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象性是汉字根本特点之一,也是汉字创造和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本文从分析汉字构造的意象性入手,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提出尊重汉字意象性、遵循汉字意象发展规律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字本位”观与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教学通常强调言文并重,然而与其他教学要素相比,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字本位”观把汉字当做是书面汉语的基本单位,紧扣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从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着眼来理解词的意义与读音,强调汉字的理据性,以字带动词的学习,重视汉字书写的训练。这样,汉字的形、音、义就能完整地呈现于学习者的脑海中,并由此而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3.
汉语教学通常强调言文并重,然而与其他教学要素相比,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字本位”观把汉字当做是书面汉语的基本单位,紧扣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从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着眼来理解词的意义与读音,强调汉字的理据性,以字带动词的学习,重视汉字书写的训练。这样,汉字的形、音、义就能完整地呈现于学习者的脑海中,并由此而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4.
汉字和图画在起源上是相同的,二者是同源的关系,这是对“书画同源”的合理解释。汉字起源于图画或汉字分化出绘画是对汉字与绘画关系的绝对化,不符合汉字与绘画同源的历史事实。正确认识汉字与绘画的原始关系须做到:第一,史前图象符号释义的平衡;第二,理清汉字与绘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第三,研究角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汉字识别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汉字识别及特征提取方法作了概要性介绍,然后通过对汉字识别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在目前汉字识别领域中应侧重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如何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CAI软件提出了看法和见解。讨论了怎样利用OO方法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来创建适于CAI软件开发的基类和派生类,并具体讲述了教学单元、汉字显示和特技等工具包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笔顺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汉字的一个主要内容,本从分析池字笔顺的规律出发,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汉字笔顺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是用Authorware软件中的显示效果功能来模仿人书写汉字的过程,具有形象动感的特征,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无处不在,汉字无时不在,很多渐渐被人遗忘的汉字字理文化其实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识字资源。探索汉字文化的重要性,提出利用汉字文化识字的教学理论,对于丰富识字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渝 《贵州科学》1997,15(3):215-218
在数据库系统中,由于FoxBase+及其后继软件FoxPro的功能强大与可操作性等突出优点,在MIS系统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西文和汉字处理之间不兼容性,致使其自身在汉字操作系统下,不具备显示矢量汉字,图形和图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程然 《奇闻怪事》2007,(4):16-20
对汉字的研究不能再停留于形、音、义的表层,而需要从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考察。我们发现,汉字既有着与其他文字相同的符号性特点,还有着神圣性、历史性、审美性、生态性、价值性等独特属性,研究这些独特属性,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字的产生具有多源性,一形多实是客观事实。本文分别从今文字、古文字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汉字的名与实的关系着眼,做了一些简要的例析。  相似文献   

12.
邹爱琴 《科技信息》2008,(6):263-263
本文重点说明在临摹性和意象性这一对比项中,英语语法遵循临摹性原则,而汉语语法遵循意象性原则。从语法结构和思维方式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字本位理论和意指语法理论恢复了汉字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核心地位,汉语语法结构的意象性是汉字构形意象性的投射。推理式思维和直觉性思维对英汉语语法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只有实现两种思维方式、两种语言研究传统的结合,才能为补充和修正普通语言学理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王清云 《科技信息》2008,(17):212-212
语文教学应该遵从汉语特点和规律。汉语最根本的特点在于缺少形态变化,根据汉语的这一特点,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应当重视虚词教学;汉语的另一个特点是有着很强的历史继承性,从这一特点出发,必须重视文言文的教学;汉字的特点还告诉我们,汉字教学必须坚持形音义统一的原则而辞形析义.辨音析义。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的比较分析应当是汉字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中国书法的酵母。"象形"是中国汉字构造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作为具体事物运动的初级抽象,具有指事、形声、会意等基本功能。书法是汉字的最高表现形式,随着汉字字体的发展和演变,汉字的象形性与具象性亦随之淡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书法的表现形式中依然保存着汉字象形性的一面,其自觉意义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其表意性反映了汉字构造,社会进步,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痕迹学习和使用汉字,要遵循汉字的构造规律,尊重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准确完整地探寻汉字的表意性。那种盲目的,个人的消极行为是对汉字的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16.
汉字在创造过程中,具有客观事物或想象的影子,是人们在“物象”的基础上“由心灵创造出来”的。透过汉字形体可以窥测到蕴涵其中的飞扬灵动的古老的汉文化信息。汉字构形具有意象的直观示意性、构件结体的整体化合性、字形结构组合的辩证性。研究汉文字的这些特性,不仅能使我们感悟到汉字构形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看到汉字所深蕴的古老灿烂的精神文化光辉。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小学识字教学注重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的理论依据,综述了以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为基础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提出了以汉字的字形结构及其认知规律为基础的小学识字教学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8.
韩伟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04-106
汉字形体教学是一门人文性特点十分显著的学科,其中字形文化集中体现了人文精神,具有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浸润学生灵魂深处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汉字中那些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科学规划汉字教学体系,调整其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启迪,逐渐形成心理积淀,形成文质相宜的人文素质,实现“以文教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基础。我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对于汉字的学习,学习基础是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牢记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小学生初学汉字,基本上是在画字,照猫画虎,笔画和笔顺并不规范,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和培训。  相似文献   

20.
我们利用汇编语言和C程度开发了《虚拟实验室》中文虚拟仪器实验平台,为了使该实验平台适合各类机器平台,提高系统的实时测控性,同时保证虚拟实验平台能正确的显示汉化软面板并打印汉字,我们在系统中加入了汉字库和汉字调用程序模块,经实际运行证明,该汉字调用程序及整个中文实验平台可在DOS6.0以上及WIN95/98的操作系统中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