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将乙基纤维素(简称EC)-乙酸、EC-间甲酚溶液膜在液晶态下长时间静置(即所谓“退火”),在非取向膜中得到条带装饰的丝状向列织构,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向错强度S=1/2和-1/2的线头,以及Neel微区壁.在取向膜中直接观察到锯齿形微纤的形态.这些实验结果与热致液晶聚芳酯类似,说明EC溶致液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向列态.  相似文献   

2.
液晶共聚芳酯B-N在不同温度下可制得细丝状、粗丝状、纹影状、大理石状和微滴状等各种向列织构.两种方法用于这些织构的研究,一种是化学刻蚀和扫描电镜观察,另一种是对织构的退火处理和偏光显微镜观察.两者都通过装饰在织构上的结晶的排列揭示了向错和分子指向矢分布的信息.观察到S= 1/2的线头、环状的线向错和Neel型畴壁.结果还表明,在液晶态温区的热处理能提高液晶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乙基纤维素-乙酸、EC-间甲酚溶液膜在液晶态下长时间静置,在非取向膜中得到条带装饰的丝状向列织构,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向错强度S=1/2和-1/2的线头,以及Neel微区壁。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高分子向列液晶态织构研究的进展,对于丝状、纹影状、大理石纹状、液滴状等非取向态织构和条带织构等取向态织构内的向错和分子指向矢分布,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热致液晶聚芳酯OHO-10条带织构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主链带柔性间隔基的聚芳酯液晶OHO-10的条带织构的形成和发展。观察到两类不同的条带。第一类为普通条带,其寿命很短,只有通过淬火才能冻结结构进行观察。间接的观察表明这类条带是在停止剪切后形成的:刚开始形成时就有一个起始条带宽度约3μ多。第二类条带是在普通条带消失之后由气泡生长的压缩力推动形成的。在较低的剪切温度时可以直接观察到整个形成、发展和消失过程。  相似文献   

6.
对在液晶材料中掺入2%的,经可见紫外光固化的聚丙烯酸酯单体进行聚合在垂直于基片方向上施加一个合适的电场,获取沿摩擦方向一致取向的网络织构及用取向的取合物网络实现控制液晶分子取向的研究做了报道,并阐述了聚全物网络与液晶的相互作用机理;根据液晶光透射率的计算公式,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M35高速钢阶梯钻进行了钻削试验,研究了微织构对刀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织构可以提高阶梯钻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8.
负性向列—胆甾相液晶织构变化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负性向列-胆甾相液晶在电场作用下的织构改变做理论分析,在前期系统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物理模型,给出更具普遍意义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摩擦技术制备了无序的混合排列型ECB液晶盒,研究了盒中液晶的微观织构,分析了它的光光特性和视角特性。结果表明,该液晶盒是多畴结构,具有多很向错,并具有三色峰值电压分离较好、工作电压低,视角在整个平面内具有方位角对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用Voigt,Reuss和Hill模型计算了各向同性和具有理想纤维织构的氮化钛(TiN)薄膜的弹性常数矩阵.计算表明:材料的弹性矩阵强烈地依赖于材料的织构.为了定量地分析织构对弹性常数的影响,用晶体取向分布函数(ODF)法推导了弹性常数与织构系数的关系表达式.然后用高斯分布函数作为取向分布函数模拟了弹性常数随织构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ET与OBA无规共聚酯(50/50摩尔比)的向列相织构.在熔融膜中观察到典型的圆盘形结构,圆盘内为粗丝而圆盘外为细丝.其成因认为是丝状织构粗化过程不均匀导致的粗丝与细丝的共存体系.当圆盘形结构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约8微米)时,呈现分子取向失为辐射构型的圆盘结构.在取向膜中则观察到另一类粗细丝共存现象,圆盘内为细丝而圆盘外为粉丝.  相似文献   

12.
将三种不同嵌段长度的液晶嵌段共聚酯(BLCP)分别与PET和液晶共聚酯(PHT/PET)进行二元或三元共混,用DSC和偏光显微镜对共混物的相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少量BLCP加入到PHB/PET和PET共混体系中,不仅可以起到成核剂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增容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管线钢带状组织对低温区CO2腐蚀行为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带状组织级别不同的管线钢在低温区CO2 NACE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和腐蚀形态进行了分析比较.腐蚀环境不同,带状组织对腐蚀速率的影响不同;带状组织级别较高的钢材,发生局部腐蚀的倾向性较大,局部腐蚀的程度较严重.为了提高管线钢的抗CO2腐蚀性能,应控制带状组织级别.  相似文献   

14.
用DSC分析不同条件下PA66/TLCP共混物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热致液晶共聚酯(HTH-6)和尼龙66(PA-66)共混物,用DSC对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所得到的共混物的熔融和结晶行为以及HTH-6的加入对PA-66的影响。DSC结果表明,HTH-6的加入影响了PA-66的熔融与结晶行为,少量的HTH-6有利于PA-66的结晶,HTH-6掺入到PA-66的结晶过程;HTH-6的含量为75%时,两种条件下获得的共混物的熔融与结晶行为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5.
喷射电沉积纳米晶镍镀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直流喷射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晶镍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电流密度对镀层微观结构,如表面形貌、晶粒尺寸、织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电流密度从11.65A/dm^2增加到93.2A/dm^2,镀层平均晶粒尺寸从13nm增大到了50nm左右;同时,镀层织构由(111)转变为强(200)织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