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通过阅兵式,我们基本可以了解朝鲜将怎样在未来的战争危机中生存。有"冷战活化石"之称的朝鲜半岛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上一直有着非同凡响的重要性:它介于中国、俄罗斯、日本之间,地处东北亚的核心,对于中国,是我国东北抵御来自海洋势力侵略的屏障;日本人把朝鲜看做是一支从大陆伸出的手枪,视朝鲜半岛为势力范围,历来把朝鲜半岛作为向中国及整个亚洲进攻的跳板;俄国人则把朝鲜半岛看成是对符  相似文献   

2.
孙茹 《世界知识》2014,(16):36-38
<正>近期,中朝日韩关系的"分化重组"引发广泛关注。习近平主席访韩带来了中韩关系热络,日本宣布部分解除对朝制裁又使得日朝关系走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朝关系和日韩关系的冷淡。这一大范围的关系重组的确罕见,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东北亚形势发展是否到了一个转折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是否生变?笔者认为,中朝日韩关系分化重组代表了东北亚局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客观上有利于打破朝鲜半岛的冷战结构,但是东北亚地缘  相似文献   

3.
<正>8月24日,中韩两国将迎来建交25周年纪念日,时值这两个"战略合作伙伴"因"萨德"问题而陷入僵局之际,也是我们编著的《列国志韩国》第三版即将付印之日。我们不禁要认真审视一下,韩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韩关系何去何从?韩国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小国",主要原因是地处大国"环伺"的朝鲜半岛,深受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域外大国美国的影响。韩国自身也经常强调自身的"三明治"夹心困境。  相似文献   

4.
<正>东北亚作为一个地缘区域,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蒙古国六个国家。东北亚国家之间有着天然的链接与利益的紧密联系,在长期的历史相处与交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北亚情结""东北亚文化"与"东北亚认同"。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和日本曾书同文,结成  相似文献   

5.
<正>东北亚只有五个国家(中朝韩日蒙),但分量极重。美俄两个域外国家又在这一地区"神一般存在"。从全球范围看,东北亚经济引领力最强、政治安全不确定性最高、大国力量集聚和战略博弈强度最大、不同价值观碰撞最激烈。朝鲜半岛是东北亚地缘中心,半岛问题高度敏感复杂,而且东北亚地区  相似文献   

6.
"安全格局"是一个纵向、长时段的概念,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和继承性.东南亚安全格局是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其演变同地区地缘政治、大国在不同时期在这一地区战略力量的投入等因素密切相关.冷战时期美苏等区域外大国都是东南亚安全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和塑造者,东盟国家构建地区安全复合体的...  相似文献   

7.
朝鲜半岛事关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利益,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冷战后,受国内、国际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出现过一些波动,经历了由"亲韩远朝"向"朝韩并重"转变两个阶段.在朝核问题上,俄罗斯的基本立场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建议对朝鲜提供安全保证,使朝鲜放弃核计划.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因,朝鲜半岛局势的任何发展都牵动着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裂并对立的局势成为美国在半岛驻军的最佳理由。美军在半岛的留驻对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使得中国周边局势更加动荡。朝鲜半岛的统一将促进东北亚地区多极化发展趋势并促使美国结束在朝鲜半岛甚至在日本的驻军,这将极大缓解中国东北部的战略压力。为确保中国国家安全利益,中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在朝韩之间的斡旋,减少双方爆发冲突的危险,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 ,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各国 ,特别是大国、强国在制定和实施自己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策略的过程中 ,都非常重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审视国家的对外战略 ,谋求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地缘政治学重新为世人所重视。俄罗斯作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国 ,其对外战略的调整、变化更是与地缘政治密切相关。从地缘政治在俄外交中的传统影响、俄当前所处的地缘政治状况 ,可以看出在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潮日益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普京的东西方平衡外交  相似文献   

10.
<正>朝鲜半岛素有"冷战活化石"之称,由于南北方尖锐敌对和大国的利益纠葛,朝鲜半岛至今没有突破冷战时期的对抗格局,一直在危机与缓和间摇摆,这也成为美国长期保持在朝鲜半岛军事存在的重要原因。自2016年初以来,朝鲜频频发射导弹和进行核试验,更是使半岛安全形势持续紧张。美国以此为借口,采取多重手段,不断加大在韩国的军事力量部署力度。2017年10月28日,美韩两国在首尔举行第49届美韩安保会议。两国国  相似文献   

11.
由谁来领导世界的问题一直是冷战后大国关系的核心。美国一心想独霸世界,而中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则反对美国的霸权行径。1996年大国间谁领导谁的斗争与前两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在三个方面有较为突出表现:一是大国关系进一步从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美国更加意识到,独霸世界的愿望难以实现,开始着手改善与中、俄、日、德四强的合作关系。日本更加明确,只靠经济实力要起世界政治大国作用是不可能的,在世界和地区政治问题上采取了较为强硬的立场。俄罗斯更加认清,政治制度的变更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与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太、俄罗斯发展、日本转向"正常国家"的诉求、朝鲜半岛核危机以及亚投行所牵动的全球经济聚焦,现今东北亚地区已然成为世界各大力量交汇与冲突的中心,大国关系愈加复杂,暗潮汹涌。如何化解朝鲜半岛问题引发的纷争,进而有效构建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延边大学与南开大学于2015年5月10日在延边大学举办了"朝鲜半岛研究2015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世纪之交的朝韩关系与统一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半岛的现状,是二战遗留下的,冷战时又受大国利益作用的产物,现在,冷战已结束十年有余,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朝鲜半岛作为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热点问题,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主客观两方面出发,两国关系得到改善,朝鲜半岛赢得和平是大势所趋,然而,参照越南,德国和中国的统一模式,结合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国际环境来分析,朝鲜半岛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的道路是前途光明而又坎坷不平。  相似文献   

14.
<正>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反复证明着"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这一国际政治颠扑不破的道理。作为半岛局势的中心国家之一,朝鲜的内政走向又格外牵动着该地区的局势走向,2018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再次验证了这个规律。因此,今年朝鲜的"修宪"一经报道就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实际与名义最高领导人合二为一2019年7月11日,朝鲜公布了今  相似文献   

15.
邵冰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26-128
日本与朝鲜是东北亚地区唯一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两个国家。发生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绑架问题",与历史清算、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等成为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核心障碍。日朝间虽就"绑架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但双方却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绑架问题"不仅是日本与朝鲜博弈的重要筹码,也是其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日朝邦交正常化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郭渊 《世界知识》2014,(12):62-65
<正>20世纪80年代,南海开始进入多事之秋。美日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屡次侵扰南海诸岛,制造事端,南海地区再次凸显"边缘地带"特性,南海地缘形势向复杂化方向发展。东南亚某些国家在区域外大国的支持下,继续强占南海岛礁,进行主权造势,中国南海主权受到严重挑战。美国、苏联和日本的立场此阶段南海问题的复杂化与区域外大国的作为有着直接关系。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美国不愿意看到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但基  相似文献   

17.
以2013年9月21—22日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为背景,在深入探讨反思会议上争论的主要政治地理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出目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4个政治地理热点问题:(1)从"综合国家竞争力"到"国家地理竞争力";(2)从世界经济"一体化"到"奥林匹克地缘政治经济运动会";(3)从中国古代"三国之争"方略到世界现代"三个大国博弈"的战略;(4)从国外的地缘战略论到重新发现毛泽东的地缘战略思想.以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为指导,构建了当代中国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和具体战略,认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必须有新政治地理观念、思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方长官的安倍晋三在其著作《走向美丽之国》中提出了"四国同盟"的战略构想。安倍晋三的"四国同盟"战略构想是指在亚太地区构建一个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四个所谓民主国家共同建立的战略同盟。这一同盟具有明显的针对中国的意图,而日本也寄希望于该同盟能够提高其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该文从该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所牵扯到的大国博弈角度出发,就该战略构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96年世界形势的一个突出之处是亚太地区构成了国际事务的主舞台,冷战后出现的多极化趋势在这一地区表现最为明显。美、俄、日、中、东盟等世界主要大国或国家集团在这里展开了角逐与较量。尤其明显的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亚太各大势力都把中国作为对外关系中的主要考虑因素。1996年亚太各大国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是围绕着中国进行的。1.日本对中国施压,导致日中关系变  相似文献   

20.
朝鲜半岛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冷战后这一问题日益复杂化、尖锐化。这与朝鲜半岛地区始终缺乏一个稳定有效的安全机制不无关系。鉴于历史和现实关系,中国在未来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