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传统武术伴随着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解决了社区体育发展和我国老年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本文对社区内开展传统武术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拓宽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和指导社区传统武术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雯艳 《科技信息》2009,(7):175-175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当今传统武术的现状及影响传统武术的发展因素,对传统武术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对扩大传统武术在国内外的影响,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武林大会”对传统武术商品价值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视“武林大会”的成功播出,促进了传统武术商品价值的开发。在商品社会,传统武术与竞技体育一样具有商品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传统武术的商品性,并对“武林大会”商业化发展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武林大会”在还原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推进中华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历史上的"抑武"和"扬武"现象进行了探索,并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当前传统武术发展低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传统武术只有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广下,通过大力挖掘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举办各种赛事;提高获胜者的社会地位等办法,使学习传统武术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武术才能走出低谷,从而达到通过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等优秀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传统武术特点等相关资料的查询以及对传统武术在中学中开展的优势进行分析,并且深入阐述了传统武术较一般体育项目的开展优势,提出在中学体育课中开展传统武术的设想,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思路,同时也为中学体育课的开设增添了一份选择。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华传统武术与宗教文化广泛联系的客观实际,立足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多维视角,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苗族传统武术的宗教文化依托进行研究认为,融合了巫术、宗教文化及部分民俗的苗族宗教文化曾在苗族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为苗族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依托。宗教文化对苗族传统武术发展环境、武术技击动作、套路、功法及武术风格的形成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也进一步促进了苗族传统武术习练心理及武德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武术技法的传承人作为中华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实体,不仅是传统武术传承中的核心,也是新时代传统武术发展世代相传连绵不绝的坚实力量与纽带。现阶段传统武术所面临的窘境与困惑,其传承人也面临的时代危机,如何对传统武术传承人进行保护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126-12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高校与民间传统武术组织的科研联盟,推动竞赛模式的创新和传统武术的科学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淮北市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市的民间传统武术经历了从传入、发展到流失的兴衰过程,民间传统拳械从兴盛时的101种锐减至目前的不足20种,传统武术在民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小。通过分析民间传统武术流失的原因,就淮北市民间倍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崔惠  刘明龙 《科技信息》2011,(10):I0244-I0244
本文在对武林大会节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武林大会对传统武术的作用,并结合传播学基础理论对武林大会受众和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为武林大会的传播和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传统武术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作了研究,总结出中国武术发展的几大趋势:保健养生与竞技技击双轨不断发展、竞技套路观赏性水平不断提高、武术研究科学化、武术运动国际化和武术运动与经济结合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健康已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武术健身将发挥其自己独特的健身保健作用,并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健身武术必将与现代社会在生态意义上的健康意识相结合,形成现代意义的健身体育,真正意义的“防”与“养”与“健”与“寿”的传统健身功能发展。传统武术在人类健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健康意识与传统武术在健身中的优势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武术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的角度看,技击是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尽管进入近代以后,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永远成为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可是在当今的竞技舞台上,不论是貌合神离的套路运动,抑或戴上护具的散手运动,都给中国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对传统武术的汲取。只有这样,武术才能在历史的交叉点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随着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良好契机,武术将焕发出更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影视武打片与中华武术虽同样借用武术攻防动作作为表现手段,但却分属影视艺术与体育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其艺术特点和武术特点进行阐述,对两者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中国武术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折射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光彩.然而由于中西方体育在源流上的差异,至今中国武术也未完全融入世界体育的殿堂.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入手阐释了中国武术的内涵,以期向着打破封闭、促进交流、最终求得和世界体育和谐共处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范畴发展视域下,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价值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传统武术由最初单一的搏杀技击价值后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逐渐发展成为集“搏杀”技击、养生修身、观赏娱乐、文化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系;而竞技武术则在西方“费厄泼赖”文化影响下质变发展成为一种“技击”游戏,提高了观赏娱乐价值,却几乎丧失了养生修身价值,文化根基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武术教学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结果表明,目前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中存在着只注重套路的学习,缺少武德教育、武术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和武术教学内容不适合公共体育课等主要问题.基于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公共体育课中武术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阜阳传统武术的历史与传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选定安徽省阜阳市作为传统武术发展历程与现状的研究地,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的研究,发现阜阳传统武术与其他地方的传统武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也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正面临着人亡拳息,人去艺绝的濒危现状.建议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加强对传统武术的保护力度;制定并实施对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命名、表彰,传承人认定工作;运用相应措施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