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玉米淀粉废水中的微生物及其净化淀粉废水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可作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优良营养物质.其中自然生长着多种细菌和酵母菌,这些微生物在以玉米淀粉废水为营养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净化了淀粉废水.废水中的微生物与白地霉共同作用可比单独使用白地霉净化废水时的COD去除率提高28.83%,净化后的废水pH值平均为7.08.  相似文献   

2.
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的试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其培养白地霉不仅可以净化玉米淀粉废水,还可以收获有用的菌体蛋白.研究表明当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废水的最佳条件为:不经灭菌处理的废水中添加0.1% KH2PO4、24 h振荡培养白地霉时,玉米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为 90 % 以上,每吨玉米淀粉废水可收获干燥SCP 1.6 kg 以上,净化后废水的pH值为7左右.  相似文献   

3.
应用好氧微生物白地霉和拟内孢霉净化玉米淀粉生产废水,并生产出有用的SCP,玉米淀粉废水中溶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玉米淀粉废水的资源化与净化效率,在相对充足氧气的试验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12h内即可达83.7%,同时每吨废水生产SCP1.652kg。  相似文献   

4.
徐发凯 《甘肃科技》2012,28(3):55-56,21
玉米淀粉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 EGSB)处理玉米淀粉废水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介绍了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活性污泥法处理玉米淀粉废水工艺,并探讨了沼气利用对工艺运行成本的影响.EGSB+活性污泥工艺对废水中的COD、SS和氨氮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外排废水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 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是玉米淀粉废水处理的适宜工艺.  相似文献   

5.
混凝法处理淀粉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雪灵 《科技信息》2010,(27):415-415
研究了混凝剂的种类、投加量、混凝PH值及沉淀时间对木薯淀粉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在选定实验条件下,用聚合氯化硅酸铝铁(PSAF)作混凝剂,木薯淀粉废水COD去除率达88%以上,为废水的后续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与Fenton高级氧化技术联合处理实际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超声波与Fenton试剂联合作用时,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极短时间(10μs)内形成空化气泡会发生空化现象.由于玉米淀粉浓度较高,在超声作用时有机物更容易发生碰撞,产生较多的自由基,使玉米淀粉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最终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通过单独超声实验得到最佳的超声时间为150 min,超声波频率为45 kHz,超声波功率为200 W,pH值为3;通过超声与超声-H2O2联合的对比实验,得出H2O2最佳投加量为40 mmol/L;通过单独加入Fenton试剂与超声-Fenton联合的对比实验,得出FeSO4最佳投加量为8 mmol/L.在最佳参数条件下,超声-Fenton法处理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其COD去除率可达到92%.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废水pH值、温度、活性炭粒径大小、固液比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玉米秸秆活性炭去除废水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条件下,废水为中性时有利于活性炭对COD的吸附,且活性炭粒径越小,环境温度越高,吸附时间越长,固液比值越大,废水COD的去除率越高.玉米秸秆活性炭去除废水COD的最佳条件为:废水pH值为7.0,温度为30℃,活性炭粒径为120目,固液比为2 g/100 mL,振荡吸附时间为60 min时,COD的去除率为78.4%.  相似文献   

8.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在利用酵母菌净化此废水的研究试验中,向废水中添加无机盐,可明显提高其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淀粉为原料制备出一种改性淀粉除油絮凝剂(MSOR),并利用模拟含油废水试验了其除油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9,温度为65℃时,每升模拟含油废水中加入22.4mg MSOR,静置30min就能使废水中的油、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2%、95.7%和97.1%.通过不同絮凝剂处理效果对比试验及对餐饮废水和地沟油废水处理试验发现,MSOR处理含油废水的絮凝性能明显优于其它的絮凝剂,可用于石油及其他含油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研究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色度和COD的去除率,考察了温度、pH值和活性炭量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量是脱色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室温下.初始浓度为250mg/L时,处理酸性品红、碱性品红、活性黑B-133染料废水的活性炭最佳用量分别为0.8%、1.0%、2.0%.脱色率均在97%以上.COD去除率分别为63.28%、95.66%、84.6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玉米、土豆和番薯等蔬果类浸出液在景观水体原位生物修复中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蔬果类浸出液能促进水体中微生物生长,加快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添加10 m g/L的玉米浸出液,模拟废水中的COD最终去除率增加了12.37%,并且混合浸出液对微生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单一组分。在景观水体的原位生物修复中,投加玉米-土豆混合浸出液,COD、NH3-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6.01%、8.05%和20.59%,取得了一定的生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经过电解预处理的氨基乙酸生产废水进一步采用UASB-SBBR工艺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UASB启动阶段,接种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后,在调节进水水质、合理控制进水COD质量浓度的条件下培养驯化,厌氧颗粒污泥能适应降解氨基乙酸废水水质,UASB的COD平均去除率达到60.8%;厌氧出水再经SBBR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可降低到150mg/L以下,COD平均去除率为96.1%;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于25 mg/L。  相似文献   

13.
The slightly polluted wastewater from oil refinery contains some COD, oil pollutants and suspended solids (SS). A small-scale fixed film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process was used to treat the wastewater. The influences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air/water volume flow ratio and backwashing cycle on treatment efficienc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the BAF process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HRT of 1.0 h, the air/water volume flow ratio of about 5 : 1 and the backwashing cycle of every 4-7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oil pollutants and SS was 84.5%, 94.0% and 83.4%,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of COD, oil pollutants and SS was 12.5, 0.27, 14.5 mg·L^-1,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AF process is a suit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method to treat the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行设计的脉冲布水器,建造脉冲水解酸化-A/O(厌氧好氧工艺法)中试装置处理实际石化废水。水解酸化池和A/O的容积分别2.6 m3和3.9 m3;脉冲布水器的频次为10次/h;A/O池污泥龄25 d,污泥回流比100%,温度15~32℃。反应器稳定运行近7个月的结果表明:尽管进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波动较大,但出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保持稳定。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458±107)mg·L-1,系统COD去除率为80%,其中脉冲水解酸化池(PHA)的COD去除率为29%。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35.9±11.3)mg·L-1,系统氨氮的去除率为86%。UV254和TN的平均去除率约为58%,TP去除率可达86%。PHA泥水混合良好,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比进水提高近1倍,BOD5(5天生化需氧量)/COD值比进水提高35%,显示其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并可提高进水的可生化性。I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主要的优势菌群,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上。在属的水平上,Anaerolineaceae和Clostridiales在水解酸化池中丰度较高;A/O池中丰度较高的菌属为Flexibacter,Thiobacillu,Nitrosomonadaceae和Nitrospira。通过反应器各段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共同作用,石化废水中复杂的有机污染物得以有效降解。结果表明,脉冲布水水解酸化-A/O工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并可应用于其他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食品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以考察其对整个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兼氧/好氧与膜生物反应器组合(A/O MBR)对食品废水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6%,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1%,对浊度的去除率基本达到100%.试验证明,投加粉末活性炭的A/O MBR,在去除NH3-N和COD方面均优于没有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情况,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16.
感潮河地区不同排水体制中污水有机物浓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受感潮河流影响珠三角某城市的不同类型污水进行了有机物浓度调查,推算出该城市污水的COD浓度约为272mg/L。不同排水体制中污水有机物浓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分流制管道中污水COD浓度(平均191mg/L)显著高于合流制管道中污水(平均137mg/L)。合流制管道中污水COD浓度随河水水位升高而降低,呈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432。分流制管道中污水COD浓度与河水水位无相关性。在感潮河流影响的地区分流制较合流制更能阻止河水进入污水管网,能保证进入污水厂的污水COD浓度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分流制更适宜作为该地区的排水体制,该结果为珠三角地区排水体制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效藻类塘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高效藻类塘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水力停留时问为夏季4d、冬季8d.结果表明:高效藻类塘出水化学需氧量(COD)的质量浓度受藻类生长影响较大,但出水溶解性COD的质量浓度比较稳定,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为93%,氨氮主要通过硝化、挥发和生物同化吸收三种途径去除.塘内磷主要通过沉淀去除,总磷平均去除率在50%左右.冬季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对保障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是有效的.高效藻类塘用来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两级水解酸化-FCR系统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级水解酸化-FCR系统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色度、NH3-N和苯胺等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最佳水力停留时间时脱氮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HRT为30h时,系统COD、色度、TN、NH3-N和苯胺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3%、81.9%、79.9%、98.1%和74.8%,出水满足《GB 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去污脱色效果,脱氮效果尤其显著,可应用于中、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序批式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序批式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曝气量、冲击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HRT为6h、气水比为20:1的条件下,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对COD105~565mg/l、NH3—N7.2~32.6mg/l的生活污水,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和97%;在一定范围内,冲击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