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三年9个品种(系)比较,可以看出1304、822、系550具有早熟丰产,抗病性强等特点。平均比对照增产,适合本地区种植.其它几个品种(系)增产幅度不大,而且生育期较对照推迟5-10天。  相似文献   

2.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新疆栽培的5个红花品种(系)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954017品种综合性状最好(r=0.8470),958060次之(r=0.7640),958039综合性状最差(r=0.6200)。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3种类型11个小麦品种(系)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粒型品种(系)的叶绿素(a b)高峰出现早,且生育后期下降快;小粒型和大粒型品种(系)叶绿素(a b)高峰出现较迟。为同类型品种(系)叶绿素(a/b)值在整修生育期呈下降趋势,中粒型品种(系)的chl(a/b)均低于另外两种类型品种(系)。高产品种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高值期持续时间长,叶绿素(a/b0低。多元相关分析表明,在籽粒灌浆期,叶绿素(a b)值呈显著负相关;叶绿素(a b)值与旗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小麦育种上应选择生育后期叶绿素(a b)较高,叶绿素(a/b)值低,且旗叶面积相对较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14个油用向日葵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4个油用向日葵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进行评价.加权关联排序为:S27>F53>Y-85>Y-86>TO12244>F60>Y-103>Y-82>Y-78>Y-102>诺葵212>Y-87>Y-81>Y-101. S27在所有参试品种(系)的田间产量表现较好,排在第2位,含油率排在第3位,结实率排在第2位;F53虽然产量只排在第3位,但花盘直径、结实率、百粒重均排在第2位;Y-85在所有参试品种(系)的田间产量表现最好,排在第1位;Y-87产量较低,排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倒数第4位,含油率是所有参试品种(系)中最低的;Y-81,产量较低,排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倒数第2位;Y-101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产量最低的.S27、F53、Y-85油用向日葵品种(系)的加权关联度较大,说明这3个品种(系)的综合性状优秀,适合生产推广;Y-87、Y-81、Y-101加权关联度排序靠后,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青海省不同来源114个小麦品种(系)品质得分、高分予量麦谷蛋白亚基构成、等位基因不同亚基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系)间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引进品种和当地培育品系亚基组成多于其他品种,而当地培育品系的分布最均匀;在A1位点上N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在D1位点上2+12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共有25种亚基组合,国外引进的小麦品种和当地培育的小麦品系亚基组合类型明显多于其他品种,(N,7+8,2+12)组合的出现频率最高;品质平均得分当地培育品系最高(6.40)。  相似文献   

6.
应用形态标记对籽瓜品种(系)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籽用西瓜的8个品种(系)西瓜种内的其它4个西瓜品种(系)选取14项形态标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其中Q型聚类的结果分别对应用于西瓜种的不同亚种,变种,与前人报道的基本相符;R型聚类分析表明了所选形态标记的独立性和正确性,从而验Q型聚类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科技》1997,(1):1-4
为审定冬小麦新品种(系)在本地区的生产性能,设计本试验。本试验采用8个冬小麦新品种,采取随机排列,小区试验,在本地区5个单位同时进行。还过各点汇总产量进行显著性分析,排出了参试8个品种(系)在本地区生产性能序列。  相似文献   

8.
王波  万字 《榆林科技》2007,(5):51-51
一、试验目的 针对我区水稻生产中存在品种混杂,病害严重,产量下降的实际问题,通过引种观察试验,初选出适宜我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各参试品种各性状的关联系数εi(k)及磁联度ri对棉花品种作出了综合评价,改变过去仅就品种产量分析的局限,分析结果,3399品系综合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法,分析了青海省不同地区同一品种和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系)的春小麦籽粒醇溶蛋白电泳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同一品种的电泳图谱一致;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系)间的电泳图谱差异显著,并显示出各自特独的谱带组合。证明麦醇溶蛋白的组成完全的组成完全由遗传决定,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大麦新品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大麦试验资料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主要性状与理想品种性状之间的密度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与理想品种性状的关联程度依次为SD96-4〉Morrison〉B1202〉Kinu〉SD96-7〉SD89-2法瓦维特(CK)〉Bonous。此结果与品种(系)实际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从1989-2000年,用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分别与224-2杂交并回交;用T89-6与优质品种(系)复合杂交,分别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恢5,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油菜新组合“杂9505”。经过5年市、省区试及长江中游片多点大面积平等 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品质分析,表现为优势高产,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耐)病、抗倒伏等特点。2001年2月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湘杂油3号”,列为优质杂交油菜推广良种(组合)。  相似文献   

13.
5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为母本,8个主要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小穗,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粒重7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南疆地区长绒棉第六轮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基因型分组方法,对参试的9个品种(系)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新品系91-255表现较好的丰产稳产性,。新品系91-442、K-107、K-106和873115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小麦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1997-1998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春水组10个品种(系)的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描术客量化评估,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参试品种(系)的优劣,笔认为,与等权关联度排序相比,加权关联度排序的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品种产量等钦个性状的实际表现;构造参考品种和赋予不同性状以不同权重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多样性、多层次、多用途稻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夯实良种基础.进一步优化水稻种植结构。着力提高稻米品质、产量和种稻效益,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促进全省水稻生产的发展。由省种子管理站主持。各育种单位提供新近育成的优异品种(系)组成2003—2004年云南省中北部水稻良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十一个:滇粳优5号、滇系12号、滇系14号、滇系15号、凤稻19号、凤稻20号、会粳4号、沾粳16号、武凉48、曲1、银光。其中银光为共同对照种。昭通市农科所、曲靖市农技推广中心、武定县农技中心、永胜县农技中心、大理州农科所、保山市农科所、晋宁县种子站七个单位承担试验,  相似文献   

17.
楼兰一号苏丹草(Songhum Sudanensr(Piptr)Stapf.CV.Lorlan N.1)系采用改良混合选育的方法。经品种比较、区域、生产、耐旱、耐盐碱及良种繁育研究育成。本文叙述了该品种的育种全过程、特征、特性和经济性状、增添了种质资源,提供了优良草种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小穗位及粒位角度,探讨了青海高原地区四个春小麦品种(系)籽粒增重过程中的形态和重量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中部与上下部小穗籽粒的长宽和干重,或有本质差异,或因环境条件影响而产生差异,或无显著差异,同部位小穗不同粒位间籽粒长度,干重的变化也呈同样状况,因此,我们可以培养新品种,并培养栽培措施影响其发育过程,尽量减小中部与上下部,不同粒位间籽粒的差异,加强其发育过程中的同步性,物质供应的  相似文献   

19.
希夫碱系化合物的合成及SHG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芳胺与芳醛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2个希夫碱系有机化合物。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结果表明:12个希夫碱系有机化合物的最高吸收波长都在紫外区内。随着芳环(A)取代基供电性的增加,芳环(B)取代基吸电性的增加,希夫碱系有机化合物的吸收波长红移。采用固体粉末方法测试了合成产品的SHG效应,结果发现其中4个品种具有SHG活性。  相似文献   

20.
光周期敏感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用属D^2型细胞质粗厚山羊草(Aegilopscrassa)、牡山羊草(Ae.juvenalis)和瓦维洛夫山羊草(Ae.vavilovii)分别与普通小麦(Tr.aestivum)品种鄂恩1号、NPFP和白皮224连续回交进行核转换组配的9个异质系(即核质杂种)和核供体品种鄂恩1号、NPFP和白皮224,于分蘖始期(叶原基期)和拔节始期(小花分化期)分别置于15.5-16h和24h长光照下,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