职业学校应在思想观念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等多种途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董理 《河南科技》2010,(6):36-37
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中,人文素质是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使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洞察社会、通晓人生。提高高校毕业生的人文素质是社会的需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改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中,人文素质是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使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洞察社会、通晓人生。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数学教育也要培养身与心、才智与德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人.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以及个性品质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身素质是体育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正>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加强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同仁的共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于侧重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拓宽知识和培养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的学科群,本文,笔者从人文社会学角度对这一体育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以期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对人才要求将更趋向于多元化,更需要综合型素质人才,而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愈来愈显得重要。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地位1996年,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提出了“现代教育由四大支柱支撑”的现代教育观念: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最后是学会发展。过去,我们习惯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业务教育(智育)和身体训练(体育)看作是教育的全部内容,现在将人文素质教育现为综合素质教…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针对传统高等体育教育存在着的一些弊端,我们应该转变体育教育的思想,重新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探索体育教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确定"选项分层"的教改方案,"选项分层"就是选择项目学生、分层次教学.确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新思想,建立终身锻炼的新观念,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新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从体育的侧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体育教育对学生的终生起到良好而恒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提出时代要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的目的,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才能,形成健全个性特征的教育是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具质量的教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给体育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体育教学能显示出它的独特优势。所以如何利用体育教学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一大研究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学经验深深感悟到中学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应从教师自身的素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生能力的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体育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二、思想教育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关键;三、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四、培养跨世纪的人才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蒲贵福 《松辽学刊》2007,28(2):122-124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偏重于培养体育专业人,忽视了同步进行相关的人文教育.作为国家体育工作的“母机”——体育院,系,应深入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辐射全国,从而提高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素质,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从而使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终身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习惯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教育工作重要环节的高校体育教学应跟上时代对人类高素质的要求,将提高学生健康素质、运动素质、人文素质作为高校体育主要培养目标。在此,探讨我院体育教学,提出个人浅见及思路,以供商讨。  相似文献   

16.
体育统计是体育教育专业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如何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当前体育统计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及学生发展要求,提出了当前体育统计教学改革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考试内容评价方法以及体育统计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等六个方面进行.认为: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位一体;教学内容强化“基础”和“应用”;教学方法要革“故”鼎“新”;课堂组织实施“双主体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科学合理评定学生成绩;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科学主义价值观对高职教育有着负面影响;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唯技术主义教育观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定位的偏差导致人文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未能契合其人才培养规格,缺乏激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一九九五年,国家教委就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并以此来探索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的改革。近两年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已开始成为一部分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对现有的大学理念的反思中,就新的大学理念的特征和内涵,为什么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等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教育改革,涉及到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过程等一系列的配套改革,而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先导。要…  相似文献   

19.
陈迪妹  张存琴  马志成 《松辽学刊》2003,24(1):98-102,105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关注高师学生素质状况,加强素质教育是高师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温州师院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素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21世纪人才素质四个因素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提倡素质教育是思想观念上的一种突破和发展,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模式来倡导。因此有人把高校素质教育定位于面向21世纪的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既然要面向21世纪来培养人才的素质,那么就有必要弄清楚未来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究竟有哪些基本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笔者认为,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从四个方面来认识:①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的均衡和谐发展;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全新知识结构;③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④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