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对昆虫学家经常提出的问题是:一旦人种本身灭绝,昆虫是否会取而代之,来接管这个世界?昆虫已经控制了整个地球.它们是大约4亿年前陆地上首批出现的动物.在那以后1亿年的石碳纪之前,昆虫便已进化得几乎和现在一样种类繁多了.后来,它们一直控制着全世界的陆地和淡水生存环境(昆虫未能  相似文献   

2.
陈佐忠 《科学》2007,59(6):37-40
奥林匹克运动最早发端于2500多年前的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崇尚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首创了专以体力竞技为主的运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则以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其标志。100多年来,奥林匹克运动的涵义已远远超出单纯提高人类体质、推广竞技体育的思维界线。成为人类民主、和平、交流与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4.
5.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曹广晶  孙志禹  陈永柏  高勇 《科学》2008,60(2):42-45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不管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简单经济社会.还是现代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时代,水资源都是支撑社会经济运转的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扬子鳄盛衰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榕生 《自然杂志》2000,22(1):55-58
中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扬子鳄的分布范围由历史上的18°~44°N、87°~122°E缩小到今天的30.5°~31.5°N、117.5°~120°E,这种盛衰状况受扬子鳄自身特性与气候、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内外因素制约,它们相互印证这一变迁过程.只有注意保护扬子鳄的生态环境,统筹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才是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把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视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了生态经济系统的性质。应用生态系统理论提出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强 《科学之友》2009,(7):158-159
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公路交通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山西地质地貌特征通过对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阐述了公路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公路交通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山西地质地貌特征通过对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阐述了公路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与艺术     
郑时龄 《科学》2006,58(4):58-62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将绘画、雕塑和建筑总称为设计艺术或采用了设计构思的美术,也有人开始称之为美术、造型艺术。直至法兰西学院派兴起后,美术和造型艺术的说法才被普遍接受,并流传至今,使设计艺术的统一性为美的理想所取代。艺术史学家和思想家认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诗歌这五种艺术构成了艺术体系的核心,而当代艺术的核心体系已拓展到建筑、艺术设计、绘画、雕塑、电影、摄影等。  相似文献   

12.
龚静 《世界科学》2000,(3):40-41
树蛙是什么?和青蛙有什么关系?它味道鲜美?还是堪称奇景?是啊,我也在想它与我们有关系吗?先别忙着回答,来看一项科学家关于树蛙的研究成果。 俄罗斯生化学家查斯洛夫在1986年时就观察到非洲树蛙从未被细菌感染过,即使实验人员在蛙腿上划一刀,将它们丢入充满细菌的脏水,树蛙仍然安然无恙。这个发现对饱受细菌威胁的人类而言不啻是个福音。要知道,人类虽然发明了好几代抗生素,但细菌的反抗生素能力也随之增长,20世纪末,“无名怪菌”打败最强效抗生素的消息时有所闻。查斯洛夫将一滴肾上腺素滴在树蛙皮肤上,传达“我受伤…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分析了城市交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合理地优选架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不仅能有效地引导提高人们出行的绿色交通消费观念,同时也是根治大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良 《自然杂志》2003,25(5):301-304
本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提出土地整理的不同目标和方向,同时从土地整理能维持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整理是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举措这三个不同层面来论述土地整理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南极海鸟,在长期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完善了自身对南极冰雪酷寒环境的适应性,成为南极惟一同时活跃在空、海、冰、陆四域的生灵。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的侵扰,南极海鸟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科学家基于对南极鸟类的研究,发出警告:作为现代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南极海鸟的生存危机预示着全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极为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7年的44.9%,全国的城镇人口已有5.8亿.预计到2015年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GDP总量已达到24.6万亿人民币(约3.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占世界第三位.而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8%左右、外贸出口的80%及大部分的工业产值都是在仅占国土面积不到0.5%的城镇地区(包括660个城市和2.1万个建制镇)生产出来的.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是全国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增长中心,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地.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与人类生存发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无敌 《自然杂志》1993,(11):31-34
植物资源提供了地球上生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总结数十年农村工作的经验教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应把种草养畜作为现实条件下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产业着力抓好.  相似文献   

19.
韩孟 《科学》2009,61(3)
2008年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困难的一年,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初级产品价格剧烈波动,诸多因素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进入2009年以来,通过及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基本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总体运行良好.但绝不能松懈对于各类不确定因素的警惕性,更不能弱化危机感.对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背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高登义 《自然杂志》2012,34(1):18-23
近百年来,全球地面气温平均升高了0.74 ℃,与此相应,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都发生了相应变化。本文探讨了全球变暖的原因,揭示了地球三极地区对于全球变暖的不同响应,讨论了生物和人类对于全球变暖的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