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核弹的工作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怀勤 《天津科技》2004,31(6):33-34
8月27日,“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因举办这次展览而引来了众多的观众。展览首次以模型的形式公开展示的我国研制的原子弹和氢弹,特别引人注目。事实上,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不仅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和核导弹  相似文献   

2.
1964年10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到氢弹爆炸试验成功,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是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一成就为中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两弹一星”精神。  相似文献   

3.
朋友,你知道邓稼先吗?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堪称我国“两弹”的元勋。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是我国核工业创建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加强我国国防力量、保卫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原子弹、氢弹都是核武器,而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和聚变时放出的能量来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按照运载工具不同,有核炸弹、各种导弹核武器、原子炮弹、核鱼雷、核地雷、核火箭炮弹等类别,但若按构造原理分类,只有原子弹(包括加强原子弹)和氢弹两种。  相似文献   

4.
1918年8月3日,江苏省吴江盛泽镇一个商人家庭,迎来一个非同寻常的小生命。这个小生命就是后来成为核武器技术专家、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程开甲。是他,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是他,创建了核武器试验所,成功地设计并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等  相似文献   

5.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三十多年过去了,试验全过程中的困难、艰辛、风险与酸楚,时时犹在眼前。从蛛丝马迹中探索氢弹的奥秘 自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成功地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后,科学技术人员激发出向研制氢弹奋斗的极大热情,但当时也只知道氢弹的一般原理,即用原子弹当扳机,先将原子弹起爆,爆炸产生的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将使氢弹的热核材料产生剧烈聚变,释放出更大的原子能,使温度和压力极度升高,因而产生更大当量的爆炸。但更深层次的原理和…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1999,(11)
毛泽东曾说过:没有那一声巨响,就没有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距今35年前的1964年10月16日,在我中国大西北的戈壁滩上,一声巨响震撼了五洲四海,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提前实现了毛泽东在1958年6月关于"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的预言。"两弹"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振我军威,扬我国威,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全国沸腾了!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我国研制原子弹、发展核事业的光辉历程。截至1984年,我国共进行了29次核试验均获成功,其中包括第1颗原子弹和第1颗氢弹。  相似文献   

8.
,8月4日东京各界一 万五千人在隅田公园 举行集会,欢迎各路.和平大游行队伍。妇出席大会的中国代表 团答谢日本代表对他, 俩的热烈欢迎。第八届禁止原子弹氢弹大会$新华社~~  相似文献   

9.
灾害 1954年9月24日,有一个普通的日本妇女含着满眶的眼泪对一群新闻记者说:“不要再用原子弹和氢弹。”这个女人名叫久保山铃,她是在知道她的丈夫被美国氢弹夺去了生命之后说出这句简短而有力的话的。这句话包含着多么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啊!它表达了日本人民、也是全世界亿万人民的悲愤的控诉,体现了他们的善良的愿望。从此以后,“不准再投原子弹”的歌声响徹日本的每一个角落,鼓舞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中央情报局是知道以色列的底细的,它估计以色列有100件核武器,有的专家估计它有300件或更多的核武器,其中包括一些低当量的中子弹。据透露,这些核武器包括核炮弹、核地雷和飞机投掷的原子弹。氢弹也已经研制出来了,有一种氢弹已小型化到可装进手提箱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无线电遥测技术,是伴随着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而发展的新兴科学技术,是研制火箭、导弹、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原子弹、氢弹极为重要的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军事春秋     
常见的七种核武器原子弹:它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了杀伤破坏作用。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裂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甚至上千倍。  相似文献   

13.
一原子能问题上的两条路线天才的科学家们为增进人类的幸福而发现了原子能。如果我们把原子能的热力使用在工业和农业上,就可以产生钜大的动力从而使工农业获得钜大的发展。但是,如果把原子能用于制造原子弹氢弹来毁灭人类,那么它就带给人类很大的灾害,造成大规模的死亡和毁灭。坚决主张禁止原子武器、和平使用原子能为人类增进福利——这就是苏联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从广岛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所一贯坚持的路线。坚持要把原子能用于制造原子弹、氢弹来大规模毁灭人类,并以此作为“实力政策”的王牌和讹诈恐嚇的资本——这就是美帝国主义和它的夥伴们实际上遵循的路线。关于原子能问题的这两条路线的斗争已经进行了九年了。早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苏、美、英外长莫斯科会  相似文献   

14.
正朝鲜就是要建立核威慑力2016年1月6日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意味着它在违反联合国涉朝核问题决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朝此次核试后,与朝核问题利益攸关的国家进行了多次实测,没有得出朝成功试爆了氢弹的结论,白宫发言人更是公开表示怀疑。各国专家多认为,朝并不具备拥有成熟制造氢弹技术的能力。有美国学者称,朝此次试爆的可能是介乎核弹和氢弹之间的"加强型原子弹",有虚张声  相似文献   

15.
这是日本已故的三池矿工作曲家荒木荣创作的《地底之歌》中迸发出的日本劳动人民表示抗议的强音。无论是在痛悼由于美帝国主义试验氢弹而遭惨死的日本渔船船员久保山爱吉的纪念集会上,无论是在祝贺第十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的胜利时,无论是在反对日美“安全条约”的示威中,还是在要求美帝国主义归还冲绳的抗议集会里,日本劳动人  相似文献   

16.
8月5日到8月7日在日本广岛胜利地举行的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当前的统一行动的决议》、《关于展开国际共同行动的呼吁书》和《关于加强救援原子弹受害者运动的决议》等三个文件,对于反对美帝国主义战争政策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次世界大会是在极其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下举行的。一方面日本人民反美爱国正  相似文献   

17.
核武器家族自从1945年诞生以来,已经“三代同堂”啦。可是前两代——原子弹和氢弹破坏力太大还污染环境。谁也不敢轻易拿它们往别人头上扔。核武器成了专门用来吓唬人的“稻草人”!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科技潮》2012,(1):5
"我国当代科研人员的胆识与气魄已不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研人员,普遍有‘缺钙’的毛病。老一代科研人员敢于造原子弹、氢弹,可是现在一些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  相似文献   

19.
<正>有核武器专家指出,目前的氢弹构型只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中国的于敏构型。而于敏构型比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中国第一颗氢弹的体积比美国的要小。这是因为于敏院士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有一身特殊本领。(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回忆:"1966年在上海做氢弹理论实验,计算机不断吐出纸带,上面记录着氢弹每个时间、空间点的变化。于敏一眼就发现,从某个点开始,纸带上的数据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近300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特别是20世纪,科技进步非常快,人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明,比如电脑、电视、原子弹、氢弹,一直到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人类登月和克隆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