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观察补肾祛寒治尪汤[1]加味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以补肾祛寒治尪汤配合甲氨蝶呤为基础辨证加药治疗,对照组主要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关节肿胀、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ESR、RF、CCP、CPR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减少(P0.05)。补肾祛寒治尪汤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实验室的各项检查的指标,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茂才 《甘肃科技》2014,30(24):140-142
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0例患者按就诊日期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以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来氟米特为基础辨证加药治疗,对照组主要口服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关节肿胀、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ESR、RF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减少(P〈0.05)。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实验室的各项检查的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究综合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7例,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及晨僵时间。护理后,2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晨僵时间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护理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晨僵症状,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探讨当归六黄汤配合西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阴虚火旺证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接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阴虚火旺证患者74例,并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当归六黄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用药副作用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94.59%优于对照组的78.38%(P0.05);观察组血清中TSH、FT3、FT4含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作用与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对亚急性甲状腺炎阴虚火旺证患者临床实施归六黄汤配合西医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甲状腺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可避免患者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5.
观察重用西河柳组方(滋阴清热利湿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M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河柳组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并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随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2组治疗后晨僵时间比较,ESR、CRP、RF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对照组7例。重用西河柳组方(滋阴清热利湿法)治疗RA阴虚湿热证疗效、安全性较好,与MTX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次研究中实施分析的102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均为2019年5月—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甲氨蝶呤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实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实施治疗前后的指标水平。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观察组更低,组别数据在采取对比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进行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均高于观察组患者,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观察组更高,但组别数据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期间,对患者采取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临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4.64%优于对照组的80.36%(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不存在不良反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调节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探讨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庆浪县黄花滩镇卫生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心率改变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改善程度比对照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盆骨折60例分析。选取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骨科骨盆骨折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8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祛痰益气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2%(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8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33),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ODI、椎体高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1)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患者的椎体高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4)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5)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21,P=0.034).结论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可更快地减缓疼痛,改善腰背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选取兰州城市学院校医院收治的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8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76.19%,对照组Hp转阴率47.62%,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较单独使用西药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中医护理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中医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按常规护理处理;治疗组给予患者服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两组疗程均为四周,观察其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RP、ESR)水平、血尿酸(UA)水平以及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总疗效进行对比,桂枝芍药知母汤组优于对照组,疗效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CPR、ESR、UA相关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秋水仙碱;在降低相关实验性炎性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评估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榆中县中医院内分泌科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185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92例,对照组患者9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药物调节方法达到治疗目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神经运动及感觉功能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神经运动及感觉功能传导速度变化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患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肢体神经传导功能得到修复,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6.
刘国军 《甘肃科技》2016,(16):124-125
观察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选取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EF(射血分数)、CI(心脏指数)、CO(心排出量)的变化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O、CI、EF及生活质量评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研究持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甘肃省中医学院收治的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自理量表观察组(101.27±5.68)明显高于对照组(87.43±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护理干预能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疏导患者的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面对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中医养阴清肺法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选取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2例。对照组予以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阴清肺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有效率90.63%明显比对照组71.86%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中医养阴清肺法临床治疗肺结核可有效地避免副作用的发生,且临床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复发率进行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81%(P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胃溃疡患者临床联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降低其Hp复发率,并提升其Hp根除率,在安全性上有可靠保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探究菖蒲芪丹汤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选取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东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13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菖蒲芪丹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比本组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本组治疗前上升(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HR、LVEDD、LVESD、LVEF均优于对照组(P0.05)。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服用菖蒲芪丹汤,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