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持人的话     
舞鹤是当代台湾重要的小说家,1951年生于台南,毕业于成功大学,早在大学期间就发表了引人注目的小说.但是在1981-1990年间他完全放弃发表创作的生活方式,闭居在淡水整整10年,在读书和思考中度过自己生命中最宝贵也是最活跃的一段年华.90年代复出后他的创作成为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他的作品数量上不算很多,但几乎每一篇都凝聚了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经历的痕迹.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一篇小说好像是一段时间的小小纪念碑.<牡丹秋>是六○年代末大学时期的纪念碑.<微细的一线香>是府城台南的变迁之于年少生命成长的纪念碑.<逃兵二哥>是当兵二年的纪念碑.<调查:叙述>是二二八事件之于个人的纪念碑.<拾骨>是丧母十九年后立的纪念碑.<悲伤>是自闭淡水十年的纪念碑.<思索阿邦·卡露斯>是在鲁凯好茶三年经验的纪念碑."(<拾骨·后记>)依此说来解读<悲伤>,可以看到作家10年自闭淡水的心路历程,也似乎可以看到作家心目中的淡水形象.他最近又创作了长篇小说<舞鹤淡水>,但远不如<悲伤>那样精彩.  相似文献   

2.
<悲伤>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我"的叙事;一条是"你"的叙事,两条叙事线索先是平行发展,后来在疗养院合二为一.在文本中除了这两条叙事线索外,还有一类叙事:注解.注解作为叙事并不只是上述两条叙事线索的补充,而是开拓了另外的叙事空间."我"的叙事与"你"的叙事在小说中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对比:无用与干的对比,隐退与进取的对比,冷漠与激情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3.
舞鹤作为台湾20世纪90年代一个特殊的现象,其个人生活的"特立独行"和"孤绝""隐居"及其小说<悲伤>特殊的也即非常规的叙述话语,如不合语法规范的语句和自造语词等,以及小说的中心主题,都表现出一种自觉的反理性、反秩序、反系统化的倾向,而作者对于本土文化、远离工业文明的淡水小镇的眷恋,对于人的原始自然力的肯定,似乎可以把他归入中外浪漫主义者的家族;但是,工业文明和处于现代化与非现代化之间的政治权力意志,合力将人生存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摧毁,变成了令人恐惧的怪物和肮脏的"粪坑",人,不论是作为颓废者的叙述者"我",还是具有野性的原始生命力的"你",抑或是作为知识分子的"鹿子",都成了"漂的一代","飙的少年",灵魂无所依托.  相似文献   

4.
读舞鹤的小说首先会感受到阅读的障碍.障碍一在于小说中的台湾方言.不仅是词汇,还有方言中保留的大量文言句式,都成为舞鹤叙事的直接语言.二是叙述者身份决定的非常规叙事方式.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类似呓语与狂想的叙述,枝蔓、夸张、怪诞、无理性,同时,叙事场景的突兀跳接、对性与死亡的渲染与想象,还有作为一种延伸的文本而非通常意义上的注释,都远遁于我们的阅读习惯之外.但这里的障碍并非对于阅读的拒绝.恰恰是这障碍成就了小说的穿透性,同时成为阅读者进入文本世界与作者内心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论语>概念词的正确解读是<论语>翻译的基础.词义的解读应以语境、互文性参照、查阅比对他人集注为依据.<论语>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翻译时既要保留其哲学文本性质,又要保证译本的可接受性.概念词的翻译应以"直译"、"音译"为主.  相似文献   

6.
丧葬是中国古代庄严且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礼俗仪式.处于"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十分重视丧葬礼俗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在<论语>中都有所体现.涉及丧葬礼俗的言论显示了圣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愿望,也渗透着儒家礼、仁、孝等核心思想.梳理<论语>所见之丧葬礼俗,研究它与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文本和孔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含义是正确翻粼论语>的前提和基础.语境、互文性参照、查阅比对他人集注是确立文化负载词词义的依据.<论语>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翻译其中的文化负载词时应既要保留其哲学文本性质,即"学术性".又要保证译本的"通俗性",做到"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花腔>的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花腔>的出众之处不完全在于文本作者得意、论者激赏的"先锋性"的两套叙事话语体系的设置,更在于通过调用"真"的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智慧对历史话语权的质疑和对"红色"知识分子荒谬人生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9.
今本<古文孝经>孔传流传过程曲折复杂,非日本人伪造,应是魏晋时期所流传的注本,即<家语后序>中所说的"孔安国传"本.从对史籍的记载著录、文本的体例风格等方面分析,此书非孔安国个人所著.考诸孔安国后人对<孝经>的传习,关于<古文孝经>训说的史载及其和<孔子家语>、<古文尚书>两书序言的联系,该书最可能成于孔家学者众人之手,当与汉代孔氏家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晌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一 人们说话,不只是和幻觉、和未来、现在、过去,不只是和生者、死者和未出生的人,它还是和一个有生命与无生命世界的对话,是有关看得见看不见事物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共处,一种遗忘.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是另一个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已变成自己,它还是在遥远的地方.它永远在禁闭之中,在忧伤的栖居中,是一种奇特的与人们自身的对话,并因引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无法质问人们经验的同一性.交流者可以说,人是双重性的生灵,在所有生灵的对话中,谈话与瓦解、漂流与回归构成了心理上的另一种历史,一开始就倾向于一种无边界的精神生活,它存在于天地之间,和人们悲伤的散居同在,和人类最后的存在疆界相毗邻,它的存在充满着虚无.  相似文献   

11.
川端康成似乎对镜子有着特殊的情结,<雪国>就是以一段著名的"暮景镜"开场.<现代日本文学史>就指出:"<雪国>通过'暮景'和'晨景'两面镜子将岛村引入虚无的回忆."此外,南京大学沈俊发表在<日语知识>2002年第8期的<川端的「镜世界」>也详细阐明了这一观点.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从主客观等方面对川端文学的代表作品<雪国>、<古都>中"镜子"作用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镜子"正是川端文学达到虚实合一这一境界所借助的媒介.  相似文献   

12.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格位和数的区别.对<诗经>和<论语>中的"我"在格位和数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古就有"以史为鉴,以友为镜"的说法,西方也早在两千多年前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如何去交朋友,由此可见,朋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论语>作为我国最早的教育范本,堪称国学经典,其中也有不少的关于教我们如何去交朋友的论述.本文将通过对<论语>中有关朋友的话题的分析,来探讨孔子对怎样交朋友以及与朋友如何相处的"朋友之道".  相似文献   

14.
刘心竹 《科技咨询导报》2011,(13):160-160,162
<论语>的众多英文译本中,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本较有代表性.本文主要探讨这两个译本对"礼"的涵义的英译,分析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以及这两个译本的闪光点和一些误译之处,以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礼".  相似文献   

15.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对孔子弟子梁鳣均有记载,但对其年龄的记述却存在分歧.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可知,<家语>关于梁鳣"少孔子三十九岁"的说法更为可靠.<家语>中对梁鳣和商瞿"出妻"的记载表明,不仅两汉时期存在大量"无子出妻"的情形,在先秦时期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16.
勃莱特·阿施利是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主人公.长期以来,她被评定为"魔女"和"坏女人".本文以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文本为中心,对勃莱特·阿施利这个女性形象作重新分析,指出她实际上是海明威笔下父权社会里的一位具有反叛意识的不幸受害者.  相似文献   

17.
关于《悲伤》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陈思和舞鹤是当代台湾重要的小说家 ,1 95 1年生于台南 ,毕业于成功大学 ,早在大学期间就发表了引人注目的小说。但是在 1 981 -1 990年间他完全放弃发表创作的生活方式 ,闭居在淡水整整 1 0年 ,在读书和思考中度过自己生命中最宝贵也是最活跃的一段年华。 90年代复出后他的创作成为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他的作品数量上不算很多 ,但几乎每一篇都凝聚了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经历的痕迹。用他自己的话说 :“每一篇小说好像是一段时间的小小纪念碑。《牡丹秋》是六○年代末大学时期的纪念碑。《微细的一线香》是府城台南的变迁之于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视野融合是接受美学的另一条重要原则。译文一旦形成,只有在目的语读者能动地参与中文本才有意义。目的语读者接受文本,也就是译文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价值实现、文化增殖的过程。在对外宣传文本翻译的活动中,只有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才能实现该文本的审美追求。以福建土楼...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学中,递归指的是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者层层嵌套.以"丘奇-图灵论点"为基本构想,文章从语言学角度探讨了史诗<格萨尔>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递归结构,并分析了史诗<格萨尔>语篇递归结构具有可选性和无限性两个特点,探讨了<格萨尔>说唱艺人语言认知过程也是一个递归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